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童星官宣訂婚,未婚妻身份曝光慘遭網友嘲諷:「他怎麼落魄成這樣了?」

2022-05-15     窈窕媽媽

原標題:頂流童星官宣訂婚,未婚妻身份曝光慘遭網友嘲諷:「他怎麼落魄成這樣了?」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話說童星過氣,並不少見。

說來也是奇怪,那些小明星一個接一個如同中了魔咒,早先越是爆火,長大後星途越是慘澹,甚至銷聲匿跡。

今天的文章主角,就是陪伴很多80後、90後長大的郝邵文。

你敢相信嗎?這個賤萌無敵的小胖子已經32歲,現在的他,還是圓圓的,很有喜感。

不久前,他還宣布訂婚,未婚妻林寧瑞是一名化妝師,兩人在劇組結識並相戀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林寧瑞還有一個7歲女兒,也就是說郝邵文現在已經是一名「准爸爸」。

五一假期,林寧瑞也曬出「一家三口」出遊的照片。

看到小時候喜歡的小明星組建家庭,竟然還覺得有些欣慰~

不過,網上有些「酸黃瓜」不淡定了:

什麼「過氣童星」、「娶二婚帶娃女人」、「販賣情懷」,各種難聽的話全都來了……

對此,郝邵文並不在意,還在直播時回應網友關於未婚妻的疑問:

「虧?我賺翻了好嗎!?」

當然,我們今天提到郝邵文不是為了聊八卦。

很多人說,從兩岸三地家喻戶曉的童星成長到現在無戲可拍,郝邵文的成長是失敗的,他接受的家庭教育更是不合格。

但從兒童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待他的大起大落,你會發現:

培養出一個「郝邵文式的孩子」,就是當代家庭教育最難得的成就。

01

郝邵文小時候究竟有多紅?

1990年,郝邵文在台北出生。

3歲那年,他被星探相中接拍了一個果汁廣告。

因為這個廣告,郝邵文這張可愛的臉徹底被觀眾記住,他的演藝事業也就此開始。

祖師爺賞飯吃大概就是郝邵文這樣,他只要在鏡頭前本色出演就能被觀眾喜歡,而且一眼就能讓人記住。

此後的幾年裡,他跟一眾港台頂流合作,拍出了很多部經典的影視作品,比如《旋風小子》、《新烏龍院》、《十兄弟》。

起初導演只是想找兩個孩子做配,誰知道電影一上映,郝邵文和釋小龍這一對搭檔成了意外的爆點。

當時各種知名綜藝都會邀請郝邵文參加,和他搭檔的經常是梅艷芳這個級別的大咖。

1995年,5歲的郝邵文搭檔釋小龍為成家班的《醉拳2》頒獎,兩個小和尚一個表演武術,一個搞怪耍寶,人氣是真的高。

要知道,在那個香港電影「神仙打架」的年代,《旋風小子》當年的票房成績竟然只敗給周星馳的《審死官》。

導演朱延平說過,郝邵文的片酬一夜之間從幾萬塊暴漲至幾百萬台幣,比很多一線明星賺的都多。

在大多數中國人還拿著幾十塊工資過生活的90年代,郝邵文已經是千萬身價級別的明星,他來大陸做一集節目的酬勞都是5萬人民幣。

在對名和利還沒有概念的時候就賺得盆滿缽滿,人生贏家不過如此。

郝邵文長大後回憶說,小時候賺的錢真的花都花不完。

02

大紅之後,是20年的低谷

2003年,郝邵文的父母宣布讓兒子暫時中斷演藝工作返回學校讀書。

一方面是覺得孩子多年來因為拍戲耽誤了不少功課,另一方面,郝邵文攢下的錢確實可以支撐一家人躺平。

父母本以為這些積蓄可以支撐兒子過上安逸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誰知由於他們經營不善,這筆錢很快敗光。

根據台媒當時的報道,郝邵文在高中時家中就已經背上債務,媽媽還因此患上抑鬱症。

為了還債,也為了幫爸媽減輕負擔,郝邵文早早開始打工。

2008年,考上大學的郝邵文被拍到在冰店打工賺學費。

那時,昔日的搭檔釋小龍依舊風光,好事的記者專門拿這種問題刺激他,沒想到郝邵文很坦然地回答說,自己已經不是演員。

其實當個普通人也沒什麼不好,雖然錢沒了,但一家人平平安安也是一種福氣。可大二時,爸爸意外出車禍,郝邵文只能一邊讀書,一邊打工養家。

為了快點賺錢,郝邵文在朋友建議下有了復出拍戲的念頭。

2011年,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在國內颳起一陣校園風,火了陳妍希,也火了柯震東。

很多人在觀影時發現,電影里有個叫阿和的配角很眼熟,後來才發覺那是郝邵文。

這也是這麼多年來,郝邵文唯一拿得出手的角色。

說實話,作為一個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員」,他在這部電影里演得挺好的。

但長大後的他已不是資本的寵兒,即便他再有表演天賦,也不會得到飾演主角的機會。

最近幾年,郝邵文偶爾也會出現在一些販賣情懷的影片中,他自己很清楚:

現在拍戲不再是為了紅,也不是為了賺大錢,只是作為一個普通人賺點錢養家。

很多人因此嘲笑他、戲謔他的落魄,類似的話聽多了,郝邵文反而心態平穩。

他分享說,雖然以前風光,但那會兒年紀小,並沒有覺得自己多麼厲害。

另一方面,媽媽很懂得保護他。每次有人講「郝邵文你好有名」,媽媽都會立刻阻止,「不要對小孩子講這些」。

03

30歲,再次逆襲

誰都不會想到,30歲的郝邵文又火了,而且又開始賺大錢了。

去年偶然一次刷抖音,刷到他在直播賣零食,那時還是「小賣部」。

一時好奇,我找了找相關新聞,發現郝邵文已經在直播帶貨圈子裡小有名氣。

他火的方式也很獨特,不靠吼、不靠喊、不靠編故事,而是用一口溫柔安靜的台灣腔征服了大家。

一開始,郝邵文也嘗試效仿其他主播,但效果很差,根本沒人看。

失敗很多次之後,他決定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賣貨,沒想到備受好評。

很多網友點進他的直播間,不是為了買買買,就為了聽聽他講話,很治癒。

郝邵文自己也說,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不想大家下班回到家在線購物還被催著、攆著,就想給人家營造一個在家聊天的氛圍。

現在他直播間常常擠滿幾萬人,銷售額最高時曾經接近一個億。

之前簡陋的「小賣部」也已經升級成為豪華「小超市」。

在很多人眼裡。直播賣貨上不了台面。

但對於郝邵文,他在接近20年的低谷里終於摸索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出口。

不得不說,郝邵文真的是一個異常堅韌的孩子。

他的人生起伏大多數人都沒有碰見過,特殊的境遇鍛造了一顆強大的平常心。

他能再度逆襲,我們也只能歸功於此。

04

寫在最後

藉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點關於家庭教育的看法。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講:

「人性的一個重要心理事實就是人們對優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有一種在任何環境下都要追求優越的衝動。」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我們得想辦法讓孩子擁有優越感。

倒不是說給孩子提供多麼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是讓孩子從小擁有做好一件事的信心和動力。

為此,很多家長、老師經常採取強迫性手段,促使孩子成為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比如有的人喜歡拿自家孩子跟別人比較。

有時候,這些手段看上去很有效果,但這也容易促使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

這些孩子會非常在意大人對自己成績的肯定,他們會緊盯著自己是否獲得成功,否則就不會滿足。

對此,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建議是:

「輕易獲得的成功總是短暫易逝的。

因此,與其將孩子培養得野心勃勃,不如著重培養孩子的勇敢、堅韌和自信的品質。

如果我們能以溫柔、關心和理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他們往往會表現出令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力和才智。」

不難發現,郝邵文的經歷完美地解釋了這段話。

談起童年時期,他說:

「那是我剛出道時候的樣子,由於我不停地吃,不停地吃,不停地吃吃吃吃吃,才得以這麼多年來始終保持我完美的身材。」

這是他的自嘲,也是對所謂命運的看淡。

年少成名靠的是運氣,中年發跡,靠的則是打不死的小強精神。

不奢望我們的孩子都能事事順遂、功成名就。但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如此堅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7b7f6c659d7d603bb450043c34f5b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