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之翼#「夜間女王」P–61戰鬥機

2019-11-17     皇家橡樹1972

在北京「小湯山航空航天博物館」內有一架通體「黑釉」的二戰時期大型戰鬥機,它是「小湯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架據說世界上僅存幾架的P–61型夜間大型戰鬥機,抗戰期間曾經擊落過多架日寇的飛機,為抗戰立下功勳。

美製P–61夜間戰鬥機,它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夜間戰鬥還裝備最早期的機載雷達,它在歐洲戰場和我國抗日戰場的夜空中是以」無敵者」的姿態存在的!

P–61戰鬥機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批量服役型戰鬥機,各種標準型和衍生型一共製造了706架之多,它也是當時世界上火力最強大的戰鬥機,一共安裝了4門20毫米航炮和4挺12.7毫米航空機槍,這樣強大的火力任何戰鬥機都會畏懼的,它還能攜帶700公斤的航彈,彈藥總攜帶量在3噸左右,已經相當於B–25「米切爾」中程轟炸機的載彈量了!而且P–61的體積也確實和「米切爾」相當。

P–61的研製是應英國的請求,英國在「敦刻爾克」敗退之後,德國隨即對英國進行戰略轟炸以打擊英國的戰爭潛力,由於白天轟炸有「噴火」和「颶風」戰鬥機攔截不安全...德國組織轟炸機對英國實施夜間轟炸取得了不小的戰果,相反「颶風」和「噴火」兩型戰鬥機不具備夜間作戰能力,英國只好請求美國研製一型航程長、火力猛的大型夜間戰鬥機護衛英國的夜間領空...P–61也因此誕生。

SCR–720C機載雷達,是P–61的主要夜戰裝備,也正是有了機載雷達,加之機身塗裝成黑色(最早的隱身噴漆)使得P–61像一隻「夜蝙蝠」!它的雷達可以準確的在10多公里外準確捕捉到德軍單架戰鬥機,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的先進了,但P–61研製出來的時間太晚都1944年了才參戰,所以夜間戰果不如P–38等其它戰鬥機多,但是它在當時上高度設備化和自動化的,P–61機組為三人:駕駛員、雷達操縱員、武器操縱員,相互配合發揮裝備優勢,在二戰最後一年還是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在北京小湯山的中國航空博物館內有一架P–61B型夜間戰鬥機,它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四架之一!(另外三架在美國)是珍貴歷史文物。

1944年美軍B–29、B–24戰略轟炸機進駐成都附近的白市驛機場,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並且給日本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為了遏制B–29的轟炸行動,侵華日軍駐華中各機場的轟炸機打算轟炸成都機場,由於1944年「飛虎隊」的建設和訓練已經日臻成熟,戰鬥力已經不是侵華日本可以比擬的了!日寇飛機不敢白天出動只能是夜間轟炸...為了防範和打擊夜間來襲的日寇飛機,有三架P–61進駐成都機場,進行夜間空中巡邏,由於P–61的先進裝備和強大火力多次擊落打算偷襲B–29基地的日本飛機,使得日寇飛機再也不敢來犯,P–61一共在歐洲和亞太戰場上擊落了127架德國和日本飛機,自身無一損失,證明了技術裝備優勢在戰場上就會形成戰鬥力的優勢。

P–61的雙視夜間望遠鏡,不但可以發現夜間的敵機,甚至還可以觀察到夜間的地面目標。為武器操縱員提供精確投彈的目標準確位置。

早年間在成都滯留的P–61戰鬥機。

P–61戰鬥機綽號「黑寡婦」,倒不是說「死了男人的意思」,而是北美一種劇毒的蜘蛛,小湯山這就P–61B的塗裝就畫了一隻「黑寡婦蜘蛛」。小湯山這一架就是當年進駐到成都白市驛機場當中的一架,抗戰勝利之後滯留在了我國,編號為422234號,最初是送到四川軍械學校當教材使用,後來又到四川大學當實物教材...解放後輾轉到了北京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總體來說P–61戰鬥機開創了戰鬥機安裝專用機載雷達的先河,並且它由於機身很大,在進行空中截擊的同時還能攜帶幾枚250磅的炸彈,還成為世界首型「戰鬥轟炸機」。

P–61戰鬥機的事例告訴我們,重型戰鬥機就是好處多多,安裝的機載裝備多、火力強悍、可執行多種任務...遠比任務單一輕的型戰鬥機有用的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cUdfW4BMH2_cNUgdW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