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歲寒須盡歡,新春暖人間

2020-01-20     農事開元


大寒,

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

太陽到達黃經300°時,

即為大寒。

大寒三候

「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鳥獸飛禽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行動,被看作區分時令節氣的重要標誌。

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

一候雞乳:大寒之日「雞乳」,雞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氣,開始孵小雞了。

二候征鳥厲疾:大寒後五日「征鳥厲疾」。此時,鷹隼之類的征鳥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

三候水澤腹堅:再五日「水澤腹堅」。此時北方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堅冰深處春水生,凍到極點,就要開始走向消融了。

大寒之後,冬春交替之際,氣候反覆多變,正是多種疾病高發季節。而大寒的養生,要著眼於「藏」,此時特別要防寒、暖身、補益。

大寒養生防五寒

01、防肺寒:喝熱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風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見的毛病。可以選用一些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經驗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錯。

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溫服後上床蓋被,微熱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2天。

02、防腰寒:雙手搓腰暖腎陽

雙手搓腰有助於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

具體的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03、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

頸部不但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領裝是個好辦法,不但能擋風保暖,還能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處。

04、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天冷後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

05、防腳寒:常做足浴

足浴要做到三點:第一是溫度,水溫最好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第二是時間,每次浸泡20~30分鐘,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泡後皮膚呈微紅色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後擦乾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

大寒節氣,作為「臘月」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雖是農閒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

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曆新年這段時間,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掃塵潔物,腌制年餚,準備年貨。

「大寒歲底慶團圓」,中國人最熱鬧的春節悄然逼近,家裡老人們嘴裡常念叨著的,是多年打拚在外的遊子。

對於現代人來說,大寒這時節還有一個盛大的主題:那就是回家團圓。這強烈而又柔軟的念頭揣在心裡,溫暖得足以忘掉世上所有的寒意。有多少按捺不住的行囊,已奔波在回鄉之路上?

「暖榻與新被,只待遊子歸。」

願你早日走在回家的路上,

有著家人的殷殷期盼和深深挂念,

大寒,不寒!

來源:農業科技報

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EW4wm8BjYh_GJGVuo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