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源聖地之旅,茶出勐海

2020-04-07     邊凡

勐海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東接景洪市,東北接思茅市,西北與瀾滄縣毗鄰,西和南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146.6公里。東西橫距77公里,南北縱距115公里,政府駐地勐海鎮。

勐海縣是聞名中外的「普洱茶」 的故鄉和中國產茶最早之地,有著1700年前的野生「茶樹王」以及星羅棋布的古茶樹群。四季適宜水稻生長,盛產優質米,自古有「滇南糧倉」之稱,是國家級糧食生產基地和糖料基地。

勐海縣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地,縣境內擁有南糯山、布朗山、巴達、勐宋、帕沙和賀開等六個古茶山,古茶山上生長著許多的栽培型古茶樹,茶素含量高於一般栽培型茶樹,六個古茶山一年四季都鬱鬱蔥蔥,漫坡漫野都是茶園,所產的古樹茶,在歷史上早已有揚名天下。

勐海縣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除去那些古茶山,還有中緬第一寨勐景來,是特色明顯的傣泐村寨,傣樓、佛寺、塔林和手工藝作坊是吸引遊人的地方,打洛口岸可以方便出境到緬甸,獨木成林景區因此也成了邊境游的必到之處。

勐海的茶馬古道景區,層層青苔之上,千年間的蹄響馬鳴仿佛在迴響,石板古道、古街,茶農家仍舊深刻的存在;景真八角亭是西雙版納南傳佛教的古建築,八角亭呈八角之狀,屹立於景真的山頂上。

勐海是旅遊勝地,無論是中國普洱茶第一縣,還是西雙版納春城,或是勇敢者之地,勐海如陳年普洱茶一樣,入口方知她的獨一無二。

勐海是國際茶界公認的世界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帶和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發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和滇緬通關的重要驛站。

城市名片山水景觀、潑水廣場。

勐海縣英茂公園內的勐海解放紀念碑。

勐海解放紀念碑,高21.7米,碑體呈正方形,分基座、台座、碑身、碑頂四個部分。碑頂為傣式塔尖,碑身四面用孔雀、青松、翠柏淺浮雕圖案裝飾。

紀念碑西側台座上,一座解放軍戰士手握鋼槍、胸佩大紅花的雕像,象徵著勐海宣告解放。碑身台座的上端四周,分別用漢、傣兩種文字刻寫碑文以及為勐海解放而犧牲的86位革命英烈的名字。勐海解放紀念碑莊嚴、肅穆,是繼勐混革命烈士陵園後的又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碑身主體東南西北四面,用傣、漢兩種文字,分別鐫刻著原「邊縱」九支隊政治部主任唐登岷,原西雙版納州州長召存信題寫的「勐海解放紀念碑」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中國普洱茶第一縣.勐海。

勐海,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生活著許多少數民族,這裡生長著雲南人愛喝的普洱茶……

獨特的地理條件,使得勐海「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十春」,也因此被稱作是「西雙版納的春城」。

勐海縣城街道景觀。

風雨橋、亭子、景石、雕塑小品、民族特色燈飾等標誌性景觀及要素日益豐富。

獨特靚麗的縣城民族茶文化景觀,進一步提升了縣城品位和檔次,展示了特色勐海。

靚麗景觀,特色勐海。

靚麗景觀,特色勐海。

勐海,雖然沒什麼高樓大廈,但街道乾淨整潔,行人很多,感覺親切自然。

勐海街道景觀。

街道上的孔雀雕塑給漂亮的勐海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街道上的孔雀雕塑給漂亮的勐海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這裡主要居住著漢族、傣族、等民族,還有當地特有的回傣較少民族,保留著濃郁的傣、回民族風俗習慣,民風純樸。回傣居住在曼短村委會曼賽回、曼巒回村民小組。國道214線從景混二級公路穿境過 

勐海,會讓整個感官都鮮活起來,會讓你覺得和自然是如此的接近,其實整個勐海真的就是美麗的畫卷,藍天、綠樹、紅花是永遠都不變的風景,一線茶鄉將整個西雙版納串聯,多彩的民族讓這裡風情萬種,如果可以的話,真希望腳步就此停止。看著人們的笑臉,聽著他們親切的話語,處處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真的要感謝美麗的勐海,給予我們那麼多的精彩與感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ZM0WHEBrZ4kL1ViIo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