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5G如影隨形 貫穿天翼展的高通扮演了什麼重要角色?

2021-11-16     愛活網

原標題:讓5G如影隨形 貫穿天翼展的高通扮演了什麼重要角色?

在上世紀末,通信運營商就通過固定電話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而在開啟行動電話時代之後,不管是大家回憶中的GSM,還是到今天的5G,都有通信運營商在背後組織、建設和維護網絡,才讓聯絡溝通與信息獲取方便到我們甚至會忽視它的存在。

通信運營商要承擔起這樣的幕后角色,自然不能單打獨鬥,建設通信網絡所需的解決方案往往要依靠行業中的技術尖兵提供。從3G時代起,有一家公司在全球的移動通信領域中大放異彩,不僅拿出了當代體驗最出色的制式和其中的關鍵技術,也為此後的4G和今天的5G貢獻了自己的技術積累以及覆蓋整個行業生態的多樣化產品方案,深得全球諸多運營商的信任與青睞。它就是我們熟悉的高通。

高通在中國的存在感對大眾而言主要來自於手機終端上的處理器宣傳,而對中國電信這樣的大型運營商來講,高通對5G的推動和部署所發揮的作用就遠不止於為手機提供處理器和基帶天線方案了。運營商苦惱的是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地位,讓新一代通信技術的優異性能可以擁有更多得到充分發揮的應用形式。

所以在近日中國電信所舉辦的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生態」明顯是核心主題。而圍繞著這個主題所呈現的各個方面,人們總會發現高通如影隨形。

為應用設想打好產品技術基礎

脫離了技術和產品的紮實基礎談論應用設想,無異於紙上談兵。今年的天翼展中,高通近期在5G領域裡所取得的突破和對應的商用產品化,都在自己的專屬展台里得到了集中展示。從5G手機終端、到XR、汽車、智能製造等更具未來感的應用概念,高通都有對應的成熟方案,並呈現了採用這些方案的最終產品。

5G手機終端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高通的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僅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經有超過130款已發布或待發布的機型採用了驍龍888移動平台,絕大部分國產品牌如小米、vivo、OPPO都已經上市了相應機型;而在觸及更多人的不同成本市場區間中,驍龍也有7/6/4系列的5G接入方案,令終端廠商可匹配不同的購機需求,使5G在個人層面可以達到更高的用戶裝機量,為5G商用進一步夯實基礎。

XR之前的AR或VR形式雖然在工業生產和教育中找到了一些用武之地,但它還沒有完全得到最廣大人群的認可。今年「元宇宙「的概念包裝很大程度上是依賴XR實現的,而在XR背後,高通早已有對應方案支持,現在包括Oculus、HTC Vive等XR應用的主力推動廠商,都有採用驍龍XR2方案的商用產品上市,總數超過50餘款。

這些具體的用例之所以能成型,離不開底層核心裡直接負責5G通信的模塊。而今年年初問世的驍龍X65 5G基帶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全球首個新支持3GPP Release 16規範的基帶,首個實現萬兆下行速率,還具備多種不同頻段載波聚合、AI輔助信號增強、傳輸節能技術以及動態頻譜共享等關鍵特性,為開啟萬兆5G時代樹立里程碑。

驍龍X65得到了國內行業生態的積極響應,推出僅半月就已有移遠通信、廣和通、芯訊通等廠商推出了基於它的5G模組。現在,不光是驍龍X65擁有5G,針對物聯網的高通315 5G數據機,針對汽車的驍龍汽車5G平台,包括上面提到的驍龍XR2,以及用於PC的驍龍8cx/8c計算平台等等,都已經對5G實現了充分支持,如今已有超過1000款已經發布或正在設計中的5G終端都採用了這些方案中對應領域的產品。

開啟下一個5G發展階段

從產品技術反映到更宏觀的層面,則是中國5G驚人的發展速度。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至今年9月,國內已建設5G基站數量達115.9萬個,5G終端連接數達4.5億戶,令5G成為有史以來部署速度最快的一代蜂窩網絡技術。而基於此,有關5G的應用探索,中國到目前也已經積累了超過1萬個創新案例,只待在積累探索經驗的過程中,引發能改變每個人日常生活的質變。

國家接下來的5G網絡發展重點將落在毫米波上,這種高容量,指向性強,延時極低的頻段資源豐富,是兌現5G概念提出時一些誘人承諾的關鍵要素。而在高通的助力下,毫米波產業生態在中國已經日趨成熟,生態成員們都有能力提供可以解決實際應用痛點的具體方案。

在天翼展上,高通展出了來自國內生態系統夥伴基於高通方案的毫米波模塊,包括廣翼智聯、廣和通、龍尚科技、移遠通信、中興通訊、OPPO、芯訊通等廠商推出的5G毫米波CPE和模組等不同終端;同時也展示了TVU和中興以及國內運營商完成的基於大上行幀結構的5G毫米波8K視頻回傳技術演示成果,這類應用將在明年的北京冬奧會的賽事直播上大放異彩。

毫米波的應用實際上對5G進入各行各業,實現產業轉型至關重要,Sub-6GHz雖然能夠很好地在4G基礎上實現平滑的過渡,但在有了毫米波後,整個5G的生態鏈條才能完全打通,諸多美好構想才能完全實現,向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演進才能繼續。

為不對這個過程產生阻礙,高通需要在不同的垂直領域都進行生態布局,才有機會實現它人與世界智能互聯的未來願景,而讓5G獲得切入點的關鍵字則是代表「智能「的AI。

目前,在集聚數據的雲端,高通有Cloud AI 100加速器和邊緣計算方案SDK供雲服務商使用,促進雲端和終端的AI協同;

在出行側,高通聯手騰視科技打造了AI算法和V2X通信交互平台,為在不同場景下的智能駕駛提供目標為行為安全的解決方案;

在產業側,例如在奧維視訊的教育醫療超高清視頻傳輸,以及深圳宏電的5G工業智能網關等具體案例中,高通也都與自己在國內的物聯網通信生態夥伴一道,為各種產業領域中的具體場景,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投資機遇無限的數字化未來

隨著5G創新所連接的行業越來越多,以5G為連接手段、AI作為調諧因子、雲端為大數據集中算力,繁星遍天的邊緣終端覆蓋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崗位,這些一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萬物互聯的數字化未來就呈現在了面前。正如前文所言,這也是高通在這個時代的願景。人們預測,到2035年,5G將能創造接近百億級的經濟產出,為全球創造超過2000萬個工作崗位,它會因此成為未來數字經濟前進的主要驅動力。

而也如前文所言,和自己的願景高度一致,高通積極參與中國的5G新基建大戰略,為多個垂直領域提供了全面而豐富的5G解決方案,超越單純只是手機終端的上網手段,還為PC、XR、物聯網、汽車等行業連接起過去不敢想像的應用形態,讓它們成為現實。但高通的行動並不止於此。

單純的賣方案並不能成就5G的新時代。所以,高通以科技賦能者的角色,從5G伊始就站在了中國的產業夥伴身旁。2018年時,高通就與眾多國產手機廠商共同發起了「5G領航計劃「,加速5G部署,為2019年年中5G正式商用時間節點做足充分準備,讓消費者能第一時間體驗成熟的5G終端;2020年,高通又偕同國內20多家物聯網行業龍頭髮起「5G物聯網創新計劃」,從終端、生態合作和產業升級轉型等多個角度,推動5G創新應用在中國的落地。

在這個數字化未來,5G將會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無處不在,而與5G如影隨形的高通也不會停下對全方位生態鏈的投入和研發,在5G技術的演進,乃至下一代6G通信技術的成型過程中,以自己專長的技術創新,一如既往地與包括通信運營商在內的合作夥伴,一道發掘新時代數字經濟的重大機遇與龐大潛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1542013_11971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