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中到彭城,劉邦在「東進伐項」之路中,憑什麼暢通無阻?

2022-08-19     適應生活

原標題:從關中到彭城,劉邦在「東進伐項」之路中,憑什麼暢通無阻?

從關中到彭城,劉邦在「東進伐項」之路中,憑什麼暢通無阻?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項羽將劉邦封於窮苦的巴蜀之地,對於這樣的後果,劉邦是非常不滿的。在韓信的鼓動下,劉邦整頓軍隊,準備一舉奪回關中之地,然後以關中為大本營,向東爭取天下。

項羽顧頭不顧尾

按照楚懷王定下的懷王之約,劉邦本應該為「關中王」,但項羽依自己的喜好將關中一分為三,分別封給了章邯、董翳和司馬欣。劉邦想要向東爭取天下,首先要剿除的就是項羽所封的三個秦王,這種行為無異於對項羽的挑釁。

也就是說,項羽對三秦王的支援,很可能是劉邦還定三秦的最大阻礙。但出人意料的是,直到劉邦平定三秦大地,項羽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支援章邯等人。那麼,威風凜凜的西楚霸王為何會容許劉邦如此挑釁他的尊嚴呢?

原因很簡單,項羽顧頭不顧尾。

在劉邦向項羽所分封的三秦王發起攻擊之前,齊國的田榮率先殺掉了項羽分封的三齊王,同時合併三齊,自立為王,公然與項羽作對。俗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劉邦雖然也挑釁了項羽的威嚴,但畢竟最先挑釁項羽尊嚴的還是田榮,就按「先來後到」的規矩來說,項羽也應該先找田榮的麻煩。

除了這層「感情」上的因素之外,一個更客觀的原因決定了項羽會「縱容」劉邦而「嚴懲」田榮。劉邦的封地是巴蜀,位處於西方,就算劉邦奪取了關中,他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威脅到項羽。可是田榮不一樣,齊地和楚地接壤,齊國對楚國的宣戰意味著隨時可能發生的摩擦。

所以,項羽必須先打田榮,而放過劉邦。

劉邦扯「虎皮」做大衣

劉邦能夠一口氣占了項羽的都城,除了項羽在齊地作戰,無法顧及他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劉邦本身也很強大,或者說劉邦看起來很強大。

劉邦使用韓信的計謀,放棄了維修褒斜道,反而直接帶兵翻越秦嶺,出其不意地擊滅了章邯的軍隊。需要注意的是,在巨鹿之戰前,章邯一個人把敢於冒頭的起義軍都給打了一個遍,即便秦朝已經覆滅,章邯對起義軍來說也仍然是一個恐怖的對手。

可這個曾經戰無不勝的秦將,竟然完全敗在了劉邦的軍隊之下,這豈能不讓大小諸侯王們震驚?再加上田榮、趙歇、陳餘、彭越等一大批人的活動,對項羽的聲威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劉邦就這樣順理成章地成為繼項羽之後,被各諸侯公認的強者。

劉邦從關中起步,糾集五路諸侯,共五十六萬大軍,打著為楚懷王復仇的名義向東征討項羽。在滅秦戰爭中,從來沒有人能夠率領如此巨大的兵團進行作戰,以至於在「五十六萬大軍」的威懾之下,沿路諸侯莫敢阻攔。

項羽還在齊地打仗,劉邦帶著五十六萬人風風火火地從關中衝到彭城,沿途沒人敢攔一下,所以彭城被占領不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了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b8f80d0f8ee814d08825c8889db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