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仗美軍失敗的非常徹底,沒什麼好說的。這場戰鬥,美軍打到最後,打的毫無意義,而且壓力全都轉到美國政府這邊來了。說美軍失敗,那就是失敗了。
你別看美軍紙面上數據打的確實挺好看,死了19個,擊斃上千人(不是題目中打死3000)。但是改變不了他就是失敗的事實。
咱分開幾點看他這個失敗的問題。
戰術失敗、指揮失誤、情報失誤、準備不足
美軍主要目的是去抓捕索馬利亞軍閥艾迪德的兩個高級助手,這兩個人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奧林匹克飯店裡。這個情報是準的,人也在那呢,只不過不是兩個人,是二十多個人。美軍衝過去給抓了,然後拉走。
美軍這次計劃,動用160人,裡面有三角洲C中隊,遊騎兵三營B連,還有海豹參與。這是一個非常盲目拼湊起來的隊伍,當時美軍在附近部署的特種部隊數量有限,就這點人。然後呢,是兩個少將在指揮。另外動用14架直升機、地面還有悍馬車隊。
他們這個計劃是,突擊隊從空中進入,進去抓了人就走。抓人挺順利,結果,撤退是從地面撤退。就摩加迪沙那個環境,當地人都容易走錯了,路面非常狹窄。然後又被幾千人圍攻,激戰中直升機被擊落兩架,部隊被圍堵在城內出不來了。
當時美軍被困城中,黑鷹直升機被擊落。這裡,美軍就是將自己置於死敵,那黑鷹是個通用運輸直升機,不是攻擊直升機,他的作戰都是要遠離敵方重兵集團的,還要有攻擊直升機掩護,他才能打。而摩加迪沙呢,到了一個啥地步?索馬利亞民兵抬手就能攻擊美軍直升機了。以前不打,是因為打不著,現在呢,完全在射程範圍,誰還慣著你呢?
這會兒是一個啥情況?美軍的計劃其實已經變成了廢紙一張,裡面的部隊其實是在自由發揮。戰鬥的局勢,美軍已經完全無法掌控了。然後,仗打的激烈,空中支援過不去,那直升機是去一架就得被打一架的。這對於指揮部、指揮官、情報部門來說,都是徹徹底底的失敗。索馬利亞人的反應,美軍壓根就措手不及,措手不及到什麼程度呢,到了後面的補救措施都非常牽強了。
說失敗,指揮上、情報上,失敗都太嚴重了。那蓋瑞森將軍本來不至於那麼早就退休的,這一仗直接給他斷送了軍事生涯。
任務失敗
美軍這次任務,他是接受聯合國授權,去抓捕索馬利亞軍閥艾迪德的兩名高級助手的。到最後,人抓了,結果,受制於自己人被俘,人又給放了。
這事變成啥了?變成你過去打這一仗毫無意義了。打仗你要想,你為啥要打仗,打了你能得到啥?對於美軍來說呢,打到最後,啥都沒得到,打進去兩架直升機和19條人命。那麼,這場戰鬥,他打死一千來號人,就變成了一場毫無意義的大屠殺了。
影響惡劣
這場戰鬥的結果,是美軍被打死19個人,還有個杜蘭特被俘。戰鬥結束以後,全世界電視台都在播放索馬利亞民兵拖著光屁股的美國大兵屍體遊行。這事影響極其惡劣,美國政府非常尷尬,立馬一群人跑去抗議。而且你美軍本身是維和去了,咋倒頭來被人打死19個,然後屍體還被人拉出來遊街?居然還有被俘的。
最後,美軍交出俘虜,換回屍體和戰俘。然後再也不插手索馬利亞的事情,陸續開始撤軍。聯合國安理會通過897號決議,聯合國部隊開始撤離。這個撤離,導致的一連串後果也很惡劣,甚至還被本拉登一頓諷刺。而間接的導致後來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無人能夠去阻止。
這場仗,總結下就是,戰術失敗、指揮失敗、情報失敗、後續影響惡劣。最主要的是,美國啥也沒得到,聯合國也受影響,跟著一起跑了。當然了,那會兒美國大兵屍體被拖著走,一大堆人還偷著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nK1UXMBd4Bm1__Yq2M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