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要參】2020資產評估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2020-10-09     評估要參

原標題:【評估要參】2020資產評估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9-2025年中國資產評估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分析

目前,我國資產評估機構的組織形式主要為有限責任公司制和合夥制兩種模式,由於歷史原因,絕大部分機構在法律形式上選擇的是有限責任公司制模式。但從內部管理的實質來看,部分評估機構在法律形式上採用有限責任公司制,而在實際分配和管理模式上採用的是合夥制模式。目前來看,評估機構在法律形式上採用有限責任公司制還是合夥制並沒有對公司內部治理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

國內企業價值評估將掀起評估熱潮。在網際網路時代,競爭越發激烈,每天充斥我們耳邊的新聞就是某個知名企業收購了某某企業,就像當年微軟收購諾基亞、聯想收購摩托羅拉、樂視收購酷派等等,當某些公司需要被另一個公司收購的時候,那麼企業價值評估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在收購的同時還會出現企業重組、業務整合、企業清盤等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離不開企業價值評估的。無形資產評估的市場地位將會上升。現在國內的人越來越重視侵權等問題,尤其是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和品牌等,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遇到侵權的問題都會用法律等工具去維護自己的權益,所以無形資產評估在維護權益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質押貸款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很多企業在面臨資金等問題時,不知道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近年來國家為了支持國內企業創業潮,開闢了質押貸款的通道,讓更多企業不再面臨資金匱乏等問題。

資產評估行業面臨著制約發展的痛點,如漏評、錯評、虛評等監管關切;資產評估機構面對著效率、質量與風險的矛盾與困境,專業服務產品化發展的需求愈加強烈。當前評估行業出現了以下現象制約著發展:評估對象勘察識別的效率低,信息虛假、專業失效的事件常有發生;估值模型參數選擇缺乏規律性,作為價值尺度的專業功能大打扣折;評估作業量大、時間緊,使評估師出錯的機率大增;報告編審的協同複雜、時空制約、平衡各方,成為評估風控難點,影響客戶體驗和行業公信力與美譽度。

國有資產評估備案程序的簡化,以及權限的下放,有利於壓縮行政組處置時間,能加快國有資產流轉,未來不僅僅將備案權限放到企業一級集團,甚至可以考慮放到試點運營公司的二級子企業、三級子企業備案,均有利於壓縮時間,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長期以來,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不直接從事國有資產評估業務,需要第三方評估機構的介入,未來在第三方評估機構的選擇上,要注意公平公正公開。

我國資產管理雖然起步晚,其發展勢頭卻十分迅猛。目前中國銀行、信託、券商、基金、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均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預計2020年,我國高凈值人群與一般家庭的可投資資產總額將分別達到97萬億元與102萬億元。2019年由於資產管理新規帶來的資產管理規模下降影響還將在2020年繼續影響資管行業。資管行業必須尋找新出路,也就是再出發,即在符合監管規範的情況下向前發展。

未來幾年,隨著資產管理行業競爭加劇以及監管政策的轉變,市場格局將有所變化。銀行業資金和渠道優勢明顯,仍將是中堅力量;受益於過去監管層對金融創新的大力支持,券商、信託和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迅猛發展,隨著通道政策紅利逐步消失,這些機構則面臨轉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得益於直接融資加速,增速較快。從政策層面來看,資管機構可管理的資產範圍將逐漸放開,賦予資管機構更大的市場空間。

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財觀念的增強,金融科技的進步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資管。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對提升資本市場效率、保護投資者權益以及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按照近幾年我國資產管理規模的增長情況,預測到2022年,我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將達到252萬億元。

來源:中研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u7mDnUBURTf-Dn5G9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