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看到幾張聊天截圖,又一次震碎三觀。
那個「家長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男友眼中的漂亮女友」,竟會在一夜之間,淪為房東的「洩慾工具」。
16次性交易,換取3500塊房租,還是兩個房東輪流來......
毀三觀!
搜索相關詞條,原來「肉償租房」現象早已屢見不鮮。
某些租房平台上,還有房東故意掛出「僅限女生」的低價房源,吸引年輕女孩上鉤。
「只是睡一下,也不會損失什麼,還能免費租房......」
女孩一旦妥協、接下來便會淪陷。一步錯,步步錯,最後掉入難以自拔的深淵。
如果女孩的父母看到這些消息,不知會有多痛心。
也難怪,家有女孩的父母,無論孩子多大,仍然免不了提心弔膽。
到底該怎樣給予女孩正確的教育和保護,才能讓她遠離這些傷害?今天,想借這個機會跟你們聊聊我的看法。
作家羅松曾說:「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
也就是說,相比於告訴她「哪些事能做」,其實更應該告誡女兒:
哪些事,堅決不能做,哪些底線,絕對不能觸碰。
身體底線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被媽媽的智慧深深觸動。
媽媽帶4歲的女兒出去玩,路上碰到一個陌生阿姨看女孩長得可愛,對小女孩說:「親親阿姨,阿姨就給你一根棒棒糖」。
媽媽婉拒了這位阿姨的要求。然後蹲下來對女兒說「寶貝,你說一句誇讚阿姨的話,阿姨笑了的話,媽媽給你買一根棒棒糖。」
媽媽當然知道這個阿姨沒有惡意,但還是身體力行地告訴孩子:
不要用身體上的任何部位,來換取你想要的東西。想要什麼,都必須付出努力。
這就是有關身體底線的教育。而缺乏身體底線教育的孩子,最終都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16年6月,年僅17歲的小麗,因為「賣卵」,險些喪命。
非法取卵20顆,重度糜爛,只為獲得1.5萬的報酬。
18年1月,小陳為了賺旅遊經費,與多名男子發生關係,被警方逮捕拘留。
19年10月,00後女孩小文,試藥掙錢,僅為看一場愛豆演唱會。
在此之前,剛有一位廣州男子試藥失敗,死在了醫院裡......
身體是一個人的本錢,更是一個人的底牌。
它不該成為一個人生活的捷徑。
用身體換錢,拿健康賭明天,就是在透支自己的未來。
正如《斷頭皇后》中所說的: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有些事只有0次和無數次,但凡妥協一次,就很可能被慾望所吞噬,再難自拔。
父母一定要讓女兒知道:任何時候,不要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出賣自己的身體。更不要輕易降低底線,放棄原則。
因為這個代價和後果,很可能是你承受不來、償還不起的。
生命安全底線
近些年,一例例青少年甚至兒童的自殺事件,令我們無比痛心。
其中一部分原因當然是家長們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很多家長從來沒有對孩子進行生命底線教育。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
保爾柯察金這句名言,我們從小就在背,但是真正能讓孩子意識到生命寶貴的家長,還是少了些。
「他說我死了就會給我道歉......」
21年12月12日,程程喝下一瓶劇毒農藥,只為得到房東的一句道歉。
因為房東任某寅多天拒退押金,還言語羞辱程程:「你這婊子,我真噁心你。」
這一下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是,當房東得知程程喝藥的消息後,非但沒有愧疚,還發來信息:
「聽說你昨天喝藥了,是你該給叔叔道歉。你非要上訴,你上訴吧,沒人理睬你……」
可程程不知道,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不會因為生命的逝去,而心生憐憫。
拿自己的生命去賭,沒有任何價值。
《養育女孩》中說:女孩的生存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危機重重。
誰都無法保證,女孩們還會不會遇到類似「唐山打人事件」的困境。
因此,家有女兒,請一定要告訴她:
倘若真的遇到圖謀不軌的壞人,一定要在確保自己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再想辦法逃脫。
生命只有一次,死亡解決不了問題,失去生命,等於失去一切。
女兒,沒有什麼事能比你的生命安全還重要。
愛情底線
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女孩更容易為情所困。而那些能在愛情中保持清醒頭腦的女孩,一定早已明確了雙方相處的底線。
反之,很容易被傷害,而且無法自拔。
6月20日,江西南昌,女孩王琪為情所困,欲跳河輕生。
王琪和男友交往2年,期間付出了很多。
結果男友找到富婆後,當即就要和自己分手,這讓王琪很難接受。
「為了你我可以放棄生命。」
她想用自殺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愛,發出去的信息卻石沉大海。
還好,這一次她被救了下來。可很難說,再遇情傷,她會不會再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挽回一個不值得的人?
愛得盲目、沒有底線。只會讓對方覺得:你的邊界,我可以隨意侵犯。你的感情,我可以隨意傷害。
想想那些被家暴卻不肯離開的女孩。
只因一句「雖然我打你,但我是愛你的」謊言,一次次的心軟、原諒,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4月,安徽一女子黃某被丈夫黃軍家暴致死,在此之前,黃軍曾多次對妻子有過「掐脖子」等暴力行為。
在家人的勸解和丈夫的花言巧語下,她選擇了隱忍。任由丈夫無休止的觸犯自己的底線,換來的卻是這般下場。
如果愛情里沒有底線,那麼因愛而產生的所有負面影響,都將被合理化。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傷害你。」
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因為這樣的愛情,不是健康的,可持續的,而是畸形的,極端的,固執的,利己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女兒明白:愛本身沒有錯,但要愛得有底線。
愛人前要先愛己,懂得自尊自愛的女孩,才能在關係中得到伴侶的欣賞和尊重。
更重要的是,父母也要給女兒足夠的愛,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存在,這將會是她對抗世界最強大的力量。
道德底線
江歌案已經過去6年。
劉鑫對一審判決「賠償69萬」的結果不滿,再次提起上訴。
2022年2月16日,二審開庭。劉鑫情緒激動,聲淚俱下:
「我不是上帝、超人,不能未卜先知誰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殺人,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看來她還是不明白。
危難時刻自保是人的本能,我們能理解。
連江歌媽媽都說:「如果當初劉鑫真誠道歉,就不會今天的案子。」
真正讓人憤怒的是,為你擋刀的人死了,你不但沒有絲毫感恩,還不斷中傷她的母親。
威脅江母:「再發江歌的新聞,我就停止協助警察」
鄙棄江母:「你閨女叫人家殺了,你去找殺人犯,別找我,是她命短。」
挑釁江母:「阿姨,血混沌好吃嗎?我看你熱度退了,我上來幫一下你,不然你做不出文章了。」......
沒有最起碼的人性和道德底線。
到底是誰在吃人血饅頭?
再看看劉鑫媽媽的做派:
直接拉黑江母的微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用各種髒話辱罵江母,句句都在推卸責任。
還真是尤其母必有其女,視良知為無物。
6年來,劉鑫一直活在爭議當中,猶如過街老鼠,遭人唾棄。
把道德踩在腳下的人,註定活得艱難,也終將被社會拋棄。
畢竟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往往不在於成績,也不在於能力,而在於道德。
有道德感的人,才能獲得大家信任,得到社會支持。
思想家傅玄說:「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後身正。」
先教做人,再學做事,這是育兒的底層邏輯。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對女兒的道德教育,坐得正,行得端,方能走得長遠。
最後點亮「在看」吧:
作為父母,我們雖然無法守護孩子一生,但仍可盡己所能,為她上好「底線教育」這堂必修課。
我也深切的希望,每個女孩都能用底線守住自己的人生,把握好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