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如何控制成本?任正非:減人、增產、漲工資,還要優化管理

2020-01-04   昌達財經課堂

管理中最難的是成本控制,沒有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企業就處在生死關頭。任正非注重控制成本,他說:「全體員工都要動員起來,優化管理,要減人、增產、漲工資。明年生產要翻一番,但人員不一定要翻一番。從管理中要效益,只有在管理上進步了,我們才可能實現機關幹部與研究、市場同工同酬。」

做企業,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範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採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成本控制的過程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科學地組織實施成本控制,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經營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和壯大。

《華為基本法》對成本控制作了詳細的解讀,第八十二條規定:「成本是市場競爭的關鍵制勝因素。成本控制應當從產品價值鏈的角度,權衡投入產出的綜合效益,合理地確定控制策略。應重點控制的主要成本驅動因素包括:設計成本;採購成本和外協成本;質量成本,特別是因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問題引起的維護成本;庫存成本,特別是由於版本升級而造成的呆料和死料;期間費用中的浪費。」

第八十三條也規定:「控制成本的前提是正確地核算產品和項目的成本與費用。應當根據公司經營活動的特點,合理分攤費用。公司對產品成本實行目標成本控制,在產品的立項和設計中實行成本否決。目標成本的確定依據是產品的競爭性市場價格。必須把降低成本的績效改進指標納入各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與部門主管和員工的切身利益掛鉤,建立自覺降低成本的機制。」

任正非反覆強調,如果華為不能控制成本,隨著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將面臨很大的困難。

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一個重要內容,是企業永恆的主題,成本控制更是企業財務部門最主要的職責和任務之一,也是通過管理出效益的最具體、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企業開展成本控制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實行精細化成本管理,不僅要抓「大成本」,還要抓「小費用」,做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到位」,為此,企業就必須採取成本控制措施,改進現行成本管理的不足,立足戰略管理的角度,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體系。

在進行成本控制的過程中可將以下四方面內容作為參考:

1.用發展的思路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成本的控制有相對成本控制和絕對成本控制之分。絕對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個絕對的金額中的一種成本控制方法;相對成本控制是指企業為了增加利潤,要依據產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關係來控制成本。

2.樹立「大成本」觀念進行可控成本的成本控制。以企業管理能否對成本施加影響力來區分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企業管理人員能對成本施加影響並可以調節成本的是可控制成本,反之則是不可控制成本。但是成本的可控與否,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一定的範圍和時間裡是可以轉化的。

3.注重「小費用」,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成本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綜合性指標,涉及各方面的管理,同時也涉及各層次的人員。但是,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存在一種誤解,把成本管理作為財務人員、少數管理人員的專利,認為成本、效益都應該由企業領導和財務人員負責,而把各車間、部門、班組的職工只看做生產者,導致管成本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財務,職工對於哪些成本應該控制、怎樣控制等問題無意也無力過問,成本意識淡漠。

4.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進行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中要引入價值鏈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要用價值鏈分析方法,分析其是否有效地利用資源為企業創造了最大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