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數千年前,當小麥沿著早期的絲綢之路從西亞傳入我國後,隨著時間的流逝,麵食也逐漸成為了我國那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中,最典型最廣泛的傳承之一。河南作為遠近聞名的麵食大省,這裡的麵食不僅多到讓人眼花繚亂,最重要的是地方特色濃郁且頗受大眾好評,就像我此次鄭州之行,就對那兒風味獨特的麵食美食愛不釋手。
我們常說:旅途中,唯有美景和美食不可辜負!來到我國八大古都之—的鄭州,我除了要領略中原如畫的自然山水,以及感受傳統文化的無盡魅力,花樣繁多的特色小吃我自然也不會放過。油饃頭、胡辣湯、蒸餃湯包、鯉魚焙面等等等等,其中我最愛的當然還要屬那一碗湯醇味鮮、爽滑筋道的河南燴麵。
我們知道麵條在我國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美食,關於它最早的記載可見於東漢時期,至今已有約兩千年。對於生長於南北飲食交融匯合的淮南的我來說,大米白面充斥著每日的三餐飲食,而時常吃媽媽手擀麵的我對麵條也是極其的鐘愛。由於我工作的原因,時常奔走於全國各地,而各地各色美味的麵條自然也就成了我每到一個地方必嘗的美食。
燴麵,作為河南麵食的代表之作,與四川擔擔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以及湖北的熱乾麵,並稱為我國的五大名面,是河南最出名的麵食之一,不僅入選省級非遺名錄,目前鄭州也在積極推動「鄭州燴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卡鄭州,燴麵作為既經濟飽肚又可登大雅之堂的特色美食,不但在很多鄭州市民心中占據著美食屆的C位,也是我心中一系列鄭州必嘗美食清單中的首選。
作為河南三大小吃之一,燴麵據說是由清宮御廚流傳下來的手藝。它屬於豫菜的一種,且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著稱。一碗道地的燴麵,不僅是一道美味的食物,更是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對地域文化的傳承。雖然不同地方的燴麵有不同的特色,但無疑都是湯與面並重。你可以讓老闆做成葷素不同的口味,但無疑都是湯鮮料足、滋味鮮美。
除了選用上等精白麵粉和好之後,經手工反覆揉搓製成類似褲帶面的筋韌無比的扯麵,其煮麵的湯頭更是鮮香濃郁、營養豐富。將上好的鮮羊肉羊骨,經反覆浸泡後,與秘制佐料一起下鍋,經數小時的熬煮,形成色澤乳白、肉爛湯鮮的香醇高湯。然後用原湯煮麵,輔以羊肉和各色菜蔬,吃的時候再配上辣椒油、香菜、糖蒜等,那滋味簡直鮮爽到了極致,讓人食之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