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應對「超載工作」?我們用Copilot 體驗了一番

2024-01-03     極果

原標題:AI如何應對「超載工作」?我們用Copilot 體驗了一番

2023年11月1日,Microsoft 365 Copilot 正式向企業客戶提供商用服務。

而在同年7月份,Microsoft Office的老CP——金山WPS 開啟了WPS AI的申請體驗,並在 7月27日正式開啟海外版公測。

AI和大眾能觸摸到的生產力終於掛上了鉤,我們似乎走進了一個真正的AI PC時代。

新的時代,在AI算力加持下,我們日常打工生活會有哪些新變化?我們決定代入雙十二電商人的工作體驗一番Office AI、找找答案。(*面對繁多數據處理、深度報告以及精美PPT工作,AI表現如何都在下方)

打開Microsoft Office中的任意一個軟體,就能看見工具欄左側的Copilot圖標,點擊圖標就能打開「Copilot」的對話框,裡面會有一些提示告訴你該怎麼和它交互、讓它成為你的工作助手。

有了AI加持後,「新」Office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幫你幹活了。

這一次,我們打算讓ExcelCopilot處理一個主營3C數碼的店鋪的24000+單數據,了解這個店鋪雙十二整體的銷售情況。根據微軟官方的說法,在Excel中你可以通過對話的方式讓Copilot幫忙分析複雜數據、提供新的洞察。

Copilot的真實表現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檢查表格,我發現這份內容里,只有「商品單價」和「數量」,每一單的總價並沒有計算。

一個傳統的操作流程是:先在一行添加計算公式,再下拉複製公式。但24000+行的下拉,時間和累手程度可想而知。

換成Copilot只需要兩個指令——Create a "Total price "column以及Insert column,AI就能在幾分鐘之內,幫你完成。

補齊表格該有的基本信息後,我們還需要建立數據透視表,對「行」與「行」的關係進行分析,輸出可視化的圖表,展示本店鋪銷量靠前和慘澹的產品,了解本店的核心購買人群。

在Copilot中,創建圖表的漫長過程只需要一個「傻瓜」指令——Show data insights。

表格的數據,就會變成這樣

接著你只需要繼續發送指令Can I see another insight?以及Add all insights to grid。

最終就會得到下面這樣一份「圖表集合」和「數據透視表」

這是我們的第一輪對話,在Excel中,Copilot的表現很優秀,指令理解很準確。一部分需要點亮「高級技能」——會比較難的函數/數據透視表,用得也是得心應手。

在對話過程中,能感受到它的「助理屬性」很明顯,在我們思維枯竭、不知該怎麼安排Copilot的時候,它會在下方彈出一些提示性指令詞,通過「天降禮包」——下方提示詞、多角度引導AI新手村人士進行後續的操作。

不過,單純的「理科」測試顯然不能探出AI的全部實力。

第二輪Word對話,我們準備讓Copilot更充分地發揮「創造力」。

這一輪,我們的指令是「幫我生成一份今年雙十二期間的市場分析報告」。提問的時候,為了保證切題,我們增加了一個要求「背景資料參照雙十二項目-背調資料docx」。

這份背調資料里,裝著的是excel表格中的圖表們。這一次,它還能滿足我們的要求嗎?一起來看看它的答案。

很顯然,Copilot接住了這項考驗,不但下筆成文,而且看起來資料詳實、見解豐富,整體的市場分析、本店的銷售狀況、核心購買人群的分析、下一步的鋪貨計劃該有的都很齊全。

在對它撰寫的內容進行排查後,我們發現其中基本沒有無中生有的陳述和不準確的分析,信息的質量和解讀的專業性都可圈可點,內容的可用性相當高。

面對這份「優秀答卷」,極果君的第一感受是——顛覆。以前需要絞盡腦汁思考分析的內容,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翻閱資料、提取信息、思考內化的東西,AI竟然能在短短几分鐘里輕鬆完成,說是職場的「效率」大爆炸,並不誇張。

算、寫俱佳的Copilot能否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我們接著往下看。

第三輪對話,難度升級,我們需要將剛才的word文檔轉換成PPT。

這一輪,Copilot需要做到——「合理排版」「適當配圖」「內容美化」,這對它的「閱讀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審美水平」是一個全方位的考察。

以下是我們和PowerPoint中的Copilot的對話過程:

我們輸入了指令——通過連結創建演示文稿,Copilot在1分鐘以內返回了下面這個PPT。

整體內容安排得比較恰當,但是問題也很突出——首先,幾乎都是純文字和表格,缺少圖片的點綴;其次,仔細看能發現,字體並沒有統一、看起來比較凌亂;最後,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好看。

從這3個方面,我們提出了新的指令。

首先,「向此頁幻燈片添加一張合適的圖片」,讓一部分頁面先豐富美觀起來。

然後,「將所有字體統一為黑體,顏色統一為黑色」,將格式統一。

最後,「美化所有PPT」,完成了這個樸素PPT的蝶變。

循循善誘下來,我們能感受到Copilot雖然在創作上還沒能做到一步到位,但是基本能力面還是相當齊全的,交互過程中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不僅替代了複製-粘貼這些繁瑣的機械工作,在文本創作、內容可視化方面表現也十分出彩。

收發郵件,雖然難度不高,但日常措辭不免還是會耗費心神和時間以及i人的社交能量。

這件事能否放心交給AI呢?我們來看看它的答案。

在輸入指令——「幫我寫一封郵件,告訴領導雙十二項目的數據分析報告已經完成,相關文件已經隨郵件發送」,選擇語氣後,它給了我們這樣一封郵件。

我們有點糾結這麼說話,是不是有點「翻譯腔」和「太正經」,嘗試重新生成了幾次,能看到它給到了我們措辭語氣各不相同的幾版。

只需要從生成的內容中,選擇一版中意的,加上附件和主題,發送就能搞定了。如果內容不滿意,還可以無限流生成,AI會源源不斷地「猜你喜歡」。

體驗到這一輪,我們竟然真的弔詭地感受到了和「隊友」肩並肩的感覺,郵件生成的過程中,Copilot的生成能力始終「迅速」「妥帖」,每一次重新生成,都能看到語氣的明顯變化,在它生成內容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放心地進行其他線程的工作,偶爾想起來一看、會發現它的工作已經做好,一種秋褲塞進襪子裡的安心感油然而生。

過去的兩三年里,人類技術史的熱搜榜單頻頻被刷新,LLM模型、各種GPT充斥著我們的視野、刷新著我們的認知、渲染著算力的偉大和神奇。

但似乎直到Office AI真正敲響我們的房門,我們才有進入AI時代的實感,因為那個「奇點」好像真的來了。

以往繁瑣的日常工作變成了幾句指令、輕點幾下的事,上萬行的數據分析、深度報告撰寫、精美的PPT設計,多線程的任務在幾個小時內被輕鬆搞定。PC和AI實現更深度、更接近大眾的結合後,我們的生產力終於直線起飛。

在這背後,不容忽視的力量,就是新計算時代的「核心能源」——算力。藉助澎湃的算力,AIPC才得以化身全能的創作夥伴和工作拍檔,重構人和設備的互動方式與關係。全新的行業格局下,全球最大PC廠商聯想正躬身推動生態變革,致力讓AI 惠及更多用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470bf2581747dc929e4a38a68e1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