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降臨的甲狀腺癌,醫生提醒:注意8大症狀,預防做好6點!

2024-05-24     快樂的小大夫

在人體的頸部深處,有一個形狀如蝴蝶的腺體,它就是我們熟知的甲狀腺。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器官,卻承擔著人體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重要任務。然而,當這個「生命之腺」遭遇甲狀腺癌的侵襲時,我們的健康就會面臨嚴重威脅。

什麼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是一種起源於甲狀腺細胞的惡性腫瘤。甲狀腺位於頸部前方,形如蝴蝶,是一種重要的內分泌腺體,負責分泌甲狀腺激素。這些激素對維持身體的新陳代謝、心臟功能、消化系統以及其他重要生理功能至關重要。

甲狀腺癌的類型

甲狀腺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乳頭狀癌:最常見,約占所有甲狀腺癌的80%。這種類型發展緩慢,早期發現和治療效果較好。

2. 濾泡狀癌:占10-15%,也有較好的預後,但比乳頭狀癌稍具侵襲性。

3. 髓樣癌 :來源於甲狀腺中的C細胞,占5-10%。這類癌症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4. 未分化癌 :非常罕見,但侵襲性極強,預後較差。

哪些人容易患甲狀腺癌

1. 女性:女性患甲狀腺癌的幾率往往高於男性。

2. 年齡因素:大多數甲狀腺癌患者集中在30至50歲之間,但兒童和老年人也有患病的可能。

3. 家族史: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人患甲狀腺癌或其他內分泌系統疾病,那麼患病風險會增加。

4. 遺傳因素:某些與甲狀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如RET基因突變,會顯著增加患病風險。

5. 放射線暴露:在童年時期接受過頭頸部放射治療的人群,其甲狀腺癌風險較高。

6. 碘攝入不平衡:碘缺乏或過量攝入都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從而增加患病風險。

7. 慢性甲狀腺炎:例如橋本氏甲狀腺炎等慢性甲狀腺疾病患者容易發生癌變。

8. 環境因素: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及環境污染也可能增加患甲狀腺癌的風險。

如果你認為自己屬於高風險人群,建議定期進行體檢並諮詢專業醫生。

甲狀腺癌會出現哪些症狀?

甲狀腺癌在早期階段可能不顯山露水,很多患者直到體檢時通過影像學檢查才發現異常,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完全無跡可尋。甲狀腺癌的症狀可輕可重,具體表現取決於腫瘤的類型、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已經擴散。以下是甲狀腺癌可能出現的一些症狀:

1. 頸部腫塊:最常見的早期跡象之一是在頸部甲狀腺區域摸到無痛的腫塊或結節,這些腫塊質地通常較硬,邊界不清,隨時間推移可能逐漸增大。

2. 聲音改變:腫瘤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時,可能導致聲音嘶啞或發音困難。

3. 吞咽困難:隨著腫瘤增長,可能會壓迫食道,引起吞咽時的異物感或困難。

4. 呼吸問題:腫瘤壓迫氣管可導致呼吸不暢、呼吸困難,嚴重時可能有咯血現象。

5. 淋巴結腫大:頸部淋巴結無故腫大,尤其是固定、硬實的淋巴結,可能是癌細胞轉移的信號。

6. 特殊症狀:對於髓樣癌患者,可能伴有腹瀉、面部潮紅、心悸等由腫瘤產生的特殊激素引起的症狀。

7. 壓迫症狀:腫瘤較大時,可能壓迫到周圍的神經或血管,引起頸部、肩部、耳部疼痛,甚至霍納綜合徵(一側面部出汗減少、眼瞼下垂等)。

8. 全身症狀:在少數情況下,尤其是癌症晚期,可能出現體重下降、疲勞、焦慮等全身不適。

許多甲狀腺癌患者在早期階段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因此定期體檢和甲狀腺超聲檢查對於早期發現至關重要。一旦察覺到上述任何症狀,尤其是頸部出現腫塊或持續的聲音改變,應及時就醫,通過專業檢查來確定病因並制定治療方案。

甲狀腺癌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方式

甲狀腺癌的診斷和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涉及多個步驟和考量,旨在為患者提供最合適的個性化治療方案。以下是對診斷方法和治療方式的詳細介紹:

甲狀腺癌的診斷方法

1. 臨床體檢:醫生會檢查頸部是否有腫塊、甲狀腺的大小、形狀和質地,以及是否有頸部淋巴結腫大。

2. 超聲檢查:甲狀腺超聲(B超)是首選的影像學檢查,可以檢測甲狀腺結節的大小、數量、形態、邊界、內部結構及血流情況。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活檢(FNAC)是進一步確定結節性質的常用手段。

3. 血液檢查:包括甲狀腺功能測試(TSH、T3、T4等),以及甲狀腺腫瘤標誌物(如降鈣素,用於髓樣癌的篩查)。

4. 放射性核素掃描: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甲狀腺掃描來評估甲狀腺的功能和結節的性質。

5. CT/MRI/PET-CT:用於評估腫瘤的大小、位置、是否侵犯周圍組織或遠處轉移。

甲狀腺癌的治療方式

手術治療:

1. 甲狀腺切除術:根據病情,可能進行腺葉加峽部切除、甲狀腺半切或全切。

2. 淋巴結清掃:中央區淋巴結清掃是常規操作,如有證據顯示側頸淋巴結轉移,則可能需要擴大淋巴結清掃。

3. 內分泌治療:幾乎所有甲狀腺癌患者術後需終生服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如左甲狀腺素鈉片),以抑制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減少復發風險。

4. 放射性碘治療(RAI):主要針對分化型甲狀腺癌(如乳頭狀癌、濾泡狀癌),用於清除殘留甲狀腺組織和/或治療遠處轉移。

5. 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對於某些晚期或難治性甲狀腺癌,如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可能採用靶向藥物或免疫療法。

6. 放射治療:主要用於未分化型甲狀腺癌或手術後有殘留或復發風險較高的病例。

7. 觀察等待策略:對於微小的、低風險的甲狀腺癌(如小於1cm的乳頭狀癌,無其他危險因素),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和患者可能會選擇密切監測而非立即手術。

治療方案的選擇需基於腫瘤的病理類型、分期、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和個人偏好,由一個多學科團隊(包括內分泌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醫生等)共同決定。每位患者的情況都是獨特的,因此治療計劃需個性化定製。

如何預防甲狀腺癌

1.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

避免高碘飲食,尤其在碘缺乏地區,應根據醫生建議合理補碘。

2. 減少輻射暴露: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檢查,如X光和CT掃描。

特別注意兒童和青少年的放射線暴露,這一人群對輻射更敏感。

3. 定期體檢:

定期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和超聲檢查,特別是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早期發現並治療甲狀腺結節或其他異常情況。

4. 避免接觸有害物質:

儘量避免接觸環境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如某些工業化學品和污染物。

5.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保持適當的運動量和健康體重。

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可能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6. 了解家族病史:

如果家族中有甲狀腺癌或相關遺傳綜合徵的病例,應向醫生諮詢是否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和更多的監測。

儘管上述措施不能完全預防甲狀腺癌,但它們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和早期發現問題,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如果有相關症狀或家族史的人士,應該及時就醫並與專業醫生討論最佳的預防和監測方案。

甲狀腺癌雖然聽起來可怕,但大多數類型的甲狀腺癌在早期階段是高度可治癒的。通過了解相關知識,注意身體變化,及時就醫,我們能夠有效地應對這一疾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4f6106205393df4701b21c1092183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