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清算,1元起拍
21日,據「AI財經社」報道,蘇州樂頤養老產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蘇州樂頤」)旗下三家控股子公司的股權,現均擬以1元的起拍價拍賣。根據拍賣信息,蘇州樂頤在三家子公司的認繳資本分別為3600萬元、1800萬元和900萬元。
實際上,早在之前,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就對「(2018)蘇0508破14號之一」 做出民事裁定。據裁定書顯示:「本院於2018年12月3日裁定受理蘇州樂頤養老產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並指定江蘇久順律師事務所擔任蘇州樂頤養老產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2019年7月1日,申請人請求本院裁定確認《蘇州樂頤養老產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債權表》記載的債權。」
截至2019年5月9日,經管理人審查認定的債權人有13家,認定金額總額為18473129.11元,其中:稅收債權金額7724.22元、職工債權金額472179.82元、普通債權金額為17993225.07元。
而就在2017年3月,浙江中發利合企業管理中心、中發利合(浙江)實業有限公司正式全資收購蘇州樂頤養老產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這家成立於2014年6月5日的養老公司是全國首批獲得民辦養老機構牌照的企業。據介紹,該公司主要從事養老機構管理服務,養老項目的投資、諮詢、管理以及養老產業相關的產品開發、經營等。2017年的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在線用戶約43萬名,線下用戶約1.2萬名。收購方浙江中發利合企業管理中心、中發利合(浙江)實業有限公司是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和平影視企業集團旗下直屬的國有企業,產業涉及影視文化、新能源、礦業、網際網路金融等多個領域。
據百度「企業信用」查詢,蘇州樂頤負責人於2017年3月由
江蘇樂頤養老有限公司負責人柳建龍變更為徐麟。而2018年3月,中發利合企業管理中心退出,投資人再次變更。
據「天眼查」顯示,蘇州樂頤對外投資有8家企業,其中浙江悅琪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經營狀態為「吊銷,未註冊」,其餘7家中還包含有安徽樂頤養老產業服務有限公司、鎮江樂頤養老產業有限公司、泰州樂頤養老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等3家養老相關公司。
急劇擴張的隱患
我們再將時間前推一年。2016年5月,蘇州樂頤還屬於樂頤養老集團的時候,其董事長柳建龍在接受新浪地產採訪時表示:「作為商業養老機構,樂頤養老將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在養老行業存在三種經營模式,第一種是有償服務,接受養老服務的人,費用全部自理;第二類是低償服務,即政府補助的服務項目;第三類則是政府全部買單。樂頤養老這三種模式全部由涉及。」
根據地方招商網站上的公開信息,蘇州樂頤的主營業務包括除了診療外的養老服務、養老機構管理服務、設計銷售適老化電子產品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蘇州樂頤出售的是服務,而非直接經營實體養老院; 其董事長柳建龍曾這樣自我定位,「樂頤是養老機構孵化器」。
蘇州樂頤自稱有三種經營模式: 第一種為有償服務,即接受養老服務的人需自理全部服務費用。 據了解,蘇州樂頤曾同民生銀行聯髮長者聯名卡,卡中固定儲蓄滿13000元的老人可享受包括測血壓、測血糖等上門養老服務。
而另兩種模式均同政府合作: 包括由政府補助的低償服務,和政府全額買單的項目。 根據民政部公開信息,江蘇省泰州市在推進智慧養老服務時,其措施之一為「培育發展專業養老服務組織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其中便提到引入蘇州樂頤等養老服務公司入駐泰州。
但頗為打臉的是,在剛被採訪後的一個月,就有自稱蘇州樂頤的員工控訴被拖欠工資長達4個月之久。
網友Aa12:從12月份起工資就沒有發過,過年的時候公司每人只發了1500元的工資。之後就再也沒有發過工資。希望有關部門可以調查解解決。該公司是國家扶持的養老企業,不知道國家是如何扶持的,為何會選擇這種企業,員工工資拖欠不發,都快半年過去了,我們還要等到多久?去勞動局投訴估計也沒什麼用,之前公司有人投訴過,然後也就發了投訴那個人的工資。我們希望可以把所有人的工資都結清。希望勞動局可以儘快處理。
而據蘇州市12345陽光便民網站官方回覆:蘇州樂頤養老產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由於市場定位問題及前期投入過大,導致經營不善,資金匱乏。目前該公司負責人正積極籌措資金。園區勞動保障部門已建議員工至相關部門提起勞動爭議仲裁,以便快速維權。
筆者在搜索相關資料時發現樂頤養老的貼吧,歷史記錄中僅有一條帖子,內容是2017年蘇州樂頤被收購的新聞報道。而發帖人正是樂頤養老集團董事長柳建龍。或許對於他而言,急劇擴張所帶來的隱患不僅僅有發不起工資那麼簡單。
2015年11月,蘇州樂頤的官方微博便已停止了更新。可見後續從拖欠工資到多次投資人的變更,再到破產清算、1元拍賣,均不是偶然事件。
「我們太難了」
問及10個養老人,怕是會有9個人回答:「我們太難了」。
當然,難的是養老企業,而非市場潛力。
截至2018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和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分別達到2.4949億和1.6658億,占總人口比重分別為17.9%和11.9%;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增至2.6億;到203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首次超過少年人口。數據顯示,我國養老產業市場預計在2020年將達到7.7萬億元。
在「市場潛力巨大,行業優先布局者將有望打開萬億市場空間」的願景下,各路資本紛紛湧入養老市場。然而,目前我國養老產業依然是一片「藍海」,資金經歷過瘋狂湧入階段,已經進入冷靜期。
而在此之前,已有各類企業涉足養老行業。《中國健康養老產業報告(2016)》顯示,2014年,地產、保險、醫療服務、康復輔具等企業湧入養老產業;2015年,地產、保險、醫療、康護、器械、網際網路、大健康等產業鏈相關企業都已在養老產業有所布局……到了2016年,投資熱潮進入併購階段,連鎖化布局加快。僅在2016年,在養老行業就出現了多起知名併購案例。
當大家回過頭來仔細分析時,有些養老人開始意識到一個事實,正如清檬養老聯合創始人孫屹說得:「養老行業是一個慢熱的市場,尤其是在中國。雖然是一個朝陽產業,但是目前在國內剛剛起步,並不是光靠大資金就能夠快速做成的。」
樂成養老營運長王菲表示:「目前,養老整體的市場不是很成熟。這種不成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消費端的不成熟和供給端的不成熟,其實大家整體還是處在一個探索的過程中。」
在這探索過程中,盲目擴張所帶來的便是資金鍊的斷裂及撐不到「春天」到來便無奈退場的惆悵。
如何在2019年乃至2020年活下去,才是目前許多養老企業正在思考的問題。
首慈康健養老集團品牌連鎖運營中心總經理張子維在接受昱言養老採訪的時候表示:「養老是一個產業,是一種商業行為,當一個產業不能盈利,就意味著產業不具備市場化發展的和複製的可能,那麼這個產業遲早會被淘汰、會消亡。我們帶著情懷去服務老年人群的時候,首先是要先活下來,先活著再發展是最基本的。」
難的不僅僅是中國養老
據「日本通」網站介紹,2019年上半年日本的養老院倒閉數量創歷史新高。不少人剛把巨額資金存入養老院,卻被突然告知機構已破產,一時間錢財兩空、不知所措……
「未來設計」的衰落
日本養老機構「未來設計」在關東地區擁有37所分支機構,如今卻因人手不足導致負債劇增。今年1月,總負債高達54億日元(摺合人民幣3.7億元)的「未來設計」向東京地裁提出了民事再生申請。據日本民間調查公司東京商工工リサーチ的調查顯示,「未來設計」是日本第二大收費的養老機構,其中入住者提前預付款的負債高達34億日元(摺合人民幣2.3億元),涉及受害人約1500人。
「友愛會」的破產
除了「」未來設計還,有很多養老機構因為經營困難而不得不退出市場。福岡縣行橋市的社會福利機構「友愛會」今年6月向福岡地裁行橋支部提出了破產申請。目前手續正在辦理中。
「有愛會」的總負債高達6億8千萬日元(摺合人民幣0.46億元),去年秋天開始已經無力支付職工的工資。到去年11月,26名職員中已有8名職工提出了辭職申請。公司在申請破產前甚至無法支付水費,申請破產後,28名老人已被家人轉移至其他養老院。
據東京商工リサーチ的統計顯示,包括上述的兩家機構在內,今年上半年倒閉的養老福利機構共有55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家,刷新了歷史記錄。按照業務種類的不同,上半年介護機構倒閉32家,收費的養老院倒閉5家。雖然收費養老院倒閉的數量少,但收費養老院的經營規模較大,涉及的入住者人數眾多。
養老企業到底該不該擴張連鎖?
2019年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支持養老機構規模化、連鎖化發展。支持在養老服務領域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養老服務商標品牌,對養老服務商標品牌依法加強保護。對已經在其他地方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不得要求其在本地開展經營活動時必須設立子公司。
但目前中國養老服務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幾個主要問題:
一是缺乏對養老服務產業的準確定位及合理的規劃。中國目前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缺乏整體性認識,存在著目標定位不准,產業布局不合理等問題。目前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相對低端化,主要以對老年人的長期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為主要內容,而老年健身文化娛樂、老年用品開發以及老年旅遊、養老地產等養老產業的發展比較緩慢,養老產業鏈尚未形成。
二是養老服務社會資源的整合能力比較弱,沒有形成真正的養老服務產業鏈。目前政府推廣適宜老年人的是「以社區為依託,以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模式。但是,從目前運行的效果來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過多依賴政府資源和行政運行。政府相關涉老部門,如民政、財政、衛生等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配合和信息共享,沒有形成合力。
三是養老產業人才培養滯後,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缺乏,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目前無論是養老機構還是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才)缺乏,經常一人多職,工作強度大。由於,養老服務多數職業社會地位低、待遇差,吸引不了較高層次的人才,導致從業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可以說,養老服務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服務人員都相對低端化。這也是我國現階段機構養老、居家養老服務內容比較單一、低端化的癥結所在,養老服務業所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人才。
四是養老服務產業的政策缺乏細則規定,操作性不強。近年來,為了吸納社會資本的投入,促進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仍然存在落實不到位,效果不明顯的問題。而一些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於民辦養老產業還存在著一定的認識誤區,使得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社會資本較難融入到養老產業中。另外,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缺乏中長期規劃,特別是老齡市場的培育計劃。目前養老服務業尚未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集群,難以獲得規模效益,導致零散的養老服務業因成本高利潤低而經營困難。
4月18日,昱言養老曾主辦過第一期實幹家分享會,主題是「養老品牌連鎖化該如何發展?」。
優護萬家養老集團副總經理兼養老事業部總經理董鴻樂表示:連鎖化發展一定要控制節奏,並且一定要注意風險與人。
惠州頤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汪寶表示:養老與其他行業不同,在其他行業很容易進行連鎖化發展,但養老與當地的政策有很大關係。因此在發展中,一定要穩進,不能快速擴張。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蘇州樂頤,據其董事長介紹,樂頤養老在全國有7個落地的養老服務機構,布點400餘個,在線服務家庭43萬個。但這顯然未能支撐起蘇州樂頤的營收; 相反,如蘇州樂頤一樣的中小養老服務商,由於過度擴張,很容易在突進市場時首先倒下。
在某招聘網站里,我看到了蘇州樂頤之前的一則招聘信息,在公司簡介里是這麼描述的:展望未來,蘇州市樂頤養老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將扛起中國養老產業的大旗,帶領全體員工向著品牌化、科學化、專業化、系統化、個性化養老服務業發展。在未來行業發展的藍海里,爭創中國養老服務業第一品牌、爭取在全球市場產生影響力。
在被破產清算、一元起拍的新聞里,這條招聘描述卻顯得如此扎眼。
————————————————————————
更多原創文章
請關注昱言養老的微信公眾號(ID:Yuyanyangl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