72歲河北老漢來遼寧走親戚,外甥招待一桌飯菜,老漢:真漲見識

2022-10-12     萌寵搞笑小隊長

原標題:72歲河北老漢來遼寧走親戚,外甥招待一桌飯菜,老漢:真漲見識

我母親的老家是河北的,跟隨參軍的父親離開河北老家來到遼寧大連,這一住就是50多年,現在他們老兩口都年過八旬,人到了老了就特別念舊,一直特別思念家鄉的一草一木,也特別想念老家的親人。

我母親兄弟姊妹四個,家裡只有一個年齡最小的弟弟,今年也已經72歲了,老母親經常想念這個家裡最小的弟弟,所以經常通電話讓舅舅來看看她。

舅舅的兩個子女現在早已成家立業,只有他們老兩口還在家裡忙活家裡那點農活,因為十月家裡地里的莊稼都已經收割完畢,在老母親三番兩次的催促下,舅舅才領著舅媽來到我們居住的城市。

舅舅一家的到來讓八十多歲的老媽特別開心,每天變著花樣讓我們給準備吃的,而且讓大孫子陪著舅爺和舅奶把大連的旅遊景點逛了個遍。

為了對舅舅和舅媽的到來表示感謝,我也在飯店裡定了一桌,因為老人一般都很節儉,平時很少去飯店吃飯,尤其是像舅舅和舅媽這樣跟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農民,所以他們也很少出門,更不要說在外面就餐了。

我定的飯店不過是一家以普通家常菜為特色的飯店,八個人一共點了十道菜,考慮老人都特別愛吃肉,所以菜品以肉菜居多,誰知飯菜一上桌,舅舅和舅媽就連聲說:「這趟真沒白來,回去夠吹上半天的,真是太漲見識了!」大家看看這十道菜到底如何?

1、炒肉拉皮

「拍個黃瓜,拌個拉皮」,這句小品里經典台詞就是來源於東北人的生活,不過東北三省的黃瓜拉皮還有所不同,很多地方的黃瓜拉皮就是黃瓜和紅薯粉皮搭配芝麻醬來拌的。

遼寧地區的黃瓜拉皮可謂是一道經典涼菜,它是選用綠豆澱粉或紅薯澱粉製作的拉皮,搭配黃瓜絲、蛋皮絲、木耳絲和胡蘿蔔絲,然後再炒上一個圓蔥絲炒肉蓋個帽。

這道菜的調味上要突出酸、辣、香、嗆,也就是香醋、芥末和芝麻醬都不能少,這樣吃起來才有滋有味和開胃解膩。

2、小蔥拌鮑螺

鮑螺也被稱作「假鮑魚」,這種小海鮮生活在水深50米以下的海底,它的肉質哏啾彈牙,入口有越嚼越香的感覺,除了渾身都是黏液處理起來比較費事外,吃著是鮮香可口有嚼勁。

小蔥拌鮑螺也是北方沿海的經典下酒小菜,把鮮活的鮑螺煮熟後取肉,鮑螺肉改刀成片,搭配小蔥段和一品鮮醬油,以及白糖、辣椒油和香醋一拌,就是一道百吃不膩的下酒好菜。

3、熏肘子

肘子不論在南北方都屬於一道大菜,因為肘子帶著骨頭連著筋,因此屬於肥而不膩,過癮解饞的一道大菜,而且烹制肘子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所以這菜也算是一道功夫菜。

肘子採用先鹵熟入味,然後再用香料來熏制,這樣肘子的外皮焦香彈牙,裡面的肉咸鮮適口還特別入味,加上店家給搭配的黃瓜條和小蔥,吃起來解膩還滿口生香。

4、醬燜海兔

海兔上桌後老舅管這叫「墨斗」,不過給我感覺「墨斗」是烏賊,而海兔跟小魷魚一樣,畢竟海兔沒有硬骨,而且肚子裡的墨囊也少。

用黃豆醬來燜海兔是北方沿海的經典吃法,因為海兔這種小海鮮不易入味,用黃豆醬來燜,可以把醬料都掛在海兔上,這樣海兔吃起來才入味,就是這菜略微有點咸,醬香味不是那麼濃郁。

5、石鍋海膽豆腐

海膽近些年已經成了高檔海鮮的代名詞,主要是海膽的出肉率比較低,而且比較講究時令性,不是最佳食用季節吃海膽,很容易遇到汁多肉少的情況。

石鍋海膽豆腐也算是遼寧沿海地區的經典老菜,滷水製成的老豆腐必須要整塊下鍋煎,然後用鏟子鏟成大塊,添入鮮湯後多咕嘟一會,再加入海膽肉,讓海膽的鮮甜給豆腐再增加多一些的鮮味。

這道菜用燒熱的石鍋盛裝,可以始終保持菜品的溫度,因此不會出現豆腐因為涼了出現豆腥味,而且這深秋時節這一鍋熱乎乎的海膽豆腐吃起來也特別舒服。

6、海蜇頭炒肉片

估計在全國也就遼寧和山東有用新鮮海蜇來炒菜的做法,畢竟這兩個地方都是國內海蜇的主產區,尤其是大連地區現在已經實現了綿蟄的人工養殖,這種養殖的海蜇肉質更爽脆,吃起來也更鮮美一些。

海蜇頭炒肉這道菜,肉片的油脂和香味浸潤到海蜇頭中,海蜇頭入口爽脆,還帶著肉片的咸香,這道菜是地方的特色菜。

7、軟炸肉

提起東北地區的肉菜,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鍋包肉,其實遼寧沿海地區在20年前很多人並不知道鍋包肉為何物,倒是軟炸肉這來自魯菜的經典菜式特別受歡迎,幾乎每家飯店都有經營。

軟炸肉就是選用豬裡脊為主料,腌制以後掛上用雞蛋調的糊,炸出來外酥里嫩,食用時蘸椒鹽來吃,油香和肉香混合在一起,對於愛吃肉的人來說,這是一道不能錯過的好菜。

8、烤羊排

羊肉是秋冬季節大家比較喜歡吃的肉類,尤其是採用烤的方式,把羊肉的油脂都烤出來,讓肥膩羊排吃起來不再油膩。

不過這菜別看100多一盤,但是四個老人卻沒有動筷,估計燒烤類食物還是不太符合老人的胃口,因此大家都不太愛吃,這菜點的挺失敗的。

九、清炒芥藍

芥藍這菜在東北以前根本沒有,這應該是南方傳過來的菜,不過現在的溫室大棚種植技術已經很過關,所以南菜北種早就不稀奇了。

這道菜是服務員提醒點的,因為看我們全是肉菜,所以怎麼也得來個素的,不過這盤菜大家並沒有吃多少,看來河北人和東北人一樣,都是比較愛吃肉。

10、剁椒雞蛋炒毛蜆子肉

這應該是湘菜和遼菜相結合的一種做法,就是把毛蜆子煮熟取肉,然後搭配雞蛋和小蔥一起炒出來,裡面因為添加了剁椒,所以有剁椒的咸辣味道,給雞蛋和毛蜆子的鮮味又增添了不一樣的味道,非常不錯的一道小炒。

這一桌菜花了不到600塊錢,算起來還是挺實惠的,而且老舅一直說:「這趟出來真漲見識,回去夠吹上半年的。」

老舅返程的時候,老媽還給他們買的回程的高鐵票,大包小卷的禮物也不少,凡是這些年老家的親戚來,來回車票都是我們家出,就是近些年因為老家親戚年齡都大了的原因,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常來走動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888c6ce752c846851172c6b6f224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