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網際網路規模已經達到世界第一位。根據《網際網路經濟藍皮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報告(2018)》數據顯示,中國以30.53的網際網路經濟規模指數位列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美國則為23.91。
同年全球網絡零售交易額高達2.304萬億美元,增長24.8%,其中中國實現網絡零售交易額7.1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32.2%,幾乎約占全球一半的份額。
進入2018年,隨著金融、醫療、出行、零售、物流以及傳統行業對於網際網路、物聯網的技術深入應用。根據《2019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安全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 31.3 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了 34.8%。
而隨著5G網絡、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當下乃至未來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還將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
前不久,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聯合對外發布了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榜單。其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螞蟻金服、網易、美團、位元組跳動、三六零、新浪位列前十名。
從網際網路100強企業的分布來看,我們發現北京、上海依舊是我國網際網路企業雲集的主要城市,分別入圍31家和19家,幾乎占據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半壁江山。
深圳和廣州作為經濟發展前沿城市各自有8家網聯網企業入圍,同時廈門和杭州表現不俗,分別有5家和4家企業入選。
製圖:城市進化論
而在網際網路企業100強所分布的22座城市中,我們並沒有發現重慶市的身影。
作為我國地域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直轄市,重慶市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0363.19 億元,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8.6%,高出非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速22.4個百分點。
那麼為何其他直轄市(天津)和西南城市(成都)均有網際網路企業入圍全國100強,重慶偏偏掉隊了呢?
其實,大家所熟知的奇虎科技(奇虎360產品的母公司)就最早誕生於重慶,但成立兩年後就遷往了北京。目前重慶本土誕生的最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是豬八戒網,市場口碑褒貶不一,同時也不時傳出外遷的消息。實則,重慶並不缺好的創新項目,遺憾的是,很多好項目沒有被留住。
重慶是傳統的重工業城市,2017年,重慶市工業園區(含開發區中的工業集聚區)的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1.78萬億,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80%。
但重慶也在轉變!比如重慶市在汽車產業、智能製造和大數據方面都積極轉型和快速發展。
2018年8月,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整場博覽會共簽約重大項目501個,合計投資約6120億元。騰訊、阿里、小米、京東、華為等網際網路企業均與重慶市達成合作意向。
同年9月僅1個月之後,重慶市發布《重慶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分別從重點領域產品研發應用、大力引培高端科技人才、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等11個方面將重慶建成全國領先的智能化技術創新高地和智能化應用示範基地。
2019年8月26日,「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如期在重慶舉行,博覽會上89個重大項目參加了現場集中簽約,合計投資2313億元。其中,重慶市內正式合同項目66個,投資2116億元,現場簽約的項目覆蓋5G、集成電路、智能終端、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零部件、智能製造、電子商務、智慧城市等領域。
8月25日,騰訊西南總部大廈正式啟用,雙方將重點圍繞深化大數據和智能產業發展、數字文化產業、智慧城市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實質性戰略合作。
8月27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深化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和鄉村振興。重慶市政府將支持阿里巴巴在重慶落地「西南總部」,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將參與重慶市的新製造與新農業建設。
兩大國內頂尖網際網路企業短時間內如此密集布局重慶可謂罕見,同時通過兩屆智博會的簽約項目、金額以及推進力度,可見重慶市已經加速「重倉」網際網路行業發展。
但對比杭州、成都等城市,重慶市目前還是缺乏本土培育誕生的網際網路標杆企業,希望重慶市在利好的政策支持下,誕生新的獨角獸和網際網路企業,將那些「失去」的好企業重新培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