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廣告······················
正
文
彩雲之南的邊陲重鎮,縣城多山頗為俊秀,其形如墨硯,故而得名—硯山。又因氣候溫和宜人,是南國神草「三七」的發源之地又被譽為「三七之鄉」。其自然風貌獨特、少數民族聚居、經濟極具活力,集「美少富」於一身,頗令人嚮往。
硯山的「美」在於硯山地處珠江和紅河水系分水嶺,遠瞰似滇南一顆璀璨的明珠,近眺極像龜背上的美少婦正沐浴著夏日的陽光,形態婀娜、美得冒泡、令人窒息。
南靠州府駐地文山市,北鄰5A級風景名勝區—丘北普者黑,地勢呈西高東低態,東起阿猛鎮的六詔山脈,猶如巨龍盤旋於阿猛、蚌峨、者臘、江那兩鄉兩鎮極為壯觀,方圓百餘平方公里山高林茂、溪流清澈,身臨其境、神清氣爽;崎嶇的山路蜿蜒盤旋好似游蛇舞動,乘車入境左右搖擺,可比《搖擺》勁歌。
境內有龍壩崗康養聖地,集養生、康體、戶外、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民族特色景區;龍里壩溶洞,洞內鐘乳石奇形怪狀,生存鮮少生物;距縣城不遠的蘆柴沖龜背岩極具科考研究和觀賞價值,蘆柴沖的溫泉水暖宜人,乃是亟待開發的處女勝地。西起阿舍鄉黑巴草場途經浴仙湖、聽湖抵東部的八嘎鄉竜所大箐,沿途山水相依、林草共生、五彩斑斕,猶如龜背上的山水畫卷。黑巴草場素有南國草原之美譽,兩千餘米的高峰可撥霧見日,萬畝草地可鑑賞草美羊肥之美景,更是夜宿露營、品烤全羊的好去處;來到欲仙湖,湖面靜如處子、清澈見底、山水相連、相互輝映,是划船覽景的好去處,傳說常有仙女沐浴,故而得名—欲仙湖;縣城周邊的聽湖,晚霞人們環湖漫步別具國泰民安、幸福祥和的盛景,其又與路德、克底、白龍山群山遙相呼應,悄然構成縣城的生態屏障,渾然天成、妙到毫巔;再到八嘎鄉竜 所大箐的原始森林,極具代表性的瀕危植物頗多,是滇東南生物多樣性的典型代表之一。「美」源於自然,忠於內涵,更重於探究。
硯山的「少」在於十餘種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中以壯族和苗族居多故有「壯鄉苗嶺」之稱,又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又因多民族風俗、飲食習慣各異,祖傳美味頗多,可謂「美食的天堂」:有傳承千年的壯族綠粑粑健胃消食,清涼順口不膩味的壯族米粉令人垂涎欲滴;品嘗過回族的壯牛湯鍋令您流連忘返;彝鄉黑巴的烤全羊、盤龍方家的烤雞外焦里嫩,香噴撲鼻,飄香十里;苗族的「踩花山」豪邁奔放,憧憬著年輕人對愛情的嚮往;彝族的「火把節」意示著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傳承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批灑壯族「棒棒燈」,意為祭祀聖主唐太宗,祈福風調雨順、萬物祥瑞,還有彝族的弦子舞韻律溫婉抑揚,亦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之一;愛國教育基地王友德故居、滇桂邊黔的阿猛會址等等舉不勝舉。十餘種民族賡續千古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吃苦耐勞、淳樸善良、團結互愛,共創中國「七鄉」之夢!
硯山的「富」源於物質財富的不斷增加、人民群眾精神食糧的富足、幸福指數的不斷提高......
自2016年實施脫貧攻堅戰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氣魄宏偉,各級各部門扶貧政策全面落實落地,全縣上下錨定目標、同向發力,歷經5年的艱苦鏖戰,全縣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成功摘掉「貧困帽子」,「錢袋子」鼓了,汽車、摩托車漸成代步工具,坑窪泥濘的土路,陳舊、破爛、低矮的土坯房一去不復返,農林牧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等等如雨後春筍,鞏固脫貧攻堅後續保障持續發力;七城同創使縣城煥然一新,街道廣場綠樹成蔭、整潔明亮,車輛行人文明禮讓、停擺整齊有序,隨地吐痰、亂扔紙屑、雞鳴狗盜等等不文明行為舉止鮮有少見;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使農村村容村貌變化巨大,美化綠化亮化成為新農村的標籤,貧窮落後「髒、亂、差」的代名詞漸成過去;零容忍、無死角、高壓常態化的反腐利劍重塑清正、廉明、務實、高效的黨政機關;掃黑除惡打傘的縱深推進,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官商勾結的歪風邪氣漸成歷史,公平、公正、法治、誠信成為新風尚。
硯山國土廣袤、物產豐富、氣候人文環境好,宜旅、宜居、宜業。南國神草「三七」享譽中外,千億鋁谷全國行業霸主,全省八大壩子之一,交通區位優勢全州前列,幹部優勢明顯,全縣上下一直秉承「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只爭朝夕苦幹實幹的孺牛精神。全縣第一產業基礎地位穩固:林糧七煙果傳統產業穩步發展;第二產業後勁十足:千億鋁業龍頭入駐,民族企業、中微企業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三產業前景廣闊:賞南國草原(黑巴草場),經浴仙湖划船覽景,觀滇桂黔邊的阿猛會址,爬天然氧吧龍壩崗民族特色景區,泡蘆柴沖溫泉解乏,回縣城下榻品「天堂美食」……
來源:七鄉文藝,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家在硯山
01
聯繫我們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硯山平台
留言區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