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9元眉筆到底貴不貴」「主播李佳琦反覆道歉」的輿論聲中,有了新風向。
在這場風波中,79元的花西子眉筆成為熱議話題,成為熱梗。
新的打工人貨幣單位也出現了:1花西子 = 79元。
以及最新冷知識:三斤花西子可以買一套房 。
國貨蜂花再一次憑藉「樸實無華」的商戰出圈。
「連夜上架3款79元的洗護套餐」「快遞箱都是撿來的」等事件一度引發熱議。
此外還發布視頻作品表示「不管工資漲沒漲,反正蜂花沒漲價」。
儘管引發了網友「蹭流量」「搞營銷」的質疑。
但書樂以為,只要物廉價美,有何不可?
隨後,12日,蜂花方面回應稱,79元套餐是一直都在的。
對網友傳聞「蜂花到處撿箱子發貨」,蜂花方面則回應稱是因為去年箱子不夠,現在已有自己的快遞箱。
蜂花天貓旗艦店則表示,一直使用定製包裝盒,其他平台及店鋪暫不清楚。
不過,也有一種聲音在迴蕩:國貨美妝如何撕掉廉價標籤。
對此,環球網王楠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廉價不等於便宜,蜂花與花西子就是正反典型。
貴卻撐不起價格依然是廉價,如花西子。
便宜卻實在又好用,多少年始終如一的品質,則是物廉價美,如蜂花。
但更多的新國貨美妝則選擇用漲價的方式,來撕掉廉價標籤,以為是捷徑。
結果,李佳琦事件背後,消費者對於國貨美妝價格也產生了新的質疑,此前的大牌平替暗戳戳地變成了美妝刺客。
當然,公正的說,漲價的根源在於營銷成本加大、獲客難度提高,讓美妝產品的價格被提升。
但同時,國貨美妝在營銷心理上,過於注重包裝和外形設計。
加上想要通過國潮熱度打造所謂的奢品設定、擺脫廉價屬性,
也間接的促使了其新品的價格悄悄爬升。
長久以來,提到國貨美妝,消費者自然而然想到了大牌平替即低價概念。
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民族品牌實力的崛起,不少品牌紛紛走高端化路線。
但從此次花西子事件來看,已經走入了歧途。
儘管高端化或奢品投射到消費者心中的最直接影響是貴。
這也是國貨美妝悄然漲價的營銷邏輯。
但貴卻被看做廉價,其問題的根源在於:
重營銷而輕研發,僅僅用國潮的皮,而缺少獨家的技術支撐。
僅僅靠提高價格並不足以讓其真正高端大牌。
依然會被看作是平替,且越來越貴而反而讓消費者生厭。
從國貨美妝高端化這一長久命題來看,品牌價位逐漸走高似乎也是必經之路。
為品牌跑出高溢價的核心能力,顯然不是靠鈔能力和外包裝。
國貨美妝過度專注營銷,儘管讓其藉助國潮而成功在美妝大戰中倖存,並擊敗了中低端國外品牌如部分韓妝。
但缺少技術研發投入,研發和營銷的投入比嚴重失衡,讓國貨美妝的高溢價更多停留在包裝之上,有「空心大老官」之感。
下一站研發,讓價格里絕大部分成分是技術,而不是噱頭,才能高端大氣上檔次。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