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學生將來能夠出人頭地,而在家長心中,出人頭地的第一步就是參加高考,並取得優異的成績。
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倒不如說高考改變命運,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學生就相當於贏在了起跑線上,未來發展會有更多的優勢。
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時代,名校生就是比普通本科生有優勢,普通本科生比專科生有優勢。
而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非常的關鍵,家長也都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對學生高中的學習是額外上心的。
2022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不管考的好與壞,都已經定局,學生和家長也只能往前看,但是對於准高三學生來說,還是有可改變的餘地的。
可或許是高三的學習壓力太大了,很多原本成績還不錯的學生到了高三,成績開始下滑,家長心急如焚,其實學生在成績下滑是會有預兆的,家長要及時干預。
高中生成績走「下坡路」的幾種表現,家長要上心
上課精神狀態不佳
起早貪黑的學習已經成為了高三學生的常態,學生的睡眠是無法保證的,因此也讓高三學生身心俱疲。
休息不好,第二天的精神狀態自然也好不到哪去,甚至有些學生會在課堂上昏昏欲睡,這會讓學生錯失很多重點知識
久而久之和其他學生的差距就拉開了,成績也開始走下坡路,不過學生的上課狀態家長很難察覺,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
對學習出現牴觸心理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十一年,而且學習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枯燥乏味的事情,再加上壓力太大,難免會對學習出現牴觸的心理。
如果家長看到學生寫作業變得拖拉,或者是找各種理由拖延學習,就一定要警惕,這是學生成績走下坡路的表現之一,家長要及時的引導。
雖然高三全都是在複習,但這段時間格外的重要,尤其是那些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要想高考取得好成績,高三一定要把握住。
情緒波動很大
到了高三,考試便成了家常便飯,而每一次考試成績都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和心態,但這也不可避免,畢竟考試是學生查漏補缺的最好方式。
但學生往往把考試成績看的非常的重要的,因此情緒也非常的不穩定,會變得焦躁不安,根本做不到心無旁騖的學習。
所以家長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第一時間給予開導,讓學生正確看待考試的意義,同時家長也不要過於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
換句話說,在平常的考試中,學生成績不好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最起碼還有重新學習的機會,因此分數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從考試取得了哪些經驗。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以上的行為,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及時的干預,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高考成績。
學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做好該做的才會實現夢想
從小到大,學生聽過了太多的「考上大學就好了」、「考不上大學就完了」等話語,無形當中給學生增加了很大的壓力。
高考對於學生來說確實很重要,但不足以決定學生的後半生,同時高考也不是學生成功的唯一的道路,所以學生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心理壓力。
調整好自己的心情,才會有更好地狀態去面對學習,才會事半功倍,其次學生要跟進老師的進度。
上課期間不要走神,高三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考試的重點,一定要認真,也不太建議學生私自給自己「加餐」。
尤其是下了晚自習之後,有些學生還會在學習到凌晨,這是非常不建議的,休息不好第二天也沒辦法好好聽課,會陷入惡性循環,對成績反而更不利。
另外學生要學會總結,很多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會記筆記,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但很多學生不會記筆記,直接抄老師的板書。
課堂時間很緊,抄板書根本來不及,而且有的學生還會因為抄板書而忘了聽課,課堂上永遠要以聽為主。
筆記要挑重點內容去記,課後進行整理和歸納,這也相當於又學習了一遍,效果遠比抄板書要好的多得多。
最後還是想強調學生要是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就不要給自己加餐,按照老師的一要求,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成績也會提高。
話題討論
還有哪些表現也會導致學生成績走下坡路?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