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已經出現,家長卻未有察覺,反而認為學生有上進心

2022-07-04     皮球兒媽媽

原標題:「新型啃老」已經出現,家長卻未有察覺,反而認為學生有上進心

啃老一直都是一個貶義詞,如果大學生被貼上「啃老」標籤,是會受到大家的批判的。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大家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啃老一族的人在逐漸的減少,不過這幾年,又出現了「新型啃老」一詞。

眾所周知,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導致學歷貶值的也越來越厲害。

再加上一些特殊原因,大學生就業可謂是難上加難,學歷成為了大家在找工作時的強有力的武器。

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競爭力,很多大學生加入到了考研大軍中,這說明大學生有上進心,因此應該給予鼓勵,但是或許是因為過於重視學歷,久而久之就引發了「新型啃老」。

「新型啃老」已出現,大多數家長都被蒙在鼓裡

如今大學生要想找到一個滿意的工作,學歷是必不可少的,普通院校的畢業生是很難找到合適並滿意的工作的。

所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學歷,一方面將來會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

王同學是一名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學的是計算機方面的專業,相對來說這個專業是比較好就業的,但王同學的專業能力一般,找工作四處碰壁。

王同學就心生退意,不太想就業了,在看到身邊的同學、朋友都考研考公之後,王同學也隨大流的選擇了考研。

家長得知了王同學的這一想法後,表示非常的支持,於是小王就待在家裡備考,但王同學的考研之路並不順利,連續三次都以失敗告終,甚至第三次連筆試都沒通過

但即便是這樣,王同學依舊不打算放棄,還決定繼續考研,實際上就是不想出去找工作。

其實像王同學這樣的大學生並不少見,畢業後打著考研考公的藉口,不出去找工作,但家長卻未有察覺,反而還覺得學生有出息,有上進心。

按理說考研也好,考公也罷,無論大學生選擇哪一條路,將來都會有很不錯的發展,但是如果連續好幾次了,還沒有通過考試的話。

大學生也不要過於執著,或許更應該想一想自己適不適合這條路,又或者是變工作變備考,總不能一直待在家長提供的舒適圈當中。

與其選擇「假努力」,不如面對現實

現在很多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一直都生活在家長和學校的保護當中,失去了面對挫折的勇氣。

就業可以說是大學生們的第一個坎,也是大學生認清自己的一個機會,不可否認的,大學生的就業大環境不是很好。

但很多時候,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是因為要求太高,而自己的能力又不足,所以大學生與其假努力,不如選擇面對現實。

放低自己的姿態,找一份和自己能力想匹配的工作,踏踏實實的努力,虛心的學習,等到自己能力有所提升的時候,找工作就不是難事了。

應屆畢業生要想找工作更容易,離不開大學期間的努力

應屆生都是沒有工作經驗的,要想在就業的時候更順利一些,大學期間就一定要努力才可以,不能抱著「60分萬歲,61分浪費」的想法。

更不能出現掛科的情況,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等單位之外,私企一般對於大學生的期末成績不是很看重,但是如果學生有掛科情況的話,是會降低錄取幾率的。

而且如果同等條件下,企業會優先錄取成績比較好的大學生,因此大學生還是要努力學習,保持排名考前。

另外證書也會在大學生就業的時候增加一份優勢,但是證書的含金量必須要高,比如英語四六級證書,現在已經成為了很多企業的招聘門檻。

還有和專業相關的證書,比如要想從事會計,就必須有初級會計師證書,從事教育行業有教師資格證等,這種類型的證書大學生一定要考下來。

還有就是如果大學生在校期間有職位,比如班干,或者學習會等,又或者是有一些榮譽證書等,在就業的時候也比較有優勢

另外大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自己的綜合能力,可以多參加一些活動,以此來提升自己。

總而言之,大學生們要把握住大學這個平台,用4年時間儘可能的去提升自己,希望大學生們能夠明白,大學是起點不是終點。

話題討論

你怎麼看待「新型啃老」?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1519449c296b877cc99b6b6aafd57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