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婚內出軌被實錘:看了他的渣,才明白李亞鵬的好

2022-06-04     窈窕媽媽

原標題:汪小菲婚內出軌被實錘:看了他的渣,才明白李亞鵬的好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沒想到大s和汪小菲離婚半年過去,又掀起巨大的風浪。

汪小菲被曝出軌-反駁-被實錘-開撕大S-跟狗仔求饒-道歉,這一系列操作下來,汪小菲成功摘得既黃奕前夫黃毅清之後,「最渣前夫」稱號。

我不禁疑惑,那個曾經口口聲聲說愛女兒,把女兒捧在手心裡的汪小菲,在做出這些行為時,是否有絲毫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而汪小菲的種種行徑,不禁讓我想到跟他有過類似處境的李亞鵬。

同樣熱衷於創業、被創業失敗困擾、借過前妻的光……離婚後的李亞鵬,對前妻、對孩子,太值得稱道了。

見識過汪小菲的渣,不禁感嘆李亞鵬的體面。

見識了汪小菲這種父親喜怒無常的惡,才更加佩服李亞鵬這種父親豁達從容的好。

起因是,這幾天,網友扒出當初汪小菲婚內出軌的蛛絲馬跡,汪小菲發微博否認婚內出軌,還順帶著曝光了大S的隱私。

他聲稱大S患有精神失常,長期服用違禁藥。

如果是真的,足以斷送大S的演藝生涯。

S媽回應:所謂「精神疾病」癲癇,其實是大S拚死生二胎留下的後遺症。

曝光前妻的隱私,這波操作真太下頭。

網友怒了,斥責他「好聚好散不行嗎?」

汪小菲趕緊道歉:因為一時衝動,做出了一生中最後悔的事,為自己的不理智道歉。

沒想到,很快被打臉。

台灣記者葛思齊爆料,汪小菲婚內出軌十多人。

當天,他就在直播曬出汪小菲與多位女子的親密照,坐實汪小菲婚內出軌。

其實,早在2021年底,汪小菲前腳和大S剛離婚,後腳就和張穎穎同進一個小區,被網友懷疑婚前出軌。

原來,張穎穎,也不過是他眾多情人中的一個。

大S生育一兒一女,換來的卻是男方出軌成性,也難怪她會決絕離婚。

更難得的是,離婚後她沒說前夫壞話,給彼此留了體面。

反觀汪小菲,多次情緒上頭詆毀前妻,冷靜下來又道歉反省,把孩子置於輿論漩渦中心,把想孩子當做情緒失控的藉口,像個瘋子一般毫無理智可言。

汪小菲親手撕毀了歲月靜好的離婚宣言,人設也從「霸道總裁」變成了暴躁的「渣男前夫」。

同樣是女強男弱的結合,相比汪小菲,離婚後的李亞鵬看起來靠譜多了。

離婚後,他做到了真正的放手,用穩定的情緒和過去切割。

他從不詆毀前妻王菲;

提到她,都是她的好;

王菲生日,他大方祝她生日快樂。

離婚後,他的妥當處理,給了李嫣和竇靖童寬闊的成長空間,把婚姻破裂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之後,他主辦慈善晚會,王菲和兩個女兒來捧場,一家人氣氛融洽友好。

你可以嘲笑他做生意屢戰屢敗,但是論離婚後,李亞鵬可比汪小菲體面多了。

在我看來,這與汪小菲的糟糕的情緒能力有關。

多年前,他曾在博客上評價自己:家裡有錢了,但我什麼都不是。每天脾氣越來越大,活在別人的影子裡,靠著別人的成就來完整自己。

他在自傳中講過這樣一件事:跟前女友吵架,扔下車跟女友就跑,翻護欄的時候自己差點被路上的車卷進輪子。

《幸福三重奏》大s對汪小菲說:你很沒品,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你冷靜不下來,你很容易暴怒,暴怒你就牽扯別人。

他說「家是港灣,為了家,我願意付出所有」。

如今,風雨都是他帶來的。

一個無法管理情緒的男人,註定不是合格的父親。

父親是孩子安全感、歸屬感、價值感的來源。

一個情緒不穩定的爸爸,對孩子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

被情緒化父親傷害的孩子並不在少數。

我一個朋友,小時候學習成績特別好,在學校的很多大型活動上都拿過獎,這樣一個優秀活潑的孩子,長大後卻越來越自卑、內向,這與她的父親不無關係:

他是一個自私的人,不從來會顧及別人的感受,高興就跟我說兩句好話,不高興就罵我出氣,說我是「討債鬼」。

偶然有一次考試沒考好,正好趕上爸爸喝了酒,然後就狠狠打我,從此之後我就再也不願意跟他多說一句話。

每天進家門之前,我在門口聽到他說話,就知道他今天心情怎麼樣。

情緒化的父親,使得她每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變得越來越自卑內向。

很多父親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生活壓力比較大,偶爾控制不住情緒在所難免。

一次失控,只要不造成實質性傷害,及時道歉,可以把影響降到最低。

但經常失控,很容易會對孩子造成長遠影響,甚至會在孩子身上「復刻」下一個自己。

心理學家胡慎之,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40歲的諮詢者說自己有一個情緒化的父親,從小到大父親會把情緒「寫」在臉上。

害怕父親突然發火,在父親面前,他會緊繃著神經。

看到父親開心,他才敢放鬆下來。

在這樣的家庭生活,他產生了深深的挫敗感。

他希望有人能看到他的情緒並回應他,滿足他的心理。

長大後,他以為終於擺脫了父親,直到一次孩子沒考好,他破口大罵,要不是老師攔著,差點就要動手打孩子。」

自己那猙獰的表情,像極了當年的父親。「我成了他,變成了曾經最討厭人」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情緒真的無法控制嗎?

並非如此。

我前兩天看《被討厭的勇氣》,裡面有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一個男人正在罵孩子,突然有人拜訪,他立馬收住情緒陪笑。

他們並不是控制不住情緒,只對擅長對弱小的人發脾氣。

孩子,無疑是風險最小的選擇。

心理學上有個「踢貓效應」:人的壞情緒如果不加控制, 最後受傷害的往往是最弱小的個體。

為人父母諸多不易,儘管如此,這不該由孩子來買單。

如果經常情緒失控,就要想想,自己是否期待過高。

比如,孩子要聽話、學習好、不能犯錯……

大部分焦慮、不安,皆來源於脫離現實的執著。

我的建議是,別給自己和孩子設限太多,放鬆心態才能和孩子建立良性的親子關係。

一位女孩分享了自己和爸爸的友愛日常,惹無數網友羨慕。

「爸爸脾氣非常好,他說話總是柔聲細語的,從來沒見他發過火,每天他都樂呵呵的。

很難得的是,他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不會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到家裡來。

他每天變著花樣誇我,耐心聽我說各種廢話,我有心事都會跟他說。

有時候我會因為一點小事生氣,爸爸也會耐心安慰我。

現在,我當了媽媽,更年期的我和青春期的兒子並沒有劍拔弩張的「火藥味」,母子關係非常融洽,我特別感謝我的父親」。

很多網友特別羨慕她,紛紛留言祝福。

其中,有條評論特別扎心:

原來還有這樣的爸爸啊,

我一直以為所有的父親都是板著臉,

不高興就大吼,生氣了就動手,

忘不了暴怒的他,母親的淚,和膽小的我,

你和爸爸的關係,是我做夢也不敢想的溫暖。

我不知道多少孩子像他一樣,但我知道一定有孩子正在經歷這樣的恐懼。

轉發、在看,希望所有的父親都能明白:

你的情緒穩定,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b43787dc53eba99c5b0c141b68f5b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