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圈||從核爆倖存者到孚日廣場的頂流名設計師,三宅一生這名流薈聚傳奇人生……

2022-08-13     藍小姐和黃小姐

原標題:時尚圈||從核爆倖存者到孚日廣場的頂流名設計師,三宅一生這名流薈聚傳奇人生……

8月5日,著名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因癌症去世,享年84歲。

作為當代最著名的時裝設計師之一,他的去世,對整個設計領域甚至文化領域,都是巨大的遺憾和損失。

居住在紐約的日裔設計師Sho Shibuya將黑色褶皺紙覆蓋在8月9日的《紐約時報》頭條版面上,以此來紀念、致敬三宅一生。

用黑色褶皺紙象徵三宅一生的Pleats Please(三宅褶皺)工藝。

作為第一位前往巴黎發展的日本設計師,他和高田賢三、 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五個人一起在西人把持的時尚圈裡共同撐起了一片屬於亞裔人的天空,他的設計語言開創了一個時代,也影響了世界 。

最簡單的一點是,放眼一眼,就在你的周圍就有無數人在用三宅一生的設計,無論是最具代表性的褶皺服飾,還是流行到每逛一次街都能看到好多人在背的BAO BAO手袋,三宅一生的作品到現在都時時刻刻出現在我們周圍。

什麼叫大師,這就是大師。

三宅一生的標誌性褶皺工藝服飾。

三宅一生BAO BAO手袋。

藍小姐和黃小姐就是三宅一生的死忠粉絲,兩個人有無數三宅的衣服和包包。

更為珍貴的是三宅一生先生的創作力驚人,他是罕見的從1973年在巴黎時裝周開展一直到現在從末缺席任何一年的設計大師。

更重要的是,他是真正的靠一雙手改變命運的人,完全靠自己的才情,靠自己的設計,靠自己的運籌帷幄,打造出屬於他的燦爛星空。

這星空里大師雲集,傳奇人物們聚集在他周圍,成就了一個更為傳奇的星光燦爛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 。

他擁有自己名字的服裝公司,栽培後輩,結交當時得令的藝術家一起創作,知己遍天下,他是真正讓創造貫穿了自己的一生,也真正跨越了階層。

從一個廣島核爆的倖存者,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到世界聞名的頂流大設計師,傳奇歲月持續了五十年,這真正是屬於個人的傳奇生涯。

三宅一生成名後在巴黎孚日廣場置業,孚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是法國巴黎最古老的皇家廣場,原來是皇家住宅,周邊」大宅」演出過無數愛恨情仇,是巴黎最美也最貴族的地方。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三宅一生這位影響世界的設計大師所擁有的傳奇一生,和那個名流薈聚的時代。

日本窮小子勇闖巴黎

三宅一生1938年出生於日本廣島。

母親是他的「時尚啟蒙」,雖然當時資源有限,但他媽媽會用漁人的旗幟為他做衣服。

1945年美國向廣島投擲原子彈時,當時年僅7歲的三宅一生也受了傷,一塊碎玻璃扎進了他的腦袋上。

直到第二天,三宅一生才在家附近找到了全身近一半燒傷的媽媽。

到了小學四年級,因為受核輻射影響,三宅一生患上骨病,靠吃青黴素撿回一條命,但沒過多久,三宅一生的母親還是因燒傷後遺症和輻射中毒去世。

三宅一生從小愛畫畫,家裡太窮買不起畫筆,就用手指畫。

越是這樣的窮困境地,越是激發起一個人的鬥志,越是對美的東西渴望 ,而窮小子的渴望力量是無窮的,而日本建築設計師野口勇就以天神般的姿態進入了三宅一生的生命。

接受採訪時的三宅一生表達對野口勇的敬意。

野口勇。

野口勇是美日混血兒,前妻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李香蘭(日文名:山口淑子)

李香蘭。

兩人1951年結婚,1956年離婚,關於李香蘭的傳奇故事, 我們之前也略略提過 。

野口勇為爆炸後的廣島設計了兩座橋,分別命名為「活著」和「死去」。

初中時的三宅一生看到野口勇設計的橋樑之後,第一次感受到設計帶來的力量。

從左至右:安藤忠雄、野口勇和三宅一生。

到了讀書時代,三宅一生迷戀當地一家時裝店,這家白川正子經營的和服店和民藝的品味,對年輕的三宅有著巨大的影響,他常常在櫥窗外駐足欣賞,讓他下定決心走時裝設計這條路。

三宅一生先在東京的多摩美術大學學習平面設計。

上世紀60年代的多摩美術大學。

就讀期間,三宅一生為東洋人造絲公司1963年的日曆創作了模特的服裝,這是他的第一個成品設計。

檯曆中模特所穿服裝便由三宅一生設計。

1965年,三宅一生來到法國的巴黎服裝工會學院學習時裝設計。

60年代的服裝工會學院。

1966年畢業生名單中寫著三宅一生的名字。

1965年,三宅一生就讀巴黎服裝工會學院時的設計草圖。

三宅一生在1969年的設計草圖。

那段時間,三宅一生當過法國時裝設計師 Guy Laroche 的學徒,後來又在紀梵希門下當學徒。

Guy Laroche。

紀梵希。

紀梵希和摯友奧黛麗·赫本。

當時正是高級定製女裝潮流盛行的年代,但在目睹了1968年巴黎暴亂運動之後,三宅一生的想法改變了。

巴黎暴亂現場。

他厭倦了為整日喝下午茶和美酒的貴婦們設計華服,而是想為「更多數人而不是少數人」設計服裝,就像牛仔褲和T恤一樣普遍。

年輕時的三宅一生。

於是,他將視線轉向美國。但在紐約待了一年,吸取了成衣行業的經驗後,他認為日本經濟進入騰飛期,未來更有潛力,於是回到了祖國。

「一塊布」巴黎成名記

1970年,只有8000美元積蓄的三宅一生在東京成立了三宅一生設計工作室。

三宅一生之所以選擇回到日本東京工作,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可以離真正的製造商更近,看看別人是如何工作的,自己還可以改進多少。

對於喜歡鑽研服裝新材料的他來說,也是個很好的機會。

一年後,三宅一生創立了同名品牌,工作室做的第一個作品,是以日本傳統紋飾為元素的上衣。

回到日本的三宅一生,想要做的設計與之前在歐洲所學漸漸背道而馳。

西方流行女裝多以立體修身為主,而三宅一生想要達到的女裝效果是極簡的、流動的。

而當時日本社會對西方服飾文化卻是過度崇拜,「服裝就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刻板印象禁錮著人們的頭腦。

三宅一生這種試圖打破時尚圈主流的做法,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心靈上的解放。

「我意識到自己的劣勢,那便是缺乏西方傳統,但這也是我的優勢。我擺脫了西方傳統或慣例……缺乏西方傳統正是我創造當代和普遍時尚所需要的。」

由此,三宅一生創造了「A-POC(一塊布)」的設計理念。

所謂「一塊布」理念,就是用一塊布做出一件覆蓋全部身體的衣服。

與此同時,三宅一生也在積極探索用布料之外的材料來設計服裝。

塑料、合成樹脂、藤條和金屬絲……這些稀奇古怪的材料,都被三宅一生用來嘗試。

塑料材質的緊身胸衣。

紙裙子。

藤編衣物。

著名藝術雜誌Artforum1982年2月刊封面,展示了三宅一生用藤編織創作的服裝,這也是三宅一生的服裝首次出現在這本藝術雜誌的封面上。

作為常在巴黎時裝周亮相的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並不是單打獨鬥。

跟他差不多同時代的日本設計師還有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

高田賢三後來也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時尚品牌Kenzo。

高田賢三早在讀大學時就認識了三宅一生,當時他就讀於文化服裝學院,三宅一生就讀於多摩美術大學,兩人在一個學習小組中相識。

高田賢三後來回憶道:當時三宅一生在小組裡是意見領袖般的存在,自己非常欣賞他,感覺他是一個志存高遠的人。

1965年,高田賢三和三宅一生先後來到巴黎求學,再度相遇,兩個年輕人還一起開車去荷蘭阿姆斯特丹旅行,還一起去舞廳、酒吧玩。

三宅一生(左)和高田賢三(右)。

結束學業後,高田賢三留在法國繼續發展,而三宅一生和稍晚一些亮相巴黎時裝設計圈的川久保玲、山本耀司則選擇回到日本東京工作。

時裝周上的高田賢三(中)。

山本耀司在後台和模特交流。

由左至右:三宅一生、山本寬齋和山本耀司。

川久保玲。

與高田賢三積極融入巴黎時裝體系不同,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後來被視為是「前衛三人組」,他們的作品採用比較先鋒的方式來獲得巴黎時尚圈的接納與欣賞。

到了80年代,三宅一生早已在巴黎站穩腳跟。

1984年巴黎冬季時裝周時,時任法國文化部部長的傑克·朗和時裝設計師們的合影。最左是高田賢三,左六是伊夫·聖·羅蘭,右三是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和伊夫·聖·羅蘭。

由左至右:卡爾·拉格斐、oscar de la renta和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在巴黎時裝周。

褶皺美學的誕生

很多設計師一生只要有一個創舉,就可以吃一輩子。

三宅一生可不是這樣的人 ,他終身奮鬥不息,80年代末的三宅一生,其實早已經成為著名的時裝設計師,但他仍然在找新的路向。

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過度的消耗,讓他忍不住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

走出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行動起來。

一個偶然的機會,三宅一生看到事務所里的皆川魔鬼子有一條摺疊成四角的聚酯圍巾是不會皺的,突然有了靈感。

在紡織工程師的協助下,在1989年研發出新型面料,並開始了褶皺實驗。

年輕時的皆川魔鬼子。皆川魔鬼子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祖父和父親都是染織工匠。

最初的嘗試是「布料扭曲」。

工作室成員先把衣服面料進行剪裁,摺疊好放在熱壓機上。

布料壓平後取出。

兩個人分別從兩段擰布料,越緊越好,然後進行高溫定型。

經過如此處理後的布料上的褶皺,哪怕水洗也不會再變形。

嘗試成功後,三宅一生工作室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時裝秀製作褶皺系列衣服。

再度亮相,便是模特上身後的驚艷。

在那之後,三宅一生又創造性地利用和紙夾布料進行高溫定型的方式,創造出更規整、更多變的褶皺。

定型前進行摺疊和縫合。

根據想要的褶皺效果調整角度,將面料夾進和紙中,高溫壓制。

將和紙撕開後,一件充滿魔力的褶皺衣服便製作完成。

1988年中秋,帶有褶皺工藝的服飾正式進行了首秀亮相。

首秀成功後,又經過幾年時間的探索和研究,直到1993年,三宅一生才正式推出PLEATS PLEASE(我愛褶皺)系列服飾。

一旦去除「衣服的褶皺必須熨平」的想法,你就能通過這些褶皺體會到光影之美。

這也是流行至今,非常適合日常穿著的衣服。它也不需要特殊打理,哪怕揉成團也不必擔心。

1992年,三宅一生也用褶皺工藝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立陶宛國家隊設計了隊服。

1998年,三宅一生又和藤原大合作,進一步完善了A-POC(一塊布)系列。

藤原大。

通過電腦編程程序,摒棄了傳統的剪裁和縫紉模式,從「一根線」到「一塊布」,再變成「一件衣服」,實現了大規模工業化量產。

它簡約、寬鬆、舒適,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身材尺寸。

A-POC(一塊布)剪裁圖。

1999年成衣秀中, A-POC(一塊布)設計驚艷亮相。

2003年,《美國國家地理》,利用 A-POC(一塊布)元素展現了「編織未來」的主題。

無論如何,A-POC與褶皺工藝的完美結合的創造性在於,將二維的面料通過摺疊變成了三維的衣服,在探索衣物與身體空間關係上,三宅一生終於找到了舒適的點。

即使只看靜態圖,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律動與跳躍。

有趣的是,他那些完全打破當時西方傳統製衣工藝的設計還給秀場後台的工作人員「添了不少麻煩」:

一件完全沒有形狀的衣服上,有四個洞,工作人員和換裝師在混亂的後台根本分不清哪些洞套頭,哪些洞套胳膊。

三宅一生對此的看法是:他的衣服有很多種穿法,穿著者來決定如何穿就好。

關於服裝面料,三宅一生1986年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還曾說:

我喜歡閉上眼睛,讓織物告訴我該做什麼。

而涉及具體的服裝設計,三宅一生有時也會給出一些抽象的概念:

只對提供面料的工作人員說了一個詞:雲。

PLEATS PLEASE(我愛褶皺)的誕生,讓三宅一生感嘆:我感覺自己終於成為了一名設計師。

80年代在歐美時尚圈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讓三宅一生登上了《時代》雜誌亞洲版的封面。

大設計師的生命需要更多生命能量的加入

三宅一生曾說:「設計服裝不是一項孤獨的工作,它需要更多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與別的設計師和藝術的碰撞中,藝術家能得到成長,因為更多生命能量的加入能增加藝術家本身的豐富度,在衝撞中激發更多能量,成就更多的火花。

肉眼可見的是,三宅一生在他漫長的設計生涯中,總是充滿友情的邀請別的藝術家的加入,這不但讓自己的品牌充滿了活力與創作力,因而也讓他自己的生命充滿更多的朝氣。

三宅一生跟很多其他領域的藝術家有過合作。

01、Lucie Rie

三宅一生非常欣賞英國陶藝家Lucie Rie。在倫敦一家書店裡,三宅一生偶然看到了Lucie的作品集,於是前去拜訪,就此結識。

Lucie Rie。

年輕時的Lucie Rie。

Lucie Rie和三宅一生。

Lucie把自己在二戰結束後創作的粗陶紐扣送給了三宅一生,後者將這些紐扣縫製在自己的 1989年秋冬系列大秀中。

1996年開始,三宅一生先後邀請四位藝術家為PLEATS PLEASE品牌的衣物進行「再創作」。

02、森村泰昌

森村泰昌是一位擅長把自己的臉放入名畫中的「惡搞型」攝影師。

森村泰昌本人長這樣。

把自己的臉「復刻」至世界名畫里的森村泰昌。

森村泰昌將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的名畫《泉》翻拍照融入進衣服中。

03、蒂姆·霍金森

蒂姆是一位裝置藝術家,擅長使用各種不同的材料,比如塑料袋、舊襪子,甚至是從自己身上剝落的有機物,再結合音效或機械,進行創作。

將機械與五官相結合的作品。

蒂姆的怪奇機械風搭配三宅一生的 PLEATS PLEASE,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04、荒木經惟

日本著名情色攝影師荒木經惟也將自己的攝影作品和照片融入進 PLEATS PLEASE中。

05、蔡國強

這幾位「客座設計師」里,最會玩的,當屬蔡國強的「衣物爆破試驗」。

蔡國強和三宅一生。

試驗現場。

1998年,蔡國強點燃了三宅一生的數十件 PLEATS PLEASE衣物

其中,最困難的問題在於聚酯纖維的高可燃性,此前每次測試後,衣服都會被燒為灰燼。經過反覆試驗,最後蛇形爆破終於成功,每一件衣服上都有抽象的「龍」的形象。

進行爆破前的準備工作。

爆破一瞬間,呈蛇形在每件衣服上燃燒。

工作人員回收燃後的衣服。

最終,成為模特身上的驚艷造型。

這件秀場款也被蔡國強的夫人 紅虹穿過。圖為蔡國強於 紅虹 出席世界文化獎授獎儀式。Hirozaku Miyakawa攝。圖源公眾號:蔡國強工作室。

06、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三宅一生在21世紀初轉向幕後,邀請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了博物館21-21 Design Sight。

07、佐藤卓

佐藤卓。

日本著名廣告設計師佐藤卓也為三宅一生的 PLEATS PLEASE設計了很多精彩的平面廣告。

食物系列。

動物系列。

由於製作 PLEATS PLEASE品牌的衣物時,會用到大量的和紙。這些一筒筒帶有褶皺的廢用和紙在佐藤卓的創意下,加入一些樹脂材料加固,便能成為實用有趣的椅子。

你甚至可以享受DIY的樂趣,一層層扒開紙,做成椅子。

那些愛好三宅一生的名人們

三宅一生的作品最著名的「粉絲」要屬喬布斯了。

喬布斯酷愛的高領黑色套頭衫就出自三宅一生之手。

據說三宅一生曾受索尼集團董事長森田昭夫委託,為索尼公司員工設計制服。喬布斯也希望三宅一生幫助蘋果公司設計制服,但最終未能如願。

就是這件為索尼設計的工作服得到了喬布斯的鐘愛。

喬布斯還是想為自己設計一套常穿的衣服,因為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在選擇每天穿什麼衣服上,以便節約更多的時間用來思考。

於是,三宅一生為喬布斯提供了上百件一模一樣的高領黑色套頭衫,足夠喬布斯穿一輩子。

藝術家小野洋子,對,就是那位約翰·列儂的愛人,她那頂標誌性的黑色禮帽,是三宅一生設計的。

小野洋子(Yoko One)和三宅一生是同時代的藝術家,他們也是同一波真正進入國際藝術圈的日本人。

知名的電影導演北野武在還是漫才演員時就很喜歡穿三宅一生,據傳由於他的漫才內容過於尖酸刻薄,三宅一生辦公室曾告訴他……希望他不要再穿三宅品牌的衣服……

大建築設計師扎哈也是三宅一生的迷妹。

亦舒迷喜歡的周天娜也是三宅一生的舊相識,早在三宅一生70年代初第一次參加巴黎時裝周時,就認識了周天娜,後者擔任他第一場時裝秀的模特。

周天娜。

三宅一生回憶周天娜時說:她不僅對做模特感興趣,還對服裝設計非常感興趣,在參加自己的首場時裝周那天,待到了深夜。

身著三宅一生衣服的周天娜,而周天娜後來自己做珠寶設計用的設計師後來也和三宅一生合作,藝術家們就在這種流動中互相給予力量和靈感,成就各自的事業。

女作家亦舒也多次在書里寫到三宅一生和一生之水。

傍山望海打拚天下的港女們的案頭必然要放置一瓶。

張曼玉在1986年的楊凡先生電影《玫瑰的故事》中,戲中也穿上了三宅一生。

《玫瑰的故事》劇照,張曼玉與周潤發主演。

影片中身著三宅一生的張曼玉。

《玫瑰的故事》原著來自亦舒,電影版由楊凡執導,他在《我的馬虎電影生涯》中如此回憶道,關於低調的傳奇名模劉娟娟的故事, 我們之前也有寫過 ,時尚中人有時雖不為人知,但我們知道的有責任將他們的事跡寫將出來。

在王祖賢和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中,造型師陳顧方從歐洲留學歸來,第一次做古裝影片造型,也參考了三宅一生秀場的元素,打造了王祖賢仙氣飄飄的造型。

圖片來自@MrWG。

1984年接受採訪時,陳百強也為認識三宅一生而興奮。

陳百強稱讚三宅一生很和藹,沒有架子,誇他設計的衣服像藝術品。

2020年7月賭王何鴻燊出殯儀式上,林青霞也以一襲黑色三宅一生亮相。

周杰倫的媽媽葉惠美,前美術老師,現億萬富豪之母,更是三宅一生的老粉絲了。

內地這邊,要說對三宅一生情有獨鐘的女明星那可得是大美人許晴。

<<< 左右滑動查看 >>>

內地明星早年不太懂時尚,也不懂品牌,許晴因為出身優越,很早就財富自由,所以對品牌選擇格外當心,早年她是香奈兒的VVVVIP,請注意,她是自己買成VIP的,她也是三宅一生的死忠粉絲,當年她與劉波戀愛時,自費到倫敦巴黎拍寫真集出書,裡面的私服就有三宅一生。

早在1998年的電視劇《來來往往》中,許晴就穿過三宅一生了。

如今,一些明星的私服也選擇了舒適實用的三宅一生。

江疏影。

周雨彤。

白百何。

還有明星身著三宅一生的服飾登上雜誌。

倪妮。

歐陽娜娜。

劉詩詩。

1994年,日本攝影師高木由利子帶著上百件三宅一生的衣服來到中國,邀請當地人換上,為他們拍照,效果居然也出奇得和諧。

除了中國,高木由利子還去了印度、肯亞和摩洛哥,穿著三宅一生服飾的當地人,在高木的鏡頭下,那些褶皺充滿了迷人的魅力。

除了時裝設計,三宅一生還推出了新的品牌——BAO BAO ISSEY MIYAKE。 風靡全球的BAO BAO手袋的設計明顯參考了建築靈感和美學。

通過手袋內物體的形狀和體積變化,手袋本身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立體形態,千變萬化。

除此之外,三宅一生還推出了經典的香水——一生之水,整體的設計體現出清新與禪意。

流暢的瓶身設計靈感源自艾菲爾鐵塔。

對於私人生活,三宅一生保持著相當高的神秘感。展現在世人眼中的他,是全身心投入到時裝設計中的。

作為一位令人欽佩的時裝設計大師,三宅一生身上還有一些樸素但珍貴的品質。

他是極謙遜的人。

雖然自己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但真正落地,依靠的是更多專業人士的幫助。

無論是研發新面料、尋找新的衣服製作材料、裁剪技藝,三宅一生都對自己周圍的人充滿讚美和感激之情。

我不是那種無所不能的人。回到日本後,我與紡織設計師以及能夠裁剪衣服和使用精巧技術的人們合作。當我們在這種環境和行業中工作時,需要接受他人的知識。

三宅一生和工作室成員。

三宅一生不僅重視團隊合作,也不忘後輩的培養,曾經跟他工作過的助理和工作人員,後來都自立門戶,成為了著名設計師。

瀧澤直己

從1994年就為三宅一生男裝系列工作的瀧澤直己,在1999年接管了女裝系列。

2006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受邀成為優衣庫的創意設計總監。

瀧澤直己與優衣庫。

瀧澤直己就職期間,優衣庫還分別斥資千萬美元簽下全球網壇巨星德約科維奇(上)和日本著名網球運動員錦織圭(下)。扯一句,錦織圭的前女友是福原愛。

從2009年開始,瀧澤直己還開始為美智子皇后(如今是上皇后)設計服裝。

剪裁利落又不乏細節,顏色也以適合老人身份的柔和色係為主。

菱沼良樹

日後成為了著名設計師的菱沼良樹也曾為三宅一生工作過,他後來的作品以「空氣服」著稱,即利用風和空氣來完成具有獨特造型的服裝。

菱沼良樹。

菱沼良樹設計的「空氣服」。

秀場服裝則更多使用了日本的絞染技術。

小野冢秋良

小野冢秋良曾在三宅一生工作過17年。後來創立了自己的品牌Zucca。

小野冢秋良。

Zucca品牌服飾。

說回三宅一生,他是個相信希望的樂觀主義者。三宅一生做著讓自己感到幸福的工作,也能讓穿著者感到快樂,這份心境,讓他在遇到瓶頸時,也不會一蹶不振,能在低谷期等待希望的來臨。

他說,自己想創造的,是一種幸福。

他的服裝大秀,不僅有穩穩的台步,更有不同膚色的模特穿著鮮艷的衣服,歡快跳舞的場面。

活潑、動感、和諧、快樂,這正是三宅一生所追求的。

三宅一生的設計生涯中,成功實現前衛與實用性的平衡,讓時裝進入日常生活,這是一種大智慧。

他也打破了所謂「西方」和「東方」的標籤,在服飾文化中糅合哲學思考,讓作品擁有超越地緣隔閡的生命力和感知力,適合於每一個被覆蓋但不被束縛的穿著者的身體。

法國高定和時尚聯合會主席Bruno Pavlovsky得知三宅一生去世的消息後,對其評價道:

Bruno Pavlovsky與安娜·溫圖爾。

「三宅一生是一位偉大的時裝設計師,他知道如何將文化融入其中,從一開始就堅定地為巴黎時裝周做出了貢獻。」事實上,從1973年開始,三宅一生從未缺席任何一屆巴黎時裝周,也是堪稱一個相當牛的記錄了。

知名的時裝評論人李孟蘇指出了三宅一生特別了不起的地方。

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孩子,憑藉自己的一雙手,開天闢地,做了自己喜歡的一番事業,結交朋友,栽培後輩,名滿天下,卻完整地保持了自己隱私,這種能量,這種氣度,這種格局,確實是無人能及。

他帶著旺盛的鬥志活出了無比豐盛的一生,帶給世人幸福,也帶給自己幸福,這何嘗不是一種深刻的哲學。

關於如何到達幸福?我們都在尋求 。

但其實真正的幸福很簡單,那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從心底里希望帶給別人幸福和快樂,就能帶給自己幸福。

肉身離去,作品永存,緬懷大師。

願大家都能藉由大師,觸摸到幸福的法門。

推薦: 名利場||ins泄密,聊聊活色生香球星太太團恩怨情仇……

上文: 名利場||周渝民夫妻被騙巨款,高中低三類騙子如何玩轉明星富豪……

推薦: 名利場||ins泄密,聊聊活色生香球星太太團恩怨情仇……

上文: 名利場||周渝民夫妻被騙巨款,高中低三類騙子如何玩轉明星富豪……

作者:水鴨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d813af3a079ceb1cbab7a605d041169.html





道歉聲明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