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2024巴黎奧運會,全紅嬋和陳芋汐再次封神。
十米跳台縱身一躍,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水花消失術」,兩人一舉奪得金牌。
賽後,關於全紅嬋的新聞掛滿了熱搜。
隨著全紅嬋的爆火,他們一家人的命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他們是湛江邁合村的一戶低保戶,住在破舊的兩層樓房裡;
如今全家已經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不再為吃穿發愁。
網友紛紛評價:
全紅嬋拯救了一家人的命運。
家裡出個跳水冠軍,就能成功翻身!
全紅嬋拯救了一家人的命運。
家裡出個跳水冠軍,就能成功翻身!
但其實,每一個家庭的崛起,背後都有它的底層邏輯。
全紅嬋一家人之所以越過越興旺,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
1
底層邏輯一:
勁往一處使,這個家就窮不了
2007年,全紅嬋出生於廣東省湛江市,一個貧窮的農戶。
全家一共9口人,包括年邁的爺爺奶奶,父母,還有5個兄弟姐妹。
最窮的時候,全紅嬋想吃一包5毛錢的辣條,母親都無奈回答說買不起。
但即便日子過得清苦,他們每個人都從未抱怨過半句。
為了改變生活,父母種植果樹、養雞鴨,用汗水澆灌著土地;
大哥初中就輟學了,在外面做廚師補貼一家人的生活;
其餘四個兄弟姐妹,讀書之餘會幫父母搬水泥、摘果子;
就連年邁的爺爺奶奶,也會做力所能及的瑣事,以求減輕兒女的負擔。
一家人齊心協力,日子本該慢慢好起來,但一場意外卻打破了這個家的寧靜。
母親因為意外遭遇車禍,幾根肋骨被撞斷。
龐大的醫療費用,讓整個家的生活愈發捉襟見肘。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2014年。
全紅嬋被體校老師選中去參加跳水比賽,一家人都大力支持。
哪知道,全紅嬋後來一跳成名,居然刷新了奧運會的奪冠紀錄。
許多鄉親得知全紅嬋的佳績後,都對她的父親全文茂發出了羨慕的聲音:
「這下你們一家人可以享福咯。」
沒想到,父親騎著自行車,直奔家中的橘子地:「不能因為她拿了冠軍,我連活都不幹了。」
「坐享其成?沒有這回事,一切是要靠自己去闖的。」
雖然全紅嬋火遍全國,但是一家人沒有因此懈怠,依舊在努力為生活奔波。
全爸全媽每天辛勤種地,從橘子、甘蔗,到香蕉、火龍果,一刻都不敢停歇;
哥哥全進華從廚師轉行到電商行業,幫家裡銷售農副產品;
其餘的弟弟妹妹,有的在體校練習跳水,有的則更加發奮讀書,力求出人頭地。
一家人齊心協力,終於讓這個家越過越好。
老話講: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
就是說,一個家庭人心不齊,就很難擺脫貧窮;
但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再窮也能慢慢發家。
家的幸福,取決於家庭當中的每一個人。
如果有一個人發光,可以照亮整個家庭的現狀;
一群人發光,才能夠照亮整個家庭的未來。
同一屋檐下,每個成員都齊心協力為家庭添磚加瓦,這個家才能日益昌盛。
2
底層邏輯二:
互相懂感恩,這個家就散不了
全紅嬋走紅之後,有個細節讓我感動許久。
被記者問及哥哥時,全紅嬋忍不住哽咽說道:
「家裡以前條件不好,哥哥就每天在外面工作,把自己大部分的工資都給了家裡。」
即便已經光環加身,她也從未忘記哥哥曾經的付出。
而哥哥提起妹妹,更是滿眼淚光:「非常感謝我妹,我們家變化挺大的。」
這個平凡的家庭,因為互相懂感恩,而顯得格外溫暖。
想想現實中,多少兄弟姐妹,因為自私自利,而漸漸陌生?
多少父母子女,因為不懂體諒,而無話可說?
一段感情,最怕的就是把對方的付出都看做理所當然。
再親密的關係,倘若沒人心疼自己的付出,也會走向分崩離析。
電影《麻煩家族》中,年過古稀的文錦輝,被老伴潘素照顧了一輩子。
潘素每天都會幫他端好洗腳水、拿好擦腳布,事無巨細為他操心。
但文錦輝從來不曾在意過妻子的付出。
他每天不是對著妻子大呼小喝,便是無休止地指責。
直到潘素把離婚協議書擺在了文錦輝面前,他才意識到:自己這一輩子,竟然都沒有對老婆說過一句「謝謝」。
於是,這段長達幾十年的感情,就這樣走到了盡頭,讓文錦輝後悔不已。
有人說:不懂感恩,是家庭關係的毒瘤。
它可能不像背叛那樣痛徹心扉,也不像家暴那樣讓人悲憤至極。
卻如萬蟻蝕骨、水滴石穿,最後把對方全部的愛與熱情,慢慢地消磨殆盡。
所以,哪怕親密如家人,也不要忘記了感恩。多念對方的好,少想別人的錯,感情才能更加醇厚。
常懷感恩之心,那麼無論多累都能得到慰藉,日子才會越過越和美。
3
底層邏輯三:
初心永不忘,這個家就敗不了
還記得小馬雲嗎?
多年前,這個名叫范小勤的農村小男孩,因為長相酷似馬雲,被無數人知曉。
在他走紅之後,有公司想為范小勤申請商標,並帶著他各地走穴。
范小勤的父親聽完,拍著大腿回答:「只要有好處,讓我兒子做什麼都答應!」
可隨著名氣淡去,范小勤能賺取的錢財越來越少。
直至最近幾年,范小勤銷聲匿跡,一家人徹底回歸了貧窮的境地。
想想現實中,為什麼有的家庭會由盛轉衰?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被名利沖昏了頭腦。
他們追逐光鮮,卻忘了登高跌重;
他們用物質來填滿生活,卻逐漸迷失了方向。
而那些長久繁榮之家,都能歷經種種誘惑,守住質樸的初心。
全紅嬋在成名之後,昔日平靜的家庭,一下子湧進了許多人。
和小馬雲一樣,也有許多公司提出要為他們一家人捐贈、贊助和包裝。
有人主動為全紅嬋一家,提供了價值一百多萬的精裝修房;
有人直接拿著20萬元現金,要送給她的父親,來換取一張合影。
面對突如其來的名與利,全紅嬋父親的做法,出乎所有人意料。
他婉拒了所有的捐贈,房子和錢統統都不要。
他說:「我不能消費女兒的榮譽。」
而全紅嬋的哥哥全進華,由廚師轉行從事電商,銷售農副產品。
可在他的視頻中,幾乎看不到全紅嬋的相關內容。
他說:「她是我妹妹,不是我掙錢的工具。」
儘管全紅嬋的名字已響徹四方,但一家人依然保持著農民的淳樸。
父親還是日復一日耕耘在田間地頭,哥哥還是每天兢兢業業直播、工作。
他們摒棄外界的喧囂,把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寫過一段話: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
我們與世無求,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
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
我們與世無求,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
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一個家真正的繁榮,不在於物質的堆砌與聲名的顯赫。
而在於每個人能不能腳踏實地,握住那些唾手可得的幸福。
只要每個成員都能守住初心,不好高騖遠,不追名逐利。
那麼不管起點有多低,這個家都能穩步向上,讓生活充滿幸福。
這幾年來,全紅嬋屢屢為國爭光,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
有人說,羨慕她的跳水天賦;
有人說,羨慕她調皮搞怪、單純質樸的性格。
但我想說,也許全紅嬋最值得羨慕的,是擁有一個好的家庭。
這個家庭起初並不富有,但它卻如同沃土一般,給予她無盡的滋養。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他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
蘭尼說:「一個美滿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湧出寧謐和安慰,使人怡情悅性。」
和睦的家庭,從來不是憑空存在的,而是每個成員細心澆灌的結果。
你對家庭的每一次投入,都會在未來得到反饋。
點個贊吧 ,一家人都能全力以赴、用心經營生活,日子終將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