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寒中,到衡山路55號的英式大宅,此行有兩個任務。
第一個任務是看展。
1902年,一位年輕的波蘭姑娘為了逃婚,遠渡重洋來到了澳大利亞,當時的她甚至不會說英語,為了生活,她開始推銷護膚霜,120周年之後,她成為了 「至美先鋒 光耀新昇」HR赫蓮娜120周年展覽中當之無愧的女主角——赫蓮娜夫人 (關於赫蓮娜夫人的傳奇一生,我們有寫過, ) 。
第一層樓「先鋒之美」展廳里,我們可以看到赫蓮娜從1902年起的整個美容產品。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
這次展覽的展品相當豐富且珍貴,突破性的Valaze面霜 ,第一管防水睫毛膏,到後來推出的美容診療服務、彩妝、預防式護膚品還有她革命性的營銷理念……vintage美妝護膚愛好者們絕對大飽眼福,你會看到靈感來源於伊莉莎白二世加冕皇冠的柔膚花瓣蜜粉、象徵赫蓮娜開啟醫學美容時代的荷爾蒙系列產品、50年代的迷你唇膏套裝、內置固體香膏的精美珠寶,這些雖然都是上個世紀的東西,現在看來也甚是新奇。
世界第一個奢侈化妝品的諦造者,美容院的發明人,化妝品行業儀式化、制度化的規則幾乎都由她開始,赫蓮娜夫人是真正的營銷奇才,打造出一個美容帝國的創業女性。
第二層樓「未來之美」展廳,展示了赫蓮娜的王牌產品,依照夫人指示在依託科技下的飛速發展。
在這個部分我被帶領著深度了解到赫蓮娜品牌的尖端研發和科研成果,包括高蓄能雙棲植物海洋堇、被譽為「永生之花」的α雪絨花等,這些極珍稀的自然精粹是如何被赫蓮娜發現並培育提取,我們還通過互動的形式了解了赫赫有名的獨家五步「繃帶」配方黑科技的神秘力量,雖說是個科技盲,但在如此精美尖端的儀器包圍下,不禁感嘆赫蓮娜女士的那句話確實是對的:「科學是美的根本。」
第二個任務是採訪。
看完展,稍候片刻,洪晃就從背板後轉了出來。
她比我想像中的要高,要瘦,要溫和,合完照,坐定,當她看過來時,你還是有點緊張,你能感受到那幅潮范兒的透明邊框眼鏡後射出來的犀利目光,這就是傳說中的氣場吧。
但過了一會,只要聊開了,你又能感受到她無時不刻像個小孩的心性,說起話來手舞足蹈,回答問題快准狠,話語裡隨時都有幾個梗,逗樂自己也逗樂別人。
更讓記者欣喜的是,她是少數幾個不需要熱身不需要開啟就可以自己滔滔不絕說下去的名人採訪對象——
她身上有一種善意,不讓人尷尬,是她世家的修養,而有時又飽含著一種戲謔,因為她見的人太多,而偶爾她也會不加思索地懟上來,那跟惡意無關,完全是因為她享受聊天中思維帶來的智力衝浪。
當然,這也是她會給人帶來的某種壓力的原因,那就是她真的太聰明,反應太快了。
和傳說中的不修邊幅相反,現在的洪晃出現在公眾場合時,已然是精緻范,「這也是對場對對方的一種尊重」,她微笑著說。
上身是一件紅色格子小香風的軟呢短上裝,下身是緊身牛仔褲配皮靴,頭髮挑染成紫色,在額頭處形成一個自然而優雅的弧度,講話時她會自然而然地照顧鏡頭,也照顧採訪者,顯示出多年浸淫在鏡頭前的功力。
赫蓮娜大展,邀請洪晃來做 「先鋒女性」的分享嘉賓。
先鋒這個詞,實在是非洪晃莫屬,最早一批出國留學的孩子,73年就出國,那時她才12歲,美國的中學生活,半是童話,半是噩夢,把紅小兵塑造成為一個波西米亞范的女孩。
少女時代的洪晃
算是最早一批混在北京的外企精英,人均收入才一兩百元的時候,她已經是領著7000美元天價月薪的外企金領,中國首代,談的是成千上億金額的大買賣。
後來自己創業,也是最早一批做時尚雜誌的媒體人,更是最早的社會評論者,意見領袖,事實上,洪晃做為名人已經在我們的生活里足足存在了二十多年。
上世紀兩千年前後,洪晃挾時尚雜誌的風雷而來,那時「名門痞女」是她的標籤。
她是雜誌出品人,是專欄作家,是名媛……顯赫的家世、傳奇的人生經歷還有北京大妞混不吝什麼都敢罵的性格讓她成為媒體的寵兒。
當年我在報紙工作,每逢有大事發生,編輯總會跟記者說打個電話給洪晃問問她怎麼評價這件事,而她也總會在罵罵咧咧一陣之後給出答案。
而如今她的title連語速極快主持人也要念上幾分鐘:
「下面我們有請我們最重量級的嘉賓,她是中國互動傳媒集團的執行長、知名的媒體人,她曾被華爾街時報稱為中國設計的教母,紐約時報稱她為中國版的歐普拉,時代雜誌票選她為百大影響力人物,她是洪晃。」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當年和她同時代的人走人的走人,消失的消失,甚至是她晚輩的人也退了休,只有洪晃還神氣十足地生活在潮流的最尖端。無論是各大品牌的時裝展上還是各大平台的短視頻、年輕人熱愛的網綜節目……無處不有她的身影。
現在,她有她的廣告公司,她有她的公眾號,她有她的內容創作團隊,她是少數幾個僅憑著自己就可以撐起一個世界,築起一個IP的女性社會名人。
這些年洪晃女士也經常作為嘉賓出現在各種需要觀點博弈的綜藝真人秀,且保持她一貫的高質量金句頻發,分享犀利的觀點,以上動圖來自洪晃作為嘉賓的互動真人秀《1068魂考》。
而她也有一個獨立的時尚視頻欄目《時尚無窮動》,在各大熱門的視頻平台都能看到,名字與洪晃2005年編劇兼主演的電影《無窮動》一脈相承,主要以她個人的視角講述品牌與時尚的故事。
國內最熱門的品牌活動,洪晃也是最受歡迎的嘉賓之一,確實在光怪陸離的時尚名利圈,如她這樣知識豐厚同時擁有自己獨到見地的人士依舊稀缺。
創業女性的共同點就是天生有IP意識
現代社會所有靠個人成功的女創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她們具有天生IP意識。
赫蓮娜夫人看到澳大利亞暴曬的陽光讓大家的皮膚看上去都不怎麼好,此地又是一個盛產羊毛脂的地方,而羊毛脂恰好是護膚品的基礎成分。
她自然而然地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她說她帶來的出自她母親手中的這12瓶面霜叫Valaze, 在匈牙利語中,這個詞是「上天的禮物」的意思。
實際上,匈牙利語中並沒有這個詞,學者傑夫·瓊斯評價她是一個完全靠直覺行事的營銷天才:
「如果你是澳大利亞當地人,Valaze聽起來就很有異國情調、很好聽了。這也是護膚行業在接下來的150年中所做的:用一款聽起來很有異國情調,擁有獨特成分的面霜,讓我們變得更年輕。她很快就成功了。」
那罐小小的面霜很快為赫蓮娜帶來了第一桶金,且剛好撞在了澳大利亞女性獲得選舉權的時代轉折點,女性可以走出家門去工作,她們需要更多的「美麗力量」,而赫蓮娜也沒有浪費掉任何一個機會,迅速擴張自己的美容帝國。(圖為60年代一則報紙對赫蓮娜女士成功故事的報道)
而洪晃本人IP的建立更像是一出隨心所欲的無心插柳。
當了七八年外企精英,她不喜歡做生意,於是就當了雜誌出版人,為了多賣幾本雜誌多拉幾個廣告,出名也挺好,她又喜歡寫文章,「我喜歡寫,我覺得寫作類似冥想」。
2000年前後,母親章含之正在一本又一本地推出自己的回憶錄,當全國人民都在議論母親的那本銷暢書回憶錄《跨過厚厚的大紅門》的第二年,洪晃推出了她的非虛構作品《我的非正常生活》,光是這一本書據說一口氣就賣了二十萬冊。
洪晃與母親章含之,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同時也是毛主席欽點的英文老師,1972年尼克森訪華中方翻譯之一。
她的出名簡直是必然的,因為任何一個中國女人都沒有她那樣的生活經歷——
高幹子弟,名人後裔,心理醫生聽了都要冒冷汗的家世譜系,離了三次婚,第三個丈夫還是全民皆知的大導演,其中的枝枝節節還牽扯到當時得令的女名人女明星……
早年洪晃編劇+主演的電影《無窮動》里的這段經典對話就被網友挖出來說疑似暗諷前夫陳凱歌,雖然本人後來在微博里解釋僅僅只是電影里的台詞罷了。
洪晃本人,簡直是現成的《Vanity Fair》封面故事,難得她還願意與民同樂,從博客時代起就是天然大V。
雜誌時代式微之後,她以單打獨鬥的形式頂著「洪晃」這個名頭獨闖江湖。
微博現在是她的主戰場,現在有1300多萬粉絲,在知識女性里算是頭一份。與此同時,她還是位元組跳動的內容顧問,還有短視頻,還在做播客……
我問: 「你現在的狀態算不算一個KOL?」
猶豫半秒,洪晃答:我算吧。
「是這樣的,我一直沒有這個運作IP的概念,就是所有很多品牌過來說你很會運作IP,我說你錯了,社交媒體剛出來的時候,我是抱著一個去玩玩,發表點言論,然後打情罵俏地說幾句話的願望去的,社交媒體就是我玩的地方。
所以很長時間我是拒絕去經營我的社交媒體,我不能把它當作一個商品或者是一個信息發布的渠道去經營,所以當時我一直在經營雜誌,或者我的買手店。
一直到雜誌和店都關了,然後疫情來了發現沒有什麼可經營了,我只能靠社交媒體養活我自己了。」
「所以這就算是又創業了,經過這麼多次創業,你覺得有什麼經驗能分享給我們女性創業者麼?」
「創業這件事,我覺得也難也不難,說不難也難,看你想做多大的事情了。
難的是要做比較大的,那你就需要有耐心,需要學習。比如在成立一個公司是有很多手續要辦的,你需要懂一點法律知識,你要知道這個經濟社會是怎麼樣運作的,要懂一些商業社會的運行規則,怎麼保護自己。
特別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李子柒,她幾個月沒有更新,聽說是跟投資人鬧矛盾,很心疼因為她真的努力了,但是她缺一點法律知識,經濟知識。
另外一個就是像小打小鬧的,像我這樣的,沒有王健林的小目標,我自己做一個小事情養活自己開開心心過日子還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洪晃曾經擔任過時尚雜誌《iLook》主編,這本雜誌1996年創辦於紐約,是當時極少數聚焦在中國本土時尚的雜誌,1999年洪晃接手,總部搬到北京,後因經營不善、紙媒沒落等諸多原因於2015年停刊。
「做KOL我是劃定了陣地的,我就是做內容的。
比如我一直在抖音里講我喜歡的書,講著講著就有人想買,所以我在抖音上面賣書,這個對我來講特別自然。
最多的一次是一個畫冊,零售價599元,我賣499元,我們賣了1000多本,將近2000本,所以我是適合賣那種價位比較高一點的,畫冊那樣的書,這是我的一個小專項。」
洪晃在抖音平台分享自己的讀書見解,大部分都是時尚藝術科普類。
「我確實有很多創業的經驗,創了敗,敗了創。」
她哈哈笑起來,有點自嘲 :「我創業如果要說有坑的話也是我自己給自己挖的坑,不是別人給自己挖的坑,我必須得這麼說。因為我自己無知乾的事挺多的。
比如說開買手店的時候就是拍腦袋做的決定,我根本不知道那個時候人家跟我說,我都已經店要開了,人家說你這店裡面有多少SKU(即庫存進出計量的基本單元,可以是以件,盒,托盤等為單位。SKU是大型連鎖超市配送中心物流管理的一個必要的方法。現在已經被引申為產品統一編號的簡稱)?什麼叫SKU,然後人家說我天吶你都不知道SKU是什麼,你敢開零售店,還有500平方米,你瘋了吧。
所以我就會說,如果你牽扯很多人,特別想把它做大的話,一定要有知識,有準備。不要像我那樣的,糊裡糊塗拍著腦門覺得興趣來了,一高興就是我一定要做這件事情。」
洪晃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北區曾投資一家買手店名為「BNC薄荷糯米蔥」,開始是以設計師寄賣形式,後來簽約了一批年輕設計師做原創。現在看來這種買手店發展的路線不算新奇,但在十幾年前的國內時尚行業確實非常先鋒。
「每次創業的時候都非常淡定,但是我都淡定得沒有任何理由,你知道嗎?就是那種毫無根據的自信,就覺得我相信我的這個事能做成。
但是實際上確實不是這樣,你還是需要計劃的,第一階段完成什麼任務,第二階段完成什麼任務,在哪個節點上你需要融資,在哪個節點上就是你還是需要去做這個的。
所以千萬千萬不要憑一個自己的興趣和一腔熱血去做任何事情。」
早年洪晃做的是大事業,三本雜誌,幾百號人,三里屯一個巨大的出名買手店,但是到了現在,她只有一個五個人的緊湊小團隊。
「把一個原來200人的公司減到現在只有5個人,我為此非常自豪。因為我突然間覺得我特別輕鬆而且特別舒服,然後跟我一起工作的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也都知道他們叫什麼,我也知道他們的孩子叫什麼,你在一個特別舒服的,特別親密的環境裡頭去工作。
我原來是硬著頭皮在做雜誌,那時我根本沒有意識到我不適合於管理,我也特別不喜歡管人,我特別不喜歡管一個大公司,我就喜歡管一個小作坊。現在這個狀態很合適我,我很開心。」
洪晃的視頻內容更新頻率也並不算極度高產,她曾在視頻里解釋說因為工作人員並不多,剪輯大概也只有一個,而內容需要精益求精。
「我今年60了,我還在工作,我還覺得我可以工作,就挺開心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就覺得你好可憐,你到60歲了還不能回家歇著,但是我真的回家歇著我不知道我該幹什麼。
掙錢這件事很重要,一個公司必須要掙錢,因為它需要有一個可持續性,它的可持續性就表現在於它自己能夠盈利對吧,一個人賺錢能力也很重要,我覺得女性的話,可以換一種說法,就是一定經濟獨立。
你這個經濟獨立怎麼來的,我不管。可能是你爸你媽給你留了,或者你自己得到了一筆贈與,你們家有錢,你們家有礦,你自己掙的,這都是經濟獨立的方式。
經濟獨立才有思想獨立,去工作去賺錢本身就能給你能量,因為需要你自己把你的時間花在一些事情上面,這個事情是你喜歡做的事情,這是最幸福的。」
我不是不喜歡打扮,我只是不喜歡「不真實」
很多年前赫蓮娜夫人說「美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而洪晃恰好在人們眼裡是不怎麼愛美的那個,她減不下來肥,也不愛化妝,即算化妝也絕對不加假睫毛,她有點抱歉地解釋:「我裝了假睫毛之後會不停的眨眼,然後我整個的眼妝就洇了,然後我就像大熊貓似的。」
所以中國的時尚圈就唯一出了她這麼一個奇女子。
「像你這樣一個不修邊幅的人,又從事的是極端重視外表的時尚行業,你是怎麼去平衡的,你是用知識分子的姿態行走江湖的麼?」我逗她。
洪晃哈哈一樂:
「知識分子可不那麼講,知識分子認為我是一個只顧表面的時尚分子,時尚分子認為我是一個不修邊幅的知識分子。所以我就等於是一個在哪都不合群的人,好在我當這個角色當慣了。我無所謂。愛誰誰,那麼多人你都想讓別人說你好,哪那麼容易的事,不累死。」
事實上洪晃的穿著很有她自己的一套,有一種隨意感和藝術感,衣服她主要是支持國內的原創設計師,出席活動時洪晃還喜歡戴各種形式誇張的眼鏡,一般會選韓國和日本設計師的牌子,因為比較適合亞洲人的臉型。
那麼,就算是洪晃老師,也覺得美對女性的作用大嗎?
「大,很大。
我曾經在喜馬拉雅上做過一個關於女性力量的博客,然後我就發現不行你必須得要有一個特別好看的頭像,點擊率才會上去,最逗的就是我們找了一個特別性感模特的身材,然後把我的臉P到這個模特上頭,然後我們寫道:每個女性主義者都必須要有小三的身材,然後大女人的頭腦,換了那個封面之後這個東西就火了一陣子。
所以你看,不管你說的東西有多重要,外表依然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就是美的力量了。」
「所以長相平常的女生就不配得到愛麼?這會不會加劇我們女性的變美焦慮症?」
「外表的美是老天爺給的,你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沒有的話就努力改變一下也是對的。
但是我個人是對整容這個事情是絕對的反對的,微創我都覺得沒必要,護膚?我是會的,我也會用赫蓮娜,他們家的產品真的是很好的。
赫蓮娜夫人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熱衷於發現新的科技的人,赫蓮娜有120周年的歷史,它是有歷史沉澱,比如說他們的α雪絨花系列,我就覺得特別輕,因為我不喜歡用特別重的東西,但是我每次塗完之後的話,第二天會有人說你今天臉色不錯啊。
我就覺得保護自己是最重要的,而且赫蓮娜夫人不是有一句話叫『沒有丑的女人,只有懶的女人『嘛。當然啊,我就屬於那個懶的女人,我現在儘量在變成不懶的女人,然後還是有難度的。」
她打起了哈哈,那是跟自己和解了的意思,就這樣了,愛誰誰。
關於外表和美,洪晃還有一層她自己的理解:
「把你自己捯飭乾淨了,漂漂亮亮的的確確是悅己悅人,會讓很多事情變得順利,而且你打扮一下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如果我參加一個活動我要是穿的邋遢的話,人家不會說什麼,但是總會在心裡嘀咕一句覺得你就這麼來了。
我自己相對來講 喜歡比較小範圍的聚會, 因為大家都很放鬆,人也相對更真實和隨意,但你要是參加一個晚宴就不一樣了,人的裝束會對你的行為和言語產生一種約束,你穿的是夜禮服、蹬著那高跟鞋、抹著那口紅,你就覺得你應該說穿這個夜禮服該說的話,有的時候恨不得還得飈幾句英文。」
她學那些名媛的樣子:「喔我今天感覺非常Exciting!」
「然後你就覺得我真的不想跟你說話,因為你在說夜禮服話,而我就想跟你說你平常穿著運動衣放鬆的時候跟我說的話,因為那個是真的。
我不是說我不喜歡打扮,我只是比較喜歡真實的東西。過分裝飾的人是很難講真話的。」
洪晃曾經拿自己合影被剪掉一事在微博上自我打趣。
一心要活得真實的洪晃如今過著不怎麼用穿夜禮服的小日子,她搬到了離市中心四十分鐘的下宛村,在那裡住了十多年,身邊的鄰居大都是藝術家,養了幾十隻雞,年夜晚上自己做菜,招待朋友,不工作的時候,「睡,使勁睡,追劇,打遊戲。」
洪晃在微博上分享自家院子的日常。
「你是怎麼理解先鋒這個詞的?」我問。
「我覺得先鋒這個詞實際上就是形容一個人好奇,一種願意替自己的好奇心去買單的這麼一個現象。
很多人成為先鋒不是說我有意識要去當先鋒,而是無意識。實際上她就是 對很多新鮮事物很好奇,然後又有點小膽量想去嘗試一下。
然後如果說她老去做這些事情,而且偶然有一點點小小的成功的話,這個人很可能就被媒體,被別人認為是先鋒。但是她沒有真正的意識說我要當先鋒人物,她只是覺得腦子裡真的想去做這件事情,為什麼沒有人去做這個事情,那我就要嘗試。」
洪晃小心翼翼斟詞酌句地替先鋒這個大詞在她的世界裡找了一個定位。
「我記得最早你在三聯寫專欄的時候,看到你寫的男人的上半身、下半身,還有博客時代你寫的一個女人一生要有多少個男人……當時真是轟動得不得了,大家覺得洪晃真的敢說,洪晃是女性先鋒。」
洪晃女士曾經的著名言論「女人一生睡多少男人算『值』」。放在當時的媒體環境,一語掀起千層浪。
「其實這個跟我們(內地)的教育有關係,因為我從來沒有把這些事當回事。
在我的小宇宙裡頭,或者是我的男女世界觀里,可能我是在西方長大的,我說的這些就不是一個特別尖銳的東西,而且你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在另外一個社會裡頭會有爭議。
說老實話我之所以能寫出這個東西,說明我對當時中國社會的無知。」
「就是我真的不了解女生是不能這麼說話的,然後我就這麼說話了,我就覺得你們為什麼覺得這個好像是很前衛的一件事,其實我在想,如果這個東西翻譯成英文的話國外都不會有人登的,都是快睡著的語言。
所以這裡就是讓我打了一個擦邊球,就是在(兩個社會)價值差異、信息差異,還有一個就是一個摩登社會和一個正在摩登化的社會之間打了一個信息差。」
洪晃笑了笑,點了點頭:「嗯,現在這種擦邊球就很難打了。」
「你有沒有意識到你曾經在很長的時間是中國都市女性們一個標杆,大家都把你當成一個思想先鋒。」
關於這一點,洪晃回答得很乾脆:「沒有,我自己有那意識真的成為一個傻X了。」
「我聽不止一個人聊到過你的話改變她們的生活。」
「我沒有任何企圖要改變任何人生活,我就覺得我跟別人接觸的時候,第一我是誠心誠意的。就是你問我的問題我都誠心誠意的答覆你。至於對你有好影響還是壞影響的話,對不起,你選擇了問我,你怎麼消化不是跟我有關的事情了,那如果說很多人說打通了我思想裡頭的一個結,那我就覺得很開心,很欣慰。」
「從回國起到現在,三十年過去,你能感到中國女性的變化麼?」
「變化挺大的,中國女性的自我意識提高了,就是說她知道了她到底是誰,她想要什麼,她有什麼樣的選擇。現在中國女性可以當高管,也可以放棄自己的事業,可以回家做全職太太。所以女性生活的選擇也就多了。」
「有人說選擇多反而讓生活變得更艱難?」
洪晃露出不屑的表情,聲音立刻就剛起來:「選擇多是一件好事,並不是更艱難,沒頭腦就會把選擇多變成艱難的事情。」
她把嚴厲的目光轉向我,一副恨其不爭的樣子,我猜只是她想到了許多這樣的女子:「你要沒腦子,你最好不要有選擇,因為你沒腦子,我給你那麼多選擇,你反而會覺得,我的天,我到底當小三還是當老婆,我還是當女高管,我還是當企業家,你很艱難了。你有頭腦的話,這就不是一個問題了,你很開心有這些東西我都可以選。」
只說真話,只說實話,只說自己經過思考後的話,這是採訪完洪晃最大的感受。
就算在台上,美麗的主持人說:「晃姐您知道嗎?我有很深的感受,您身上有些特質跟赫蓮娜夫人很像。」洪晃也只露尷尬的表情:「我但願吧,我願意,可能我跟她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她是一個創業成功者,我是一個失敗者。」私下裡她對我說。
確實,和赫蓮娜夫人相比,兩個女人是這樣的不同,一個精緻,一個隨意,一個嚴格,一個放任,但是當你真把她們放在一起時你又覺得甚是match,因為她們都是在紛紛揚揚的非議中活出了真我的女人啊。
赫蓮娜說:「一個人要找到自己的個人主義。」洪晃正是這樣乾的,年輕時敢想敢做,打破牢籠和禁忌;中年成熟,則專注於本身的成長;到了老年,回歸本真。
赫蓮娜夫人也好,洪晃女士也好,她們都曾與這個殘酷世界貼身肉搏過,在這些經歷里她們找到了自我,而就在這個過程中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某種意義上也影響著後來人,改變著世界。
能夠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美麗、面對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啊。
就像洪晃女士大膽真實的活法鼓勵著無數中國女性做自己, 赫蓮娜夫人同樣是一位白手起家取得成功的女性,她經歷了一條困難重重的崎嶇之路,始終致力於以實際行為援助最需要幫助的女性。夫人於1953年創立了一家慈善基金會,她為職業培訓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尤其注重讓出生於貧困家庭的年輕女性接受教育,並堅持幫助她們中的許多人實現夢想,她們身上的先鋒精神,對自我的追求,值得我們每一位女性學習。
採訪原來只有半個小時,後來又加長了二十分鐘,離場的時候,我看見她跟著自己的小夥伴在外面抽煙,戴著她習慣的紅色細框眼鏡,掀在頭髮上,一派自在。
這情景有點魔幻,你多年喜歡一個人,其實是不想和她見面的,但是見了之後,又覺得很過癮,會印證了你的一些想像,也有出乎意料的地方,這就是採訪的有趣之處。
回家之後我發現我竟然漏掉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於是戰戰兢兢在微信上追問: 那麼,您到底對赫蓮娜夫人怎麼看?
洪晃的回答很簡潔:
「赫蓮娜是一個世紀以前的人,在她所生活的環境中,她是一個意志頑強的人,也是一個非常有主意的女人, 冰雪聰明,堅韌如鋼。
她的存在給了我們一個百年護膚品牌,同時也提醒女人, 社會只是影響我們的因素之一,最後還是要靠自己的。」
推薦: 扯白||新的開始,總是好的
上文: 名流||從「王子初戀」到「美艷藝術家」再到窮困潦倒,這位倫敦名媛經歷了什麼……
作者:黃小姐
責任編輯:阿碗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