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又悄悄干大事了!
但這次不是新手機,也不是汽車產品,而是亮出了自己真正的「王牌」。是的,歷經三年的四次疊代,擺脫安卓套殼的「純血」鴻蒙終於來了,鴻蒙正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iOS、Android之外的第三大作業系統。
近日,華為正式發布了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作業系統。
所謂HarmonyOS NEXT,就是大家俗稱的「純血鴻蒙」,其底座全線自研,去掉了傳統的Linux內核以及AOSP安卓開放原始碼項目等代碼,僅支持鴻蒙內核和鴻蒙系統的應用。余承東表示,鴻蒙內核超越傳統內核,鴻蒙系統是真正的作業系統,從程式語言到編譯器都是全棧自研。
細數下來,鴻蒙系統已歷近10年技術磨礪,該系統於2015年立項,直到2019年,華為正式對外發布了鴻蒙作業系統。隨後在2021年,該系統正式搭載到智慧型手機;2023年8月華為開發者大會官宣鴻蒙生態設備數量為7億台,僅歷時5個月,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鴻蒙生態設備增長至8億台 ,可見鴻蒙成長速度之快,令人震驚。
那麼,關於鴻蒙作業系統,又或者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具體是什麼?有哪些新特性?應用適配到什麼進度了?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說道下,關於華為原生鴻蒙系統的那些事!
眾所周知,鴻蒙最原始的形態OpenHarmony,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吧,是開源鴻蒙。它由三個部分組成的:開源鴻蒙+安卓兼容層AOSP+華為自研的能力(不開源)。
而現在的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它在鴻蒙OS的基礎上去除了AOSP。大家可能會好奇,鴻蒙OS NEXT具體是什麼?簡單的來說就是:鴻蒙OS Next=開源鴻蒙+華為自研能力(不開源),可以稱之為真正的「純血鴻蒙」。
用官方的話來說,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作業系統採用了華為自研內核,徹底拋棄了傳統的Linux內核以及AOSP安卓開放原始碼項目等代碼。這一創新之舉,意味著該作業系統僅支持鴻蒙內核和鴻蒙系統的應用,從而為用戶帶來更加純凈、高效的體驗。
同時官方也表示,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將實現「原生精緻、原生應用、原生流暢、原生安全、原生智能、原生互聯」的6 大極致原生體驗。如此一來,鴻蒙也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打通硬體、打通場景,支持多樣交互、自由流轉的作業系統,當然也是真正的「純血」國產自研作業系統。
據最新消息顯示,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的應用適配工作正在快速推進中,目前華為應用商店的一級導航中已經設立了「鴻蒙先鋒應用」,裡面的App本質雖然還是安卓應用,但這些目前都已經官宣正在適配原生鴻蒙,後續能用上NEXT版本,做這個專區就是為了提前預告一波。
大致來看,首批有200多應用廠商正在加速開發鴻蒙原生應用。並且從現場公布的部分應用來看,我們常用的支付寶、美團、高德地圖、微博、小紅書、釘釘、B站等應用均已推出鴻蒙原生應用,不過暫未看到微信和QQ的身影。
不過有消息稱,雖然微信和QQ這兩款熱門應用尚未加入鴻蒙OS生態系統,但它們已經在適配的路上。看來原生鴻蒙的推進速度已經遠超市場預期,大家很快就能親眼見到這個劃時代作業系統的真容了。
話說回來,咱們文章開頭也提到過,目前鴻蒙生態設備的數量已經激增至8億+,而在去年8月份的HDC大會上,這個數字僅為7億,在短短5個月內從7億飆升至8億+,可見鴻蒙生態發展之迅猛,擁有極大的市場影響力。
據了解,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預計在2024年Q2發布開發者Beta版,Q4發布面向消費者的商用版本。這一系列動作無一不在表明,2024年將成為原生鴻蒙系統發展的關鍵年份。
當然,源源不斷的人才,也是生態成長和進階的不竭動力。
目前已有300多所高校培育鴻蒙生態建設人才,開展了150多個產學合作項目。並且華為還聯合相關企業、高校、機構等,每月培養超過10萬名鴻蒙開發者,為鴻蒙生態的持續創新和繁榮發展提供了儲備充足的「糧倉」。
整體來看,鴻蒙原生作業系統星河版選擇在這個節點發布,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結合,隨著鴻蒙生態的快速壯大,鴻蒙原生作業系統將推動鴻蒙生態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那麼,在了解完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的具體應用以及適配情況之後,咱們再說點深層次的,前面提到過,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採用的是華為自研內核,拋棄了傳統的Linux內核及AOSP安卓開放原始碼項目等代碼,是真正的自研作業系統。
所以問題來了,它真的完全拋棄了Linux嗎?答案是:Linux的脫離可能性微乎其微。
原因在於,Linux的開發生態異常龐大且錯綜複雜,一旦進行改變,將會帶來大量的開發問題。除非接口能夠完全兼容Linux系統,如果只是對接口實現進行了重新編寫,那這種完整照搬API的做法到底算不算完全脫離Linux,就需要智者見智了。
關鍵是由於接口全面兼容,完全不參考Linux進行實現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這裡可以參考OpenHarmony開發文檔,它包括小型、輕量和標準三種類型。
小型系統主要用於智能家居設備,輕量系統則適用於手錶和音箱等設備,與vivo手錶上的iot藍河系統有些類似。標準系統主要應用於移動設備。其中,標準系統僅支持LiteOS-A和Linux內核,並未明確說明鴻蒙OS NEXT所基於的OpenHarmony是採用Linux內核還是LiteOS-A內核。
再看LiteOS-A內核的介紹,它主要是應用於小型系統,並針對M級內存的設備。
除此之外,LiteOS-A內核還支持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隔離,類似於Zircon和Darwin等業界內核。因此,可以推測鴻蒙OS NEXT可能同時包含了這兩種內核。
然而,關於鴻蒙OS NEXT與OpenHarmony公開部分的具體差異尚不清楚,所以「留一手」也是有可能的。
眾所周知,最開始鴻蒙亮相時,就有人說它是安卓套殼,但這次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剝離了AOSP,導致格式不兼容。怎麼說呢,就像Windows的exe、MacOS的dmg和iOS的ipa一樣,每個真正的作業系統都有自己的專屬應用格式,這些格式無法在其他系統上原生執行。
通常,這些應用只能通過虛擬機的方式運行,少數情況下可以通過重寫api來實現可運行性。而如今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不再兼容安卓應用,這直接證明了它具備自己專屬的可執行格式。
在之前的版本中,鴻蒙支持AOSP的APK和鴻蒙的HAP格式,但到了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上,應用格式僅限於HAP。打開APK文件時會出現「無法打開此文件」的提示。所以,這次再也沒有人會說鴻蒙OS NEXT是安卓套殼了吧。
但是,接下來…該不會有人說它是「Linux 套殼」吧?
開個玩笑,其實對於鴻蒙系統是否是「套殼」安卓的爭論一直存在,但此前華為並沒有明確做出解釋,不過現在余承東終於出面回應了,他表示,真正的作業系統應該具備自己的底座和生態系統,而不僅僅是依賴於其他作業系統的外殼。
同時他還指出從OS內核、程式語言、編譯器、編程框架到設計系統,鴻蒙系統與安卓等其他作業系統存在顯著的差異和獨特性。所以,大家以後別再說什麼鴻蒙系統是「套殼」安卓了 ,人家可是有自己獨特特色的作業系統,換句話說,未來終端作業系統可能就是三套:安卓、iOS和鴻蒙。
前面說了這麼多,其實新系統最終還是要落到實處,說白了,就是給人用。
那麼,對於普通用戶而言,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究竟有什麼變化呢?怎麼說呢,它和鴻蒙4.0在視覺上並沒有太大改變,UI/UE/UX等體驗感知交互與設計邏輯方面,也基本上都是相似的。
進一步來看,除了設置-關於手機里的系統變了,以及UI中的控制中心變了之外,其他方面看不出有明顯的區別。
另外,可能還有很多人會關心安裝包的問題。畢竟手機系統更新和安裝APP相似,都需要下載安裝包到本地,然後重啟安裝,而系統固件本身就是一個超大的文件,解壓後只會更大,幾個G、十幾個G都有可能,會占用很大一部分ROM空間。
目前來看,安卓的安裝包是要比蘋果小的,但至於鴻蒙OS NEXT的安裝包是否比安卓的小,這個問題並不確定,因為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不過,我們目前能確定的是,新系統主要是針對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根據鴻蒙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首批Beta招募頁面顯示,Mate 60、Mate 60 Pro、Mate X5等機型將第一批參與升級。
預計Mate40 Pro後續也將推送開發者預覽版。
另外,關於鴻蒙OS NEXT能不能在第三方應用商店下載這個問題,目前只能說,鴻蒙OS NEXT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因此無法像iOS一樣進行側載,用戶只能使用華為應用市場進行應用下載和安裝。
當然,除了上述主要問題之外,還有一些小細節也需要了解清楚,例如,雲空間是否會同步過去?出國用「出境易」受影響嗎等等,這些問題都是與用戶息息相關的,期待後面華為有一個全面的解答。
過去幾年,華為一直面臨著來自美國政府的制裁,導致其無法繼續使用谷歌的作業系統。為此,華為積極開發了自己的作業系統,並推出了鴻蒙系列。現在,鴻蒙星河版的推出將進一步鞏固華為在作業系統領域的競爭力。
作為國內目前真正意義上的自研系統,華為鴻蒙OS從一開始受到質疑,到如今要和安卓徹底劃清界限,就像Mate 60 Pro上衛星通話從被質疑實用性,到現在完全證明價值一樣,可以說,鴻蒙OS NEXT憑藉實力讓質疑者無話可說。
對於鴻蒙OS NEXT的前景,我們可以借鑑歷史來展望一下。以微軟為例,WindowPhone的失敗在於背刺開發者和全體用戶,沒有堅定移動端發展的決心。還有諾基亞的Meego,正是由於推出時間過晚而錯失了時機,並且系統的UI創新程度較低。此外,三星的Bada和Tizen也是因為缺乏軟體開發者的支持以及用戶體驗差而慘遭失敗。黑莓的BlackBerry OS則是在產品定位和用戶群體上犯了錯誤。
鑒於這些失敗經驗,再來看看華為的鴻蒙OS NEXT是否也會面臨類似的困境。
與微軟背刺用戶的做法不同,華為有望避免這種負面情況的發生,而且華為選擇了一個更成熟的時機來推出自己的作業系統,這與諾基亞Meego的情況截然不同。此外,自主研發也是目前的大趨勢,華為在這方面具備更大優勢。當然了,華為也不會像黑莓那樣犯下定位和群體選擇的錯誤。所以,相對於其他平台,華為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華為是否會走上三星的老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為需要確保足夠多的開發者適配新的環境。目前,一些大廠已經開始適應鴻蒙OS NEXT的開發環境,這是一個積極的跡象,成功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至於是否能吸引到小型廠商和普通開發人員,仍需時間來驗證,這就要取決於鴻蒙OS NEXT的吸引力和推廣效果了。
在推廣方面,華為本身就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最主要的推動力還是來自於國家。如果軟體原始碼經過國家審查並獲得批准,並且硬體實現全鏈條國產化,那麼鴻蒙OS NEXT將成為國家某些單位採購的唯一供應商。這將迫使開發者適應新系統,為其提供支持。
所以還是那句話,鴻蒙OS NEXT這一全新作業系統的推出,標誌著華為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它展示了華為在作業系統領域的深厚實力,也預示著未來作業系統的發展方向。讓我們一起期待鴻蒙系統的未來發展吧!
本文由極果用戶極果媒體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