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家長都是非常重視學生的教育問題的,也都知道學生長大以後想要出人頭地,學習是最好的方式。
不過很多家長都覺得學習是學生一個人的事情,學生的成績不好是因為學生不夠努力,其實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收入就是其中之一。
「家庭收入」等級表出爐,5級以上容易出學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的地區也都已經脫貧,但貧困差距依然很明顯。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網友在經過調查之後,將我國家庭收入由低到高分為10個等級,你家是在哪一級?
排在第一等級的家庭年收入為一萬元以內,屬於赤貧階段,這應該就是少部分還沒有脫貧的地區吧。
第二個等級在1-3萬,屬於很窮的階段,3等級家庭的年收入在3-8萬,屬於窮的級別,第4級別就屬於小康級別的了,家庭年收入在8-15萬,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家庭的收入情況。
小康之後就是中產家庭,年收入在15-80萬,從第6個級別開始就屬於富人區了,最富有的家庭年收入在1000萬以上,由此可見,家庭和家庭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同時根據數據調查發現,家庭等級在5級以上,更容易出學霸
文章開篇也說家庭收入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原因之一,因此不少家長就理解為,家庭條件越好,學生的成績也會越高。
其實大多數學霸的家庭都達不到「富」的水平,都是中產家庭,這一點從歷年來的高考狀元中的家庭背景中就能看出一二。
在眾多的中考狀元中,大多數學生都來自教師、公務員、工程師的家庭,占有66.33%。
而這類家庭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家庭的學習氛圍是非常好的,學生的父母也都是愛學習的。
每天都會看書或者是在練字,很少會看見他們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或者是看電視,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
這類的父母也更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且這類父母也更懂得如何教育學生,另外這類父母本身也都是學霸級別的。
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亦或者是高中,可以親自輔導學生,尤其是在雙減政策後,課後輔導班倒閉,高學歷家長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除此之外這些家庭的經濟情況也是比較好的,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優質的教育資源,自然是更容易出學霸。
至於為什麼貧窮和富有的家庭不太容易出學霸,適當的貧窮能夠催人上進,但赤貧難以讓學生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甚至連良好的教育資源都接觸不到。而過分的富有讓學生有了退路,很容易產生不想努力的念頭。
不過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學生也不用怨天尤人,努力才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父母也都在竭盡全力的為大家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和教育資源。
學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怨天尤人,寒門學子更應該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這樣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家庭條件只是影響成績的其中一個因素,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學生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家庭條件好,學生自己不知道上進,也是沒有用的。
家長也可以從這3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不要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個負擔。
其次家長也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可以和學生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按照學習計劃走,勞逸結合的學習,以免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
同時也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做到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成績自然會越來越好。
最後家長不要一味地採用打壓式教育,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也會降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適當的鼓勵效果會更好。
最後想說:
如果學生對目前自己的處境感到不滿意,努力學習才是最好的反抗方式,雖然不能做到完全消除差距,但是能最大程度上的縮減差距,怨天怨地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話題討論
你覺得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學霸?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