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蘇男子車禍去世,留下330萬債務,71歲老父親花5年還清

2022-03-28   冰彬兵

原標題:2010年江蘇男子車禍去世,留下330萬債務,71歲老父親花5年還清

2021年10月18日,江蘇徐州,一位83歲(虛歲)的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老人叫杜長勝,是當地梁集鎮的一位普通村民,但他的死卻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許多人自發為其送行。

杜長勝從事了一輩子的麵粉行業,是個典型的小商販,這樣的人,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原因是他晚年做了一件令人佩服的義舉:替兒子還債!

2010年11月28日,杜長勝的大兒子杜存平騎摩托車出行時不慎撞在了村頭的橋上,當場死亡。

杜存平出事前,曾借下330萬外債建麵粉廠,結果廠子尚未開始運轉,40歲的他就撒手人寰。

俗話說「人死帳銷」,杜存平借的錢,最多用他的遺產抵債,作為父親,杜長勝是沒有義務幫忙還的。可他卻堅持替兒子還債,原因是不想讓兒子死後留壞名聲。

當時很多人都勸杜長勝別硬撐,結果老人家不但硬撐下來,而且還用5年時間還完了兒子欠下的330萬外債,正因如此,他被當地人稱讚為「信義老爹」。也正是這個原因,在他2021年因病去世後,當地人才會自發地為其送行,去悼念他。

2010年的杜長勝已經是個71歲的老人,到2015年替兒子還完外債時,他更是已經75歲了。一個七旬老人,究竟是如何還清如此巨額的債務的?他還債的背後,又經歷了多少苦難?

1939年,杜長勝出生。成年後的他學了一門做掛麵的手藝,後來就以賣麵食為主業,並且一干就是幾十年,直到長子杜存平子承父業,他才歇下來。

杜長勝的妻子付續芳比他年長三歲,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可惜這句話在杜長勝身上並未應驗。

開了一家小麵店的他並沒有賺到多少錢,再加上育有2子1女,生活壓力不可謂不大。好在長子杜存平有能力,也有眼光,在他的參與下,父子合力將麵粉事業逐步做大,這才堪堪積累下幾十萬身家。

2010年初,杜存平覺得與其繼續小打小鬧,不如大幹一場。他說服了父親杜長勝,拿著一家人多年的積蓄,又東拼西湊借了330萬的外債,在村子裡租了幾十畝地,建了一棟5層樓的廠房,準備自己辦麵粉廠。

杜存平的野心很大,他想把爺倆的麵粉事業做成家族企業,甚至連十幾歲的兒子杜勇,也被其給予了厚望。

可惜人算不如開算,就在麵粉廠即將建成之際,杜存平出了車禍。而據杜長勝事後回憶,大兒子出事的當天,麵粉廠里的機器正在安裝。

杜存平死後,那些借錢給他開廠的債主們聞風而至,大家都擔心借出去的錢打了水漂。好在杜存平的遺孀朱艷麗站了出來,她堅定地告訴債主們:「錢是一定會還的,廠子也會繼續辦下去。」

或許是朱艷麗的承諾給了債主們信心,那些人便沒有繼續催債,杜家的麵粉廠才得以繼續籌劃。

幾個月後,杜存平一生的心血——自家的麵粉廠終於建成了,取名「永恆面業」,這是杜存平生前就已取好的名字,寓意「家族事業永遠傳承」。

然而由於朱艷麗不懂經營,杜長勝又年老力衰,一家人商議之後,決定把麵粉廠以小規模運轉。

這是最保守的做法,如果一切順利,只要熬過頭幾年的艱難期,把杜存平借的那幾百萬還掉,仍然可以有很好的前景。

否則一上來就大規模生產,萬一積壓的產品賣不出去,資金鍊就斷了,到那時候,債主們肯定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好說話了,好不容易辦起來的家族企業,也會瞬間崩塌。

當時已經71歲的杜長勝本以為家裡會逐漸度過難關,卻不知災難即將再次降臨。

2011年7月28日,杜長勝的大兒媳朱艷麗在縣城辦事時,不幸被一輛貨車撞倒,同樣是當場死亡。

時隔八個月,大兒子大兒媳先後出事,杜長勝和老伴付續芳幾乎哭乾了眼淚,他們實在想不通上天為何要如此懲罰自己。

然而更大的折磨還在後面,朱艷麗去世後,債主們又聞風而至,這一次,大家不再像之前那麼淡定了,因為誰都知道,兩個主事的人都死了,廠子肯定辦不起來了,總不能指望杜存平十幾歲的兒子站出來主持大局吧。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債主們雖然無情,卻是有理。可就在這個時候,杜長勝強忍著悲痛站了出來,他告訴大家:「兒子兒媳雖然死了,這些債卻不會爛,只要有他杜長勝在,錢一定會一分不少地還出去。」

杜長勝賣了幾十年的麵粉,在當地積累了許多人脈,名聲也好,然而他畢竟七十多歲了,再加上杜存平借的債務確實過於巨大,對於他的話,債主們並不敢完全信任。

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杜長勝立刻將杜存平生前在縣城購買的一套商品房以35萬元的低價賣掉,並將所有的賣房款都用於還債。

看到這一幕,債主們才終於相信杜長勝是真心愿意替兒子還債的,也就不再繼續追債了。

但也有人對杜長勝的做法表示不解,還有人替他打抱不平:「錢是你兒子欠下的,直接拿廠子抵押就算了,餘下還不清的,也是人死帳銷,跟你又沒半點關係,何苦給自己找罪受呢?」

每當有人這樣勸,杜長勝只是默默地搖搖頭,他告訴所有人:「比起自己受的苦,兒子的名聲更重要,作為父親,我不能讓兒子死後還要留下罵名。」

不過對於低價賣掉商品房一事,杜長勝事後倒也很後悔,他有時甚至會想:兒子在天之靈知道了,會不會怪自己把房子賣便宜了呢?

但杜長勝也很清楚,倘若他當初不這麼干,債主們就不會退讓,一旦較真起來,不但廠子保不住,已故兒子兒媳的名聲也會臭掉。

兒媳去世後,年邁的杜長勝不得不重新出山,但由於資金短缺,廠里無法繼續僱人,生產規模不得不進一步縮減,最終只有他和十幾歲的孫子兩個人來干。孫子負責操作機器,他則負責裝貨,卸貨以及送貨。

就這樣乾了兩三年,年老力衰的杜長勝實在干不動了,便只能再次忍痛將麵粉廠以低價轉讓了出去,廠房上的招牌也從「永恆面業」變成了別人家的「金彭面業」。

由於轉讓倉促,花了400萬建成的麵粉廠最終只賣了160萬,這些錢杜長勝一分沒拿,全部拿去還了外債。

當初賣房得了35萬元,兒媳朱艷麗出事後,肇事方賠償了48萬元,除16萬被親家拿走外,剩下的32萬元賠償款也都用來還債了,再加上賣廠的160萬,以及平時幾萬幾萬的小額還債,三年來,杜長勝將長子杜存平辦廠借下的330萬債務幾乎還清。

可即便如此,所有值錢的資產都變賣後,仍然還有小几十萬的缺口,這筆錢,杜長勝依然堅持要還,甚至當有債主主動提出不必還錢時,杜長勝仍然堅持把錢還過去。

同村的村民姜兆慶就記得很清楚,他當年一共借給了杜存平8萬元,杜存平和妻子朱艷麗出事後,他出於同情,本擬放棄這筆借款,可杜長勝卻主動找到他,堅持要重新打借條,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將8萬元全部還清。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甚至有些債主當初借錢時沒打欠條,杜長勝也認帳,光是這部分沒打欠條的債務,加起來就有近二十萬。

為了還清兒子欠下的債,杜長勝和老伴搬到了村頭的簡易板房裡居住,從而省下房屋修繕的錢用來還債。

杜存平的兒子杜勇當時只有18歲,女兒杜偉只有15歲,兄妹倆也都小小年紀便挑起「替父還債」的重任,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賺錢。

一家四口平時的飲食,幾乎看不到葷菜,省下來的錢,都拿去填補了巨大的債務窟窿。

從2010年到2015年,杜長勝吃盡了苦頭,本來可以安享晚年的他,不得不為了替兒子還債而四處奔波,不停地勞累。

所幸的是,經過5年的堅持,他終於還清了大兒子杜存平留下的330萬債務,給兒子身後留下了一個好的名聲。

由於當初賣房和賣廠虧掉了不少錢,債務還完後,杜長勝家裡一貧如洗,他和老伴只能繼續住在村頭的簡易板房裡,孫子和孫女則不得不外出打工。

很多人不理解杜長勝的選擇,認為他這樣做得不償失。但實際上,杜長勝的做法才對子孫後代的發展更為有利,畢竟錢沒了可以再掙,家族的名聲臭了,可就很難恢復了。

2021年10月28日,杜長勝走完了82年的人生。人生的最後幾年,他過得既苦且累,卻十分有意義,因為他做了一件讓世人佩服的義舉,他用自己的苦與累,換來了整個家族的好名聲,也為自己贏來了「信義老爹」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