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過,年關將近,四川的天氣是越來越冷。尤其是在年尾年初,天汽又冷,不喝點熱氣騰騰的養生滋補靚湯,就容易感覺整個冬季冰冷刺骨。特別是今年,過年的時候剛好「三九」天。四川有句土話「三九凍死路邊狗」!「三九」天基本上就是咱們四川最冷的時候,咱們四川人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家燉各種各樣的美味湯汁。雞湯就是眾多美味湯汁之中最受歡迎的美食,熱氣騰騰、鮮味十足,喝上一大碗暖心暖胃又暖身。
雞湯作為一種營養靚湯,它的滋補效果非常好,特別適合各種人群食用。就比我來說,前一段時間經常感冒,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老媽說是我的身體虛了,要補一補。於是,燉了好幾次雞湯進行滋補。還別說效果還真不錯,最近這一陣我都沒有感冒了。這可能就是雞湯的滋補強身效果吧,提高了身體素質。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咱們四川經常在「一九、二九、三九」天裡燉雞湯喝的原因吧!不得不說雞湯的滋補效果確實很不錯,以後生活里不能少了它。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道個人非常喜歡的《淮山雞湯》,一道滋補養生效果非常棒的好湯。
【淮山雞湯】
【準備食材】:一隻烏雞(或者用農村的老母雞)、一大根淮山(常用名:山藥)。
【調味材料】:幾個枸杞和紅棗、一小勺食鹽、少許蔥花、一塊老薑、2根大蔥、適量干紅花椒、適量料酒。
【製作過程】:
- 1、先把烏雞清洗乾淨。備註:清洗烏雞的時候,要注意清洗雞頭、雞爪、翅膀以及肚腹,要把雞毛、肚腹里的筋膜、頸部淋巴都清理乾淨哈。
- 2、把烏雞先對半多開,再剁成幾大塊,最後在分別剁成稍微大一些的雞塊。備註:剁的時候記得把雞屁股切掉哈。
- 3、枸杞紅棗用水沖洗一下,老薑洗凈切成大片、大蔥切成幾段。淮山先用抹布把表面的泥土抹洗乾淨,再用刮皮刀把淮山皮刮掉,切成幾段洗凈,最後切成滾刀塊,放入清水裡泡著。備註:主要為了防止淮山被氧化變黑,影響品相。
- 4、起鍋,放入適量清水,放入雞塊、薑片、蔥段、適量干紅花椒,點火後放入適量料酒煮沸,煮出浮沫,把浮沫撇掉,再撈出雞塊用清水沖洗一下。
- 5、再次起鍋烘乾,把雞塊倒入鍋里,用中小火慢慢翻炒,把雞塊上面的水分炒干,雞皮有一些泛黃的時候,熄火。備註:這一步注意要把大蔥、干紅花椒的殘留物清理乾淨哈。
- 6、6、湯鍋里加入適量清水,放一些薑片,再把雞塊放入鍋里點火煮沸,先煮上幾分鐘,把表面的雞油清理掉,再轉中小火燉煮90分鐘,再把淮山、枸杞、紅棗放入湯鍋里煮沸後,再用小火燉煮5分鐘到10分鐘。備註:淮山燉煮多久主要看切得多大塊。
- 7、湯碗里,放入一勺食鹽、少許蔥花,放入燉好的淮山雞湯,端上桌即可開吃。
一大鍋養生滋補的淮山雞湯就輕鬆幾步做好了,鮮香美味。雖然雞湯的做法比較簡單,但要把雞湯燉好,講究的地方非常多。那麼燉雞湯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呢?會用到哪些烹飪技巧呢?
【疑難解答】
疑問一:為什麼雞肉焯水去腥的時候要冷水下鍋?
答:咱們在燉雞湯的時候,一定要去買現殺的雞,不管是烏雞還是土雞,最好選用活雞去點殺哈。除了本身的肉質會比較好吃以外,主要是為了讓燉出來的雞湯品相更好。這種雞肉在剁成塊以後,冷水入鍋煮,血水就會隨著升溫被煮出來。如果雞肉開水下鍋,血容易突然預熱而凝結,不能被很好的煮出來。所以要選用活雞去點殺,而不選用冰凍雞。被冰凍過的雞肉往往肉質會被凍傷,燉出來味道也好,而且由於冰凍容易把雞血堵塞倒雞肉里,燉出來會有烏黑的肉塊,營養品相。
疑問二:為什麼雞肉燉前,要先炒一炒呢?
答:許多人在燉雞湯的時候,會選擇焯水後直接下鍋燉。咱們家喜歡在燉雞湯的時候多加上炒一炒的步驟。這一步不僅能把焯水後沖洗留下的水分炒干,還能把雞肉的香味炒出來。炒過之後再燉,雞湯會更加的鮮美好喝。由於水分被炒乾了,還能增加雞湯的鮮美程度。
疑問三:為什麼在燉雞湯的時候,要先燉煮幾分鐘,把表面的雞油去掉呢?
答:冬季的雞肉非常的肥美,在燉湯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層黃黃的雞油層(人工催生的飼料雞除外哈)。為了讓雞湯燉出來更加美味不油膩,這一層雞油可以去掉。如果吃得比較油膩的家庭,可以保留哈。畢竟多這一層雞油確實會好吃香一些。
【烹飪技巧小貼士】
- :個人喜歡把烏雞剁成小塊(比燒雞要大塊一點就行)來燉。這樣燉雞湯會比較快,也能很好地把營養燉進湯里。
- :雞肉要焯水要冷水下鍋,一定要把血水以及腥味煮出來。
- :雞肉燉前炒一炒,把水分炒掉,把雞肉炒黃。注意不用放油哈,本身雞肉比較肥,能炒出少量的油。許多人燉的雞湯不好吃不好喝,就是缺少這關鍵一步。
- :燉雞湯的時候,個人喜歡清淡一些,會把表面的雞油撇掉。鹽味不能放入湯鍋里哈。
【總結】
馬上就要開始數「九」啦,溫度是一天比一天低了,你準備好自己在家燉雞湯了嗎?學會燉雞湯了嗎?喜歡喝雞湯的朋友不妨試試,在燉雞湯的時候中間加上炒一炒雞肉這關鍵一步,燉出來的雞湯會更鮮更香、喝起來也很更美味。
本文由「美食來臨」創作。創作不容易,請勿抄襲,搬運。喜歡美食的朋友記得收藏與關注哈。每天與您分享更多更好的美食,大家一起相互學習進步,一起交流更多美食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