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物化生,本身就是一次能力分層

2024-10-25     物理殷大神

能夠升上高中的孩子,就已經超過50%的學生,而高一的選科,相當於又一次的分層,雖然不是絕對的分層,但不同選科仍然存在極為明顯的層次差距。

在高一上學期的成績洗牌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大戶」科目——數學與英語,而是到了高中才難度驟增的物理學科。不少學生在初中時物理成績優異,甚至滿分,但進入高中後卻面臨不及格的挑戰。

初中階段,教育重心在於基礎知識的普及與鞏固;而高中階段,則更加注重人才的選拔與培養,思維能力的差異在此階段被無限放大。

對於那些選擇理科方向的學生而言,他們內部又經歷了一次更為精細的能力分層。是否選擇理科中的熱門組合——物理與化學,成為了衡量學生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尺。在理科學生群體中,選擇物理的學生往往展現出更為出色的能力,同時,物理科目的難度也相對較大。

那麼,我為何如此強調物理科目的選擇呢?

以山東2020年的錄取數據為例,物理科目的選擇能夠大大增加學生進入本科、尤其是公辦本科的機會。其次,在專業的選擇上,物理考生也擁有更多的主動權。選考物理的考生可報考的高校專業範圍最為廣泛,占比高達91%以上。在可報總計劃、可報本科計劃中,物理考生的占比也分別達到了83%和87%左右,遠超其他科目。在第一段錄取的考生中,選考物理的考生占比59%。而在985、211高校的錄取考生中,物理考生的占比更是高達74%。特別是選考物理的考生本科錄取率為72%,比不選考物理的考生高出21個百分點。此外,選考物理考生的總錄取率也高於不選考物理的考生。

由此可見,無論是報考什麼學校,選考物理的考生都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

中國有句老話,「學好數理化,走到天邊也不怕」。可見物理之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b4b320cf5d7860ca85d02f5f6aa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