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科技觀察】比德爾瑪上市更值得關注的是,薇亞成為德爾瑪的投資人。或許,這一模式未來將會在頂流網紅掌控足夠多的話語權時,他們會影響甚至決定著公司的命運。
從台前到幕後,從網紅到投資人,網紅的力量正在改變中小企業的商業生態和模式,他們背後的底氣是什麼?
一個華麗轉身,薇亞又迎來高光時刻。
近日,小家電企業德爾瑪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在市場關注德爾瑪業績表現的同時,德爾瑪控股公司背後的股東董海鋒引發了各界關注。眾所周知,董海鋒是薇婭丈夫,而董海鋒的投資布局離不開薇婭的身影。
據悉,德爾瑪控股股東為飛魚電器,實際控制人為蔡鐵強。其中,董海鋒持有公司2.84%的股份,略高於天津金米持有的2.37%股份,而天津金米的背後是業界大佬雷軍。
薇婭夫婦商業版圖再擴張
華麗轉身之前,2021年底,有「直播一姐」之名的薇婭因涉及敏感的偷逃稅款行為,遭遇了被罰13.41億元巨款、並被全網封殺的處境。這段風口之下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的案例想必已經成為很多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薇婭的個人IP遭遇「破產」、正不斷試探走回前台的邊界,但其資本版圖和行業影響力仍在滲透。這也是薇婭在獲得應有的處罰之後,仍然可以通過此前的行業積累來實行商業布局的必經路徑。
薇婭最火的時候,也是薇婭夫婦資本版圖開始布局之時。
2020年底,董海峰以1.5億元投資德爾瑪,占股2.84%。隨著德爾瑪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它已經成為薇婭夫婦布局資本市場的成功案例之一。至少以目前的股價表現來看,薇婭夫婦是賺的。
當然,如果沒有此後薇婭的「翻車」,或許德爾瑪的上市歷程會更加順暢、股價表現會更加亮眼。
據悉,在董海峰入股德爾瑪之後,薇婭夫婦旗下的謙尋文化也順勢成為德爾瑪合作MCN,薇婭本人也曾經在自己的直播間向消費者推介德爾瑪產品。
遙想當時薇婭「直播一姐」的影響力,或許德爾瑪在薇婭的助力下能夠闖出更好的未來也猶未可知,可惜這些事情都無法假設。
在藉助德爾瑪成功IPO收穫關注之前,薇婭夫婦這段時間以來的資本動作其實並不少。
2021年,謙尋文化參與了巨子生物上市之前的最後一輪融資,連同CPE源峰、高瓴、金鎰資本等機構一起認購了巨子生物37.98%的股份。
通過謙尋旗下網紅、直播間得天獨厚的渠道優勢,薇婭夫婦一直在進行積極的對外投資動作,即便是薇婭被封殺之後也未停止。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薇婭旗下關聯企業有16家,董海鋒旗下關聯企業有25家,投資版圖涉及外貿、零售、諮詢、電商等眾多行業領域。
時間來到2023年,除了投資德爾瑪成功「上岸」之外,謙尋也並未「閒著」,它還在今年四月份耗資兩千多萬買下了杭州濱江的一塊工業用地,計劃打造新零售電商直播產業基地。
除了利用渠道和品牌優勢進行投資、擴充自身業務領地,謙尋還在積極滲透產業鏈上下游,研發直播電商SaaS平台、擬推出虛擬人業務、薇婭試探轉型導師…很明顯,薇婭夫婦非常具有商業思維,她們沒有隻沉浸在主播身份當中、早早就開啟了向商人轉型的動作,這些布局在薇婭出事之後給她們帶來了很好的回報。
網紅入股企業,這種模式可以複製?
作為網紅標杆、曾經的直播影響力第一人,薇婭現如今的資本轉型動作很容易引發遐想,她的這種以行業影響力往上入股企業的發展模式,會不會成為今後其他大主播或者頭部網紅可以複製的成功模式?
客觀分析來看,當一個網紅的影響力提升到一個程度,成為一名企業家,再成為一些企業的股東,這條路徑並沒有什麼問題。
只是,這種網紅影響力優而則資本擴張之路會面臨著一些潛在問題。
首先,像薇婭這種影響力級別的網紅,當她把資本擴張之路走通時,很有可能會為行業開一個先河,那就是當一個網紅有足夠的影響力和粉絲時,就有機會直接影響實體企業、影響具體產品的走向。
這種由流量網紅主導的企業和產品發展脈絡好還是不好呢?從全球商業模式看,技術驅動和長期主義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作為「新鮮物種」,我們暫時還沒有辦法去判斷,只能交給時間來檢驗。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種全新的網紅進階方式契合了當下的流量環境,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其次,薇婭夫婦的這種進階路徑會有一個最直接的結果,那就是網紅會對粉絲喜好負責,所以擁有大量矩陣資源的網紅機構可能會主導面向粉絲進行定製化產品生產的過程,從而實現高效轉化。這將讓品牌產品從供應鏈時代轉入定製化時代,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最後,圍繞網紅IP的圈層文化將更加緊密。由於網紅或網紅機構擁有基於對粉絲的深刻了解和洞察,所以為了迎合粉絲,它們會愈發給到粉絲想要看見的那些產品與內容,由此而圍繞圈層粉絲進行的需求創造可能會成為未來很多新興行業的重要玩法。特別是當網紅將「觸手」伸到廠商維度時,他們更擁有主動權。
薇婭夫婦的資本版圖給消費市場帶來了一場可能的模式創新。由於其影響力滲透到了上游廠商,又在新興渠道影響力上占據獨特優勢,所以傳統的商業路徑或將面臨變化。
只希望,這種變化能夠有效促進市場活力和效率的提升,為產業端、消費者帶來雙贏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