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出台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對消費者購買或受讓插電混動汽車(含增程式)的,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在上海購買混動車將無法獲得綠牌。
且不說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是否會跟進,單單上海這一政策一經公布,就引起了眾多汽車企業的關注,大家暗地裡紛紛進行著各種評估,那就是該政策正式實施後究竟會否影響混動車的銷售狀況?會的話,究竟是多大程度的影響?
眾所周知,近兩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銷量節節攀升。藉此東風,混動車也是越來越獲得消費者的喜愛與接受。隨著比亞迪超級混動DM-i的興起,各自主品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混動技術和不同的車型。譬如長城汽車檸檬混動DHT、奇瑞汽車鯤鵬DHT超級混動、吉利汽車雷神混動DHT、長安汽車藍鯨iDD混動、廣汽鉅浪混動GMC以及上汽榮威第二代EDU混動系統等等,大家各顯神通,給日本兩田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混動車之所以能快速盛行,是因為其相對於傳統燃油車而言,最大的優點是省油、使用成本低,再加上可以上綠牌不用限行;相對於純電動車來說,最大的優點是可以為用戶解除續航里程的擔憂。
因此,斗子侃車分析認為,混動車取消綠牌之後,銷量或在一定範圍內會受到影響,那就是家裡只計劃購買一輛車的用戶,或許會考慮限行因素進而選擇純電動車型,而那些家裡有兩輛車的,基本上不會受此政策影響,該買混動車還是會買。
當然,若具體到不同的城市,影響也會不同。實行搖號和限行的大城市肯定受影響最大,因為大城市的用戶首先考慮的點肯定是牌照優先,其次是出行優先。而那些沒有實行搖號和限行的中小城市基本上不會受影響,因為這些城市的用戶考慮的點就是從實際出發,怎麼實用怎麼來。
混動車取消綠牌的影響不管有多大,但只要有影響存在,各大車企和汽車經銷商就應該要充分重視,要提前預判好市場形勢,制定好合適的應對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