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家校社共育指導工作委員會理事長康金勝在輔導班結業這天專程為學員們上了一堂答疑課。
康金勝理事長為學員答疑
他看到學員們歡喜、感動、燦爛的笑容和七天前報到時一臉痛苦、糾結、迷茫的表情形成鮮明對比,鼓勵學員常回來學習並且回家後要通過線上公益課堂堅持學習,通過學習人人都可以擁有美好幸福的人生。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改變,為大家樹立了學習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幸福家庭的信心之火。
下面我們一起重溫家庭教育輔導班七天裡所有老師和學員快樂學習和生活期間那些美好、難忘的瞬間......
01
愛暖心田,文以化心
引領老師蘇艷平為學員講解《一日常規》
引領老師張洪麗分享學習心得
助教老師吳振宇分享學習體會
學習期間,學員們通過引領老師講解經典《弟子規》、觀看視頻案例、聆聽往期受益學員現身說法,組織大家分享交流、力行《一日常規》等課程,深刻認識和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帶給自己、帶給家庭的真實益處。
02
學員內心的歡喜和收穫,無以言表
田雨分享自己過去因父母常年吵架使自己患上精神分裂症的痛苦經歷,給很多夫妻關係不和的學員帶來警醒,大家深受觸動。
田雨分享
為了充分發揮傳統禮儀在家庭教育中化育人心的作用,家庭教育輔導班增設了中華傳統禮儀課,學員們身穿傳統漢服,在演習傳統壽禮中體會父母的恩德和孝親敬長之道,在演習傳統婚禮中體會結髮夫妻的含義和相處之道,這種沉浸式體驗教學取得了不可思議的學習效果,令學員刻骨銘心,一生難忘,終身受益。
03
一場傳統壽禮 重拾孝親敬長之心
學員認真學習禮的動作
孫女向爺爺敬獻點心
外孫女向外婆敬獻點心
媳婦回憶公公恩德,情不自禁落淚
扮演壽星的學員,感慨良多
珍貴的合影,一生難忘
04
演習傳統婚禮令冷戰多年的夫妻重歸於好
新人行沃盥禮,以示鄭重
新人行同牢禮,今後同室同餐
新人三進酒,共品人間酸甜苦辣
新郎新娘喜結連理,行成婦禮
傳統婚禮演習學員合影
北京學員鄧女士說:「通過學習和演習體驗,自己深刻認識到錯誤的觀念和不孝的行為給自己給家人帶來的傷害,明白只有學習聖賢文化修正自己,才能影響和利益家人。」
來自天津的一家三口,夫妻爭吵、打架、冷戰二十多年,演習完傳統婚禮後,相互認錯,重歸於好,露出了久違燦爛的笑容,彼此下定決心改正自己,關愛對方,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幸福的家。
他們二十二歲的女兒張禕看到父母重歸於好,激動的說:感謝家校社所有老師的付出,讓我的父母能夠和好如初,不再冷戰和爭吵,我終於盼來了這一天,我也向父母認錯,我曾經怨恨過他們,同時我也感恩父母帶自己來學習,我今後會繼續深入學習傳統文化,努力成為像老師們這樣有大愛的人。「
05
《一日常規》力行,長養恭敬、仁愛之心
06
分享交流 相互鼓勵
第九十期家庭教育輔導班合影
家校社育工委面向全國開辦每月一期的家庭教育輔導班,以接地氣、解難題、重實效的特色,通過理論與實踐、真實案例與現身說法、分享與答疑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令廣大學員深受益處,立竿見影發生改變,個個歡喜鼓舞,對經營好家庭和培育優秀孩子充滿信心。
康金勝理事長說,開辦《家庭教育輔導班》的目的就是要把愛灑向千家萬戶,不放棄一個家庭,不放棄一個孩子,守護千家萬戶的幸福,健康一個又一個小家庭的細胞,為祖國大家庭的美好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