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美硯山先鋒行」繪就凈水青山動人新畫卷

2022-06-26     家在硯山

原標題:「綠美硯山先鋒行」繪就凈水青山動人新畫卷

·····················以上廣告······················

夏風徐徐,硯墨清香,山美如畫。六月的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滿眼蒼綠,空氣澄澈,透明度極高,整個城市在藍天白雲的襯托和明媚陽光的浸潤下,生機一派,悠然宜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近年來,硯山縣生態文明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綠美文山先鋒行」活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縣新增營造林18.43萬畝,建成省級森林鄉村11個,鄉村綠化率達30.09%,森林覆蓋率達38%,持續保持了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雙增長」。

今年3月以來,硯山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鄉的願望和行動空前高漲,以「綠美文山先鋒行主題黨日活動」為引領的群眾性「千里綠道、萬里花帶」景觀建設迅速在全縣展開,逐步構建起可持續發展、更為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新時代鄉村生態體系。

錦上添花,點「綠」成「金」

在堪稱「人間氧吧」、滿目蒼翠的蚌峨鄉,綠色不僅僅是一道絕美的風景。進入六掌村,一路鮮花一路香,家家門口有花壇,蜜蜂在花間縈繞采蜜,蝴蝶追逐嬉戲,儼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鄉村畫卷。

清晨雨後的六掌村更加綠意盎然,道路更加乾淨衛生,在入村道路的兩旁,一株株三角梅在道路邊迎風搖曳,紅色的三角梅把滿眼綠色的大山點綴得越發生動。

「進來六掌村有三花:水庫旁是桃花,壩子裡是油菜花,村子裡是櫻花。現在農戶家的各個角落都砌上了花壇,種上花草,用最小的投資,扮靚我們的村子。」硯山縣蚌峨鄉六掌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太學侃侃而談。

「千里綠道、萬里花道」的點滴推進,不僅擦亮六詔山脈的生態底色,優美的鄉村也有效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形成了生態旅遊的新增長點,為推動「綠美硯山」生態文明建設增添了新的時代內涵,彰顯「綠美硯山」承載的生態經濟價值。

「我們的水資源很好,養魚、種荷花,有連片土地500畝,打算種上油菜花,在3800畝的油茶基地里套種了茶樹,明年就可以投產採摘。同時發展鄉村旅遊,讓遊客來村子裡有玩的有看的,爬爬山轉轉公園後到農戶家吃臘肉、本地土雞、綠粑粑、花米飯,原汁原味又新鮮。」李太學一直沒有放棄推動鄉村旅遊的想法。

六掌村的蝶變是蚌峨鄉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綠美文山」行動的生動縮影。盛夏的硯山大地,太多的鄉村藏著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麗。

自我突破,再現鄉愁

如何在生態治理欠帳多、治理難度大的區域推進「綠美文山」行動見成效?硯山縣阿舍鄉斗南村在「美麗鄉村」建設實踐中找到了答案。

「生態宜居的現代農村,是美麗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群眾內生動力強了,村莊才能建得美麗。」阿舍鄉黨委書記李樹寬說。

「在黨員的帶動下,大家都比較團結,建設中占了哪家的地、哪家的圍牆,都會主動讓出來。」王自福說。建設中,通過黨員發動與帶動,群眾建設熱情高漲,一個美麗鄉村示範點呈現眼前。

2021年上海市對口幫扶項目資金798萬元,為阿舍鄉斗南村委會「換新顏」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如今的斗南村,村容整潔、村內環境衛生優美;村裡的壯族文化館、壯族風格特色的牆體繪畫,讓人身臨其境地從壯族物品、壯族歌舞、壯族故事等感受到濃濃的壯鄉文化,領略了獨具特色的風情壯鄉。

在全面實施全村亮化綠化美化工程的同時,斗南村圍繞「綠」文章,把圍繞村莊的千畝連片的森林進行整體規劃,打造鄉村旅遊。風景秀麗的山間棧道,碧波蕩漾的壩塘,村前碧綠的稻田,整個斗南村呈現出「村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景中」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新畫面。

硯美如畫,潑「綠」成詩

「夢中都在清垃圾、掃廁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環境衛生全達標……」江那鎮人大主席雷紅梅這樣說,其實這也是許多奮鬥在鄉鎮一線的幹部全身心投入建設有過的感受。

「14349株木春菊、2萬株美女櫻、4780株紅葉石楠、8000株太陽花、12109株金葉女貞……6月23日、25日這兩天,平遠鎮累計種植了6.9萬株各類花木。」平遠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傾力打造綠美鄉村,逐步實現道旁樹做點綴、村(社)內部道路綠化顯著提高、各類花草與綠化樹相搭配的網格化綠美新格局,提升整體人居環境。

5月27日上午,干河彝族鄉、硯山縣公路分局、碧雲村委會幹部群眾在公路沿線共同種下170餘棵三角梅,約1.7公里干河段最美公路試點在綿綿細雨中正式鋪開,為該鄉人居環境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6月25日,縣城鄉管理綜合執法局黨員幹部深入掛鉤點阿猛鎮石板房村委會種下40棵高達2米的藍花楹,待到來年花開之時,一眼不一樣令人眼亮的美將永遠留在樹乃村。

綠美硯山的青山綠水畫卷徐徐展開,這一畫卷飽含著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熱情和心血。

截止6月25日,全縣各鄉鎮和各級各部門組織開展「綠美硯山先鋒行」活動40餘萬人次,種植藍花楹、三角梅、柏枝樹等120萬餘株,建設花帶近百公里。

從斗南村到稼依壩、從黑魚洞到聽湖沿岸、從大箐山到城子山,形態美輪美奐的清香樹、各類蘭花和無以計數的植被,是大自然給予硯山的饋贈。「景在村中、城在景里」,如今,城裡人邀約親朋好友,驅車遠離城市到山野田陌露營、採摘、燒烤、垂釣、賞景、運動,已成為市民們周末放鬆、交流的最佳選擇。

清晨的城郊,聽湖波光粼粼、薄霧繚繞、微風宜人、景致絕美,圍繞湖周邊的一座座精緻的小山仿佛一顆顆翡翠閃耀其中,硯山市民賜予聽湖一處為「小海灣」。傍晚或周末的「小海灣」,無論是晴是雨,皆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從湖泊治理到「綠美硯山行動」,越來越多的市民自覺精心維護著聽湖的碧波凈水、湖畔的花草樹木。越來越多的市民晨跑或晚飯後散步首選聽湖。

建設「綠美文山」的藍圖已繪就,三年行動計劃的號角已吹響,全民參與的信心已樹牢。硯山縣對生態優先戰略的定位與部署、信心與力度前所未有。

近山遠岱皆景色,一波碧水情留客。舉目撲面千山綠,宜趁東風繡家園。硯山縣將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全地域推進「綠美文山」行動、全領域推進綠色發展轉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更加良好的生態環境,換取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壯美圖景描繪在硯山的廣闊大地上、書寫在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中。

來源:硯山融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家在硯山

01

聯繫我們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硯山平台

留言區抖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441a25131e70c50f78c112596c52f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