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歐洲中世紀瘟疫是因為不洗澡?細數那些千百年歷史的溫泉

2020-03-03     沙漠玫瑰Rose

前幾天看義大利那位可愛的老奶奶教人防治疫情的事,她提到了一句「你還記得米蘭的鼠疫嗎?」就是所謂的歐洲中世紀「黑死病」,從1347-1353年就有2500萬人死於這種傳播性極強的疾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歐洲混亂、骯髒,所以就有了「歐洲人不洗澡」的說法。

維也納的「黑死病紀念柱」

那麼,黑死病的起因是不是真的因為歐洲人不洗澡呢?絕對是謬論!歐洲人不是因為不洗澡而得了黑死病,而是因為黑死病才不洗澡!14世紀鼠疫爆發時,歐洲人不知道這種病的起因,澡堂是公眾聚集之地,總有大批人喪生,就認為洗澡時病菌會通過皮膚進入身體。如果不洗澡,污垢就會把毛孔堵上,就百毒不侵了……加之那時教會權力極大,神職人員鼓吹不洗澡是對上帝的虔誠,從此歐洲人就不洗澡了。

據說,曾資助了哥倫布大航海事業的西班牙伊莎貝拉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1504)女王最引以為傲的事就是一生只洗了兩次澡,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入洞房。女王都帶頭不洗澡了,何況貴族、平民乎?

巴塞隆納的哥倫布紀念柱

歐洲的中世紀延續長達千年,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公元1500年,這一千年的時間裡也就只有黑死病爆發那幾百年不洗澡,其他時間沐浴不僅是上流社會的享受,平民百姓也把它作為一種常識。要不然,歐洲那麼多動輒千百年歷史的溫泉浴場是幹啥的

歐洲人沐浴的傳統自古希臘古羅馬人時期就已經存在,阿基米德不就是洗澡時浴缸里的水溢出才發現了浮力麼?若論享受,誰也比不過古羅馬人。在古羅馬人的生活中,沐浴是社交重要的一部分。遙想當年古羅馬帝國鐵蹄踏遍歐洲大陸,每到一處就修建起一座又一座的斗獸場和浴場。浴場是古羅馬人重要的社交場所,公共浴室里一般設有冷水浴、溫水浴、熱水浴以及蒸汽浴。他們在這裡談生意、與朋友會面,豪門顯貴在這裡消磨大部分的時光。公元2世紀時羅馬城裡就已經有856間浴室,到了4世紀多達千餘。著名的「卡拉卡拉浴場(Thermae of Caracalla)」一次性就可以容納2300人沐浴,而戴克里先浴場更多,一次竟然可容納超過3000人!

羅馬卡拉卡拉浴場

義大利龐貝遺址中的浴場


古羅馬人沐浴可不像傳說中的那樣都是男女混浴,那是帝國末期才有的景象。有些是男女在一天內不同的時間沐浴,而有些是男女進不同的房間。羅馬中央火車站附近的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e dei Martiri)就建立在古老的戴克里先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

文藝復興巨匠喬萬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談》,講述的是1348年佛羅倫斯10名男女躲避瘟疫,每個人每天講10個故事,其中就至少有10處描寫了洗澡的情景,說明黑死病早期歐洲人也是洗澡的。羅浮宮里有一幅名畫《加布莉埃爾姊妹》(Gabrielle d『Estrées and One of Her Sisters),反映的就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Henri IV,1553-1610)的情婦Gabrielle d'Estrées和她姐姐洗澡的情景。1793年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的名畫《馬拉之死》也描繪的是馬拉死在浴缸里的情景。看來,歐洲人不洗澡,也就那麼百十年的事兒。

加布莉埃爾姊妹(原諒馬賽克吧,要不然發不出去)

不過,不洗澡也催生了另一項發明——香水。不洗澡身上都臭了,歐洲人就發明了味道清新的液體來掩蓋身上的臭氣。

那麼,就來列舉一下歐洲那些著名的溫泉吧,旅行時找個溫泉泡一泡,洗去旅途中的疲憊。

1、匈牙利布達佩斯(Budapest)

我曾經這樣評價布達佩斯:一條緩緩流淌的藍色多瑙河穿城而過,西岸布達訴說著昨日,東岸佩斯充滿了煙火氣,比想像中的更醉人。殊不知,布達佩斯還是一座「溫泉之城」。匈牙利不大的國土下有三分之二的面積蘊藏著溫泉資源,是世界第二大溫泉國度,只不過匈牙利人一直不知道如何利用,直到18世紀才被羅馬人和土耳其人開發出來。如今城市裡有超過1000個溫泉眼,流向40餘個浴場。

最著名的當屬城市公園裡的塞切尼溫泉浴場(Széchenyi fürdő),它是歐洲最大的溫泉浴場。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始建於1913年,有3個室外溫泉池和若干室內池,是藝術與休閒最完美的結合。這裡的溫泉是全世界最好的礦泉,水質具有良好的藥用和養生價值,對於風濕和頸椎病都有著很好的作用和療效。更推薦冬季前來,在30度的露天溫泉里賞雪景定是旅途中不可多得的體驗。


2、德國巴登巴登(Baden-Baden)。

在德語裡「Baden」就是「沐浴」的意思,這座德西南巴符州的小城一直就是歐洲上流社會的度假勝地,它也是我最喜歡的德國城市之一,坐落於黑森林山谷中的小城秀麗嫻靜,氣質雍容華貴。我曾經這樣評價她:上流社會氣派的生活格調,滲透到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裡。

巴登巴登的溫泉早在公元1世紀就被古羅馬人開發出來,現在城市裡有兩座溫泉浴場——腓特烈溫泉(Friedrichsbad)卡拉卡拉溫泉(Caracalla Therme)。以古羅馬皇帝命名的後者今天是一座現代化的溫泉遊樂綜合中心,而前者名氣更大,開業於1877年,就建立在2000年前的古羅馬浴場遺址之上!它秉承了古羅馬泡溫泉的傳統流程,整個泡浴過程多達17項。偷偷地說,它還保留了古羅馬男女luo體混浴的傳統,每周二、三、五、日為混浴。(不要把混浴看的那麼「有傷風化」,去泡浴的人都很自如)

腓特烈溫泉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在此泡溫泉後曾留下過這樣一句名言:10分鐘你會忘記時間,20分鐘你會忘記世界

3、英國巴斯(Bath)

「Bath」這個詞同樣也是「沐浴」的意思,距離倫敦約160公里的巴斯被譽為「英國最高貴優雅的城市」,也是英國唯一被列為文化遺產的城市。從古羅馬浴場到中世紀的教堂,城市裡沒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卻有著最高貴的街道和曲線優雅的建築。時光穿梭,歲月更替,經過歷史打磨的小城宛如一位沐浴在陽光里的少女,散發著典雅和美麗的芬芳。


無需多言,英國唯一的天然溫泉同樣也是在公元1世紀由古羅馬人開發出來的,只不過後來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沒文化,直接就拿「洗澡」給城市命名了。巴斯的古羅馬浴場遺址今天被開發成了博物館,旁邊就是現代化的巴斯溫泉浴場(Thermae Bath Spa)。巴斯的溫泉口至今每天還會流出110萬升46度的溫泉水,含有多達42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解乏和美容有神奇的功效,也正好對抗英國常年濕冷陰鬱的天氣。所以,在英國旅行不妨在巴斯多停留一晚,泡掉這種氣候帶來的濕寒吧。

4、捷克卡羅維發利(Karlovy Vary)

距離捷克首都布拉格以西125公里的卡羅維發利是世界著名的「溫泉之都」,其名字就是「查理溫泉」的意思。傳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來此狩獵,射中了一隻小鹿,帶傷而逃的鹿跳入一眼泉水後,傷口神奇的癒合並逃入森林,皇帝大為吃驚,命人對泉水化驗,發現泉水對治療多種疾病有奇效,從此一座溫泉之城就誕生了。

和巴登巴登一樣,這座建於1370年的溫泉之城到了16世紀就已成為歐洲上流社會追捧的療養勝地,彼得大帝、貝多芬、普希金等人都曾來此度假休閒。捷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故事結尾男女主人公隱居於布拉格不遠的一個溫泉小鎮,其實指的就是卡羅維發利。

卡羅維發利建築華麗,風景優美,建築屬斯拉夫波西米亞風格,裝飾精美。小城有近百個溫泉眼,溫泉水含有對人體有益的35種礦物質,水溫從41.2-72.2℃不等,有不少甚至可以直接飲用。捷克人在溫度最高(72度),噴射高度達16米的溫泉眼之上還專門蓋了一座「溫泉館(Vřídelní kolonáda)」。


小城不大,卻有好幾家溫泉,其中最推薦的是「第一啤酒溫泉(Pivní lLázně Karlovy Vary)」。這裡的泉水最早是卡羅維發利用來釀啤酒的,捷克人都能拿溫泉釀啤酒,難怪「捷克啤酒甲天下」。在這裡可以享受不一樣的「啤酒Spa」,在大木盆里倒滿啤酒,加入香料和藥材,還可以邊泡邊喝。務必提前預訂,因為每次最多只能容納4人同時泡澡。


5、冰島

把冰島放在最後是因為它並不屬於歐洲傳統溫泉度假地,但卻是世界上溫泉最多的國家。大多數都是未加修飾的天然溫泉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擁有怡人的自然風光,深受遊客喜愛。例如著名的「藍湖溫泉(Blue Lagoon)」和「米湖溫泉(Myvatn Nature Baths)」,泉水都是淡藍色,可以緩解精神壓力,泡在暖融融的水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賜予。想像一下,在飄雪的漫長冬夜,一邊泡溫泉一邊看極光,簡直是完美的旅行體驗。

藍湖溫泉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gfwn3ABgx9BqZZIO5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