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咖啡,巴西總統被美國逼到自殺

2023-10-17   戲說金融

原標題:因為咖啡,巴西總統被美國逼到自殺

上世紀50年代初,二戰剛剛結束沒有多久,飽經戰火摧殘的歐亞大陸國家在忙著從廢墟中重建自己的家園,而隔岸觀火的美洲則顯得「歲月靜好」,他們悠閒地喝著咖啡,沐浴陽光。

毫無疑問這塊土地上真正地主人要數美國。畢竟在軍事上,他們剛剛以漁翁得利地態度,拿著當時最為先進的武器收拾了歐亞非戰場,成為戰爭結束後的新霸主;而在經濟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讓美國人擁有了拿著美元換黃金的絕對權力。

因此,那時的美國人似乎自我感覺強大到了無憂無慮,只能通過咖啡之隱來消磨時光。

這個時候盛產咖啡的拉丁美洲就成了美國人這類日常飲品的供貨基地。

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很多美國大財團都加入了咖啡行業的蛋糕分享中,這其中就包括洛克菲勒家族特意成立的國際基礎經濟公司和美國聯合果品公司。

1953年,巴西主要的咖啡生產地巴拉那州的咖啡樹長得生機勃勃。栽種了6年之久,終於在6月份,也就是巴西的冬天,長出第一批果實,逐漸成熟起來。眼看咖啡終於要迎來大豐收,讓果農可以在這極度供不應求的時刻大賺一筆(美國受到韓戰的影響,艾森豪總統不得不提高了咖啡進口上限價格,咖啡售價也隨之又上漲了幾美分)。

但人算不如天算,7月4日夜裡,一股從南極突如其來的冷空氣席捲了巴西南部。第二天中午,很多咖啡樹被這場嚴重的霜凍凍死。其他沒凍死的咖啡樹則樹葉凋零,咖啡果實逐漸在枝頭上變黑。受此影響,這一年巴西的咖啡產量比預期要少幾百萬袋,咖啡期貨大漲。

1954年1月,烘焙好的咖啡熟豆每磅售價突破1美元的消費心理關卡,餐廳里供應的咖啡價格從15美分漲到25美分,漲幅創下美國歷史之最。美國的家庭主婦、政客和媒體開始炸鍋了:「為什麼多種農產品價格都在逐漸走低,而咖啡價格卻又創歷史新高,而且漲勢不減」。

為了平息眾怒,艾森豪總統責令聯邦貿易委員會介入,調查咖啡漲價問題。1954年2月,美國眾議院召開咖啡聽證會,調查小組發布了一份長達523頁的報告,大概的意思就是將這次咖啡大幅漲價的原因歸為兩大供貨商問題:瓜地馬拉的不聽話和巴西的惡意漲價。

最終的處理結果是,禁止從瓜地馬拉進口咖啡,巴西在「自證清白」後可以繼續保留供貨資格。

為了「自證清白」,巴西政府資助了4位美國家庭主婦,飛往巴拉那州,了解霜凍對咖啡的破壞有多嚴重。4位女士對這場霜凍災害感同身受,她們答應回國以後一定會將情況如實反饋給美國的主婦們:「我們和貴國的友誼長存,不會因為咖啡受到半點影響的。」1954年3月,這4位家庭婦女在巴拉那咖啡園內的照片登上了美國媒體。

巴西就這樣度過了這一關,保留了供貨資格。

1954年上半年,咖啡價格猛漲,另外巴西向美國出口貨物總量超過去年同期15%,這使得巴西人非常開心。

不知道是該說「趁熱打鐵」還是「趁火打劫」,6月,巴西總統熱圖里奧·瓦加斯把最低咖啡出口價格從每磅53美分調高到87美分。

不料僅僅過了一個月,7月咖啡價格便急速下跌,原因是上半年美國主要的咖啡烘焙商都預測未來咖啡會繼續缺貨,於是大量囤貨,美國的家庭主婦也囤積了大量咖啡,美國咖啡市場供應充足,便不會再以高價從巴西進口咖啡豆。

為了維持咖啡豆價格,保住其咖啡市場,巴西政府被迫高價收購供過於求的咖啡。瓦加斯派代表向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貸款,償還為了維持豆價、高價收豆所欠下的大筆債務,遭到銀行拒絕。巴西本國通貨膨脹也越來越嚴重,巴西貨幣克魯賽羅對美元已經跌倒60:1,政府所面臨的貨幣貶值壓力越來越大。

8月14、15日這個周末,巴西政府為了保護本國咖啡出口商的利益,瓦加斯想出一個權宜之策,允許他們將收到外匯的20%以自由市場匯率兌換成巴西本國貨幣,其餘80%以官方匯率進行兌換(自由市場匯率高於官方匯率),而只有以官方匯率兌換的美元會進入巴西的外匯儲備,所以此舉實際造成巴西官方只收到80%的咖啡出口款項,也就是說咖啡最低出口價降低了20%,而且造成了巴西貨幣在非官方市場上貶值。與此同時,巴西再次降價,又將每磅咖啡的出口價降低了18美分。

就在巴西經濟陷入危機之時,瓦加斯的政治生涯也出現了危機。其實自從1951年他再次當選總統,政治觀點偏向人民黨,並且支持勞動者權利起,反對派就非常不滿了。8月15日,曾在國會競選中反對瓦加斯之子路德的右翼報紙《新聞論壇》編輯卡洛斯·拉塞爾達遇刺,經過美國介入的調查結果顯示,刺客是瓦加斯總統私人護衛隊的隊長。於是,彈劾總統的呼聲越來越大,而巴西的咖啡買賣也越來越慘不忍睹。

1954年8月24日一早,瓦加斯在臥室舉槍自殺身亡,享年71歲。

很多人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瓦加斯是死於自己的無能和貪婪,當時的巴西人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他們只能看到美國控制的媒體給出來的各種「消息」和「說法」。

但對於一個大國的總統來說,走到自殺這一步,其中的紛紛擾擾肯定比我們想像中要錯綜複雜。

21年後的1975年,巴西公布了瓦加斯的遺書,讓巴西人看到了和他們想像中不一樣的歷史。

他在遺書中寫道:「幾十年來,巴西受到國際財團的統治和掠奪,我領導全國進行改革,並取得勝利。然而,這些國際財團卻和我在國內的政敵相互勾結,企圖阻擋我推動國家繁榮和自治的步伐。當我1951年上台執政之時,國際財團每年在巴西獲得的利潤高達500%。一時間,咖啡行情變好,國家經濟開始出現上升勢頭。不久,又出現咖啡危機,咖啡價格狂飆……我們在國際上為居高不下的咖啡價格辯護,但是得到的卻是對我國施加的更大的經濟壓力,終於,我們不得不放棄了……除了鮮血,我已經沒什麼能給這個國家了。我已經獻出了我的全部生命,現在我連死亡也奉上。我無所畏懼,我平靜地邁出了走向永恆的第一步,並將我的生命載入史冊。」

瓦加斯並沒有指出逼他自殺的「國際財團」是誰,但他一定知道就在它決定自殺的兩個月前,美國在推翻瓜地馬拉阿本斯政府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1944年,瓜地馬拉出現了反獨裁革命,烏維科被趕下台,新任總統阿雷瓦洛和繼任總統阿本斯都進行土地改革,對外國人掌控的咖啡種植園土地進行估價,然後回收交給農民合作社。

在這次變革中,損失最為慘重的是美國聯合果品公司,當初他們為了偷稅,一直低價報地,如今土地被收回,也只能按照他們當初報地的價格拿到賠償。

沒想到,阿本斯因此也惹了不該惹的人。

為什麼呢?這麼說吧,當時美國國務卿約翰·杜勒斯和時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的親弟弟艾倫·杜勒斯,在很多年前就進入了聯合果品公司的董事會。

於是乎,阿本斯當局被美國宣布為「革命政府」,並在1953年的泛美會議上,施壓其他國家通過了制裁阿本斯的決議。另一邊,美國中情局也在瓜地馬拉發起各種暴亂,直接將阿本斯趕下台,送進了監獄。

不過,CIA怎麼也想不到,他們一手挑選出來擔任瓜地馬拉繼任總統的阿瑪斯將軍,只是一開始聽美國人話。三年之後,面對著美國來訪代表團,阿瑪斯表示要瓜地馬拉完全自主化。

於是,在1957年的一個清晨,阿瑪斯便遇刺身亡了。

或許,瓦加斯如果當初沒有自殺,就算不會出現阿瑪斯的下場,也逃不了阿本斯的結局。

相比之下,瓦加斯的決定是勇敢和有氣節的,最起碼他的生命的結局留給了自己,堅守的氣節也留給了巴西。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