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長+短」,愛奇藝的變與不變

2024-09-25     北京商報

9月25日有好幾個微博熱搜都與愛奇藝「悅享會」相關,「楊冪歐豪生萬物海報」「楊紫韓東君家業概念海報」……當天,愛奇藝發布了超300部2024-2025年的劇集、綜藝、電影等內容作品的完整片單。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宣布,開設微劇場和短劇場,劇場覆蓋內容面向VIP會員,不需單點付費。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站在內容角度強調,「長視頻的火焰依然在熊熊燃燒,要踏踏實實研究這8億用戶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長視頻故事」。2024年二季度愛奇藝營收74億元,在長短之變、AI之變下,愛奇藝保持盈利狀態,反映內容質量的會員服務依然是營收大頭。

「愛奇藝的短劇不等於切短的低成本網劇,微劇不等於低質小程序微短劇」,官宣微劇場和短劇場時,龔宇說。北京商報記者登錄愛奇藝短劇場發現,短內容被分為懸疑、喜劇等多個欄目,劇場中的內容針對會員免費。

按照愛奇藝的計劃,「微劇場」將每周推出兩部新作,內容類型聚焦男女頻和銀髮族群,以1-5分鐘豎屏內容為主;「短劇場」計劃每周上線一部新作,涵蓋古言、現偶、懸疑等多類型,每集時長為5-20分鐘,以橫屏內容為主。

第三方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付費微短劇的市場規模374億元,同比增長268%。愛奇藝微短劇的商業模式有自己的路子,「與市場上將90%以上收入用於投流的微短劇商業模式不同,愛奇藝設計的商業模式是70%以上的收入分給內容出品方」,龔宇強調。

從數量上看,長視頻仍然是愛奇藝主要內容。當日片單中的「北大」「仙台有樹」「生萬物」等都是長視頻內容,紀錄片、電影、動漫、兒童內容、體育賽事及娛樂等板塊也有內容上新。

具體到營銷,長短也各有側重,「在長劇營銷上,品牌可在播出前通過預約功能精準定位目標用戶,並伴隨IP全生命周期布局營銷產品;短劇營銷則側重於劇場化運營,通過特色劇場精準觸達目標群體,並提供定製化短劇內容,確保品牌信息的高效傳播」,愛奇藝高級副總裁吳剛解讀。

「當下,長短內容不是選擇題,而是創作題。」比達分析師李錦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相對而言,長視頻平台入局之初比較謹慎,但在這個賽道先發優勢不太重要,關鍵是要抓住內容和商業化這兩個點。」

除了長短之變,龔宇還提到了AI技術和海外市場。目前用戶在愛奇藝App內,可通過智能小助手「桃豆1.0」與虛擬角色聊天互動。據他透露,「桃豆2.0」正在研發中,該工具具有大語言模型技術,融合推薦、搜索、客服等場景功能。

根據AMPD 2024年一季度數據,在東南亞市場,陸劇(內地劇)熱度和市場份額已反超韓劇,成為當地用戶的首選娛樂內容。龔宇表示,「內容創作者值得專注為海外市場做一些內容」。當前愛奇藝海外內容一半是內地內容;其次是泰劇、日韓內容,構成跨區域熱門內容;還有如馬來劇等純海外當地內容,主要服務於當地用戶。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b499aceefd8fb86a2294568f2031e1f.html














「法巴」魅影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