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科技綜述】騰訊、平安與位元組跳動在汽車領域明爭暗鬥。他們本身並不站在台前,而是代表他們的易車、汽車之家和懂車帝。三個汽車平台的競爭,實質更是三巨頭爭雄。
曾經的汽車之家,是一些車迷、消費者購車首選了解汽車的平台。
尤其是對於新手小白來說,買車之前一般都會先上網了解情況,10年前可能很多人會選擇「汽車之家」,可是如今,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易車或者懂車帝。
極光《2021年Q2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主流汽車資訊app月活均值易車系以3177.3萬占據第一,汽車之家系以2657.4萬位列第二,懂車帝以微弱的差距緊隨其後。
三者的市場情況或者可以從知乎一個問題的回答窺見一二。在知乎里有一個這樣的問題「汽車之家易車懂車帝哪個好?」,4個回答里兩個答了懂車帝,其中有一個回答「車托之家廣告太多」引人注意。
雖然只有4個回答,可卻折射出目前汽車內容三巨頭的現狀,「後來者」得懂車帝獲得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易車網「悶聲發大財」,消費者對汽車之家似乎頗有微辭。
明明是三巨頭的PK,汽車之家早起品牌好評如潮,然而現在的汽車之家在和對手競爭中處於下風,其還有機會重回高光時刻嗎?
01 頹勢有跡可循
汽車垂直類網際網路平台的「前三強」,按照上線時間,分別是易車、汽車之家、懂車帝。
易車是三家之中成立最早的,於2000年創辦,是中國汽車網際網路行業中「領頭羊」。2010年11月17日,易車網在美國掛牌上市,也是三家中最早上市的一家。
汽車之家比易車晚5年,在2005年6月正式上線,僅用了3年時間,就超越了競爭對手易車成為汽車垂直網站訪問量第一名行列。美國東部時間2013年12月11日,汽車之家也登陸了紐交所。
汽車之家與易車的競爭,從其誕生之初就沒有停過。最近幾年,易車有點跟不上節奏,汽車之家也就在競爭中漸漸占了上風。
隨著易車從美股市場退市,搭上了「金主爸爸」騰訊的快車之後,易車在內容、技術、數據、流量等方面都獲得了強力的支持。
經過調整以後,易車「容光煥發」。
從上述《研究報告》可以看到,懂車帝的app季度新增用戶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就超過了汽車之家。
反觀汽車之家,平安入主之後,汽車之家就公布了「4+1」發展戰略,建設「車媒體、車電商、車金融、車生活」4個圈,把汽車之家從「基於內容的垂直領域公司」升級為 「基於數據技術的『汽車』公司」。
擅長金融、保險的平安和做汽車起家的汽車之家結合之後,並沒有根據汽車垂直類網際網路平台的發展趨勢調整戰略,而是以平安的優勢「賦能」汽車之家,讓汽車之家變成了「沒有靈魂的變現工具」。
可以想見,這一調整並沒有為汽車之家帶來「光明的前景」。廣告太多,使用體驗大幅下降,部分老用戶選擇「逃離汽車之家」,深受廣告「荼毒」的年輕群體對汽車之家也有了一定的牴觸。
為了突破瓶頸,2020年汽車之家開始擁抱視頻和直播,同時在營銷上進行更多嘗試——打造「中國春季雲車展」「818全球汽車節」「618購車節」等。在「2021廣州國際車展」中,汽車之家還打破了傳統的玩法開始直播,打造了「超級直播周」。數據顯示,「超級直播周」車展期間直播時長265小時,總曝光7.4億,總覽量3868萬。
剛學會「玩直播」的汽車之家又怎麼「剛」得過背靠位元組跳動的懂車帝呢?
懂車帝雖然資歷最為年輕,2017年8月才上線,但有以算法和流量見長的位元組背書,再加上藉助直播電商的風口,懂車帝這兩年已有超越汽車之家的勢頭。
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懂車帝的「買車直播台」全網直播觀看人次超過5086萬,6時直播中共計有13萬網友參與活動互動。雙十二的「購車狂歡夜」直播,全網直播觀看數8371萬,獲得評論數60萬。
汽車之家和易車、懂車帝的競爭,說到底就是平安和騰訊、位元組跳動的競爭。騰訊和位元組都是流量時代的王者,資金、技術、經營實力都不用說,「守舊」的平安除了「有錢」之外,拿什麼來比呢?
02 雨下偏逢屋漏
面對易車和懂車帝兩個強敵的步步緊逼,汽車之家應該迅速調整戰略,上下擰成一股繩應對挑戰。然而,面對市場與內部的雙重壓力,汽車之家卻出現了最不該出現的情況——高管頻繁變動。
2015年,創始人李想逐漸淡出汽車之家;
2016年,大股東澳洲電訊退出,平安接棒;
今年1月,掌舵汽車之家四年左右的陸敏從董事長兼CEO之位上退下來,平安系高管龍泉接任;
5月,聯席總裁張京宇因個人原因辭職;
7月2日,汽車之家財務總監鄒鈞因個人原因辭任CFO;
10月10日,汽車之家CTO王曉因個人其他原因辭職,項碧波接任;
10月21日,汽車之家董事劉東因個人其他原因辭任;
……
管理人員的頻繁調動給汽車之家的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投行紛紛下調汽車之家的評級。
摩根史坦利分析師把汽車之家的評級從高配降至平配,目標價從106美元下調為50美元。
8月份,美銀把汽車之家的評級從買入下調兩級至跑輸大盤。美銀稱「汽車之家已經從穩固的在線垂直市場領導者轉變為受汽車業逆風和競爭影響而日益疲軟的市場參與者。」
高管頻繁變動,對企業內部管理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有消息稱汽車之前離職率高得嚇人。高企的離職率進一步加劇員工的不安情緒,有汽車之家前員工表示,「目前app端dau(日活用戶)掉得非常厲害,感覺有望被懂車帝全面壓制」。
03 收穫最差財報
受此影響,汽車之家財報數據並不理想。
此前,汽車之家發布了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營業收入19.38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16.22%;歸屬於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7.47億元,同比下降9.43%。
二季度的頹勢延續到了三季度。11月19日,汽車之家發布2021財年三季報。數據顯示,三季度汽車之家凈營收約17.6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3.8%;歸屬於汽車之家的凈利潤5.2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8.4%。這是自2016年接手汽車之家以來,平安收穫的最差一次財報。
面對節節敗退的汽車之家,資本更是早早就開始「跑路」。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汽車之家報收98.77美元,2021年12月17日,汽車之家報收28.84美元,不到一年時間,汽車之家的股價跌幅已超70%。
港股市場的情況同樣不理想。汽車之家3月份登陸港股市場首日報收180港元,總市值908.72億港元。12月17日,汽車之家收盤價為58.50港元,市值298億港元,市值縮水超600億港元。
看不到回升勢頭,瑞信發表報告,對汽車之家2021年-2023年的盈利預期下調3%至4%。
外有「豺狼」,內有憂患,如果講不出新故事,汽車之家未來或許會有收不完的「最差財報」。其實,這並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曾經的汽車之家在市場上有人氣、有口碑。只是幾經變動之後,如今的汽車之家不復當年之年。消費者對汽車之前有倦怠感的背後,折射出汽車之家亟待創新,這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 未經授權任何網站及平台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