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西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的一條步行街。位於陽朔古鎮中心,寬約8米,長近800米,略呈東西走向,東到濱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間與縣前街、城中路交匯。歷經1400多年,是陽朔最古老最繁華的街道,也是陽朔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明城牆、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紀念館等這些古老的建築保存皆較完整。
陽朔西街,曾是孫中山先生演講的地方,藝術大師徐悲鴻也曾居於此,1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曾在此留下足跡。
西街是陽朔縣城內最古老的街道,有1400多年的歷史。590年(隋開皇十年)設置陽朔縣時,縣城就已有一條長約200米、寬約5米的街道。當時街上只有幾家經營日用品的店鋪,居民大部分是農民。
陽朔西街全長近800米,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築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
用本地產的檳榔紋大理石鋪成,暗青油亮,兩旁是清代遺留的低矮磚瓦房,白粉牆紅窗,透著嶺南建築的古樸典雅。
西街的建築大都是六七十年前的老房子,也有一些是明清時期的,所以歷史比較久遠。
西街的街道用大塊的石板鋪成,也頗有歷史韻味,古樸典雅的旅遊文化街。
1999年到2004年,陽朔縣又完成了保護性整治,使整條街道建築凸顯出「小青瓦、坡屋頂、馬頭牆、木門窗、吊陽台」式的桂北民居特色,與桂花街組成並行的步行街,頗具特色。
這裡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到1998年,發展到每天竟有1000多人在此逗留。
其中外國人在此開店就有20多家,因此西街又被稱為「洋人街」。
由於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說外語,故又把西街喻為「地球村」,每年接待的中外遊客達150萬人次之多。
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陽朔最早的接觸和融合地。
啤酒魚這道菜是陽朔有名的特色菜,用料極為講究。魚是灕江清水魚,啤酒和魚肉的香味保證可以讓你胃口大開。
好吃的陽朔啤酒魚一定要用新鮮灕江活鯉魚加灕江水煮。魚要放在一個平底盤子裡,盤子下面的盆子裡放些水,再用火燒。這樣魚不易燒糊且受熱均勻,入口鮮辣可口,絕無腥味。需要提醒你的是,正宗的啤酒魚一定要吃帶鱗的。
這裡以風格各異的酒吧、餐廳和咖啡店而聞名,白天文藝,夜裡熱鬧非凡。由於西街外國人較多,並且有很多西餐廳和英文招牌,這裡也被稱為洋人街。
沿街的建築至今保留著桂北明清時期風格,很有古典韻味。
白天的西街是一條安靜的老街,三三兩兩的遊人在街頭懶散地閒逛。你可以沿著西街的石板路走走看看,感受一下西街的「店鋪文化」。
西街的盡頭就是灕江,晚上在江邊發發獃,散散步也別有一番趣味。
西街是陽朔的遊客集散中心,吃、住、行都非常方便。如果你住在西街附近,可以白天從這裡出發,在客棧或者路邊的小店租一輛自行車,花上一天、半天時間逛逛陽朔。如果想要看自然風光,可以去遇龍河景區,順便感受漂流的刺激。
陽朔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西街了,人頭攢動,美食遍地。
西街給人一種動感的歡騰 漫步西街,你可以看到很多捶糖膏、捶辣椒的店鋪,你也可以自己嘗試下,最動感的莫過於他們了 文化融合,在西街你也可以看到星巴克、小龍坎這樣的連鎖商戶,都融入本土特色。
晚上的西街風情萬種,夜景很美,沿街店鋪霓虹閃爍,酒吧放著音樂,世界各地的遊客在街邊喝酒聊天。在這裡你可以和兩三個朋友一起,找一家臨街小館,要一份當地特色的啤酒魚,也可以找一家酒吧,結交幾個外國朋友,感受中西文化的碰撞。
不夜西街,晚上的西街最為熱鬧,酒吧里非常熱鬧,駐唱、表演,多種多樣。狂歡可以持續到午夜 建議從下午四五點過來逛街,晚飯可選擇啤酒魚,吃完可以隨便一家酒吧繼續嗨翻天
西街是整個灕江下游陽朔旅遊的核心 兩邊匯聚各式各樣的餐廳酒吧民宿以及小商品市場 和全國很多地方城鎮的中心一樣的喧鬧,酒吧這是吵鬧的與安靜的相符相和 好似一座不夜城。
入夜的陽朔很美!沒有再去看什麼人造的灕江漁釣和演出,只有走上西街看人來人往。
看滿街的燈火你才會發現陽朔的美,不在乎山水和美食,在於心的自在。
從這頭走到那邊的盡頭,有湖有美景,而且只有夜晚才能欣賞到。
西街最好的時光每個人心裡定義不同,各商戶肯定是以人流來判斷,所以白天大多是補貨整齊或休整,進店會發現店員大多懶洋洋的模樣。
西街是陽朔著名的觀光街區,白天相對安靜些,晚上夜生活很豐富,來往行人非常多。
街道兩邊多中西合璧風格的建築,老外多號稱洋人街。這裡多各種餐廳、酒吧清吧、咖啡廳。是兼具小家碧玉和國際情調的特色文藝街道,這邊吃住行游都很方便,是來陽朔必逛景點。
來這裡遊玩,遊客很多,非常熱鬧,美食遍地。從這裡到最後,一路上有美麗湖景相伴還有各種美食,吃完晚飯可以隨便選一個酒吧小酌一杯。
西街上的飯店、餐館、網吧、酒吧等等都是中西合璧的,幾乎所有的招牌都是中英文對照,從老闆到服務員到街邊的小攤大媽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裡已經沒有地域的差異了,閒散、悠閒的生活,讓很多到這裡旅遊的遊客久久不想離去。房屋建築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薈萃各種旅遊紀念品、小吃於街市。其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