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沉迷於和「AI史達林」聊天,也有人忙著「調教」理想女友

2023-07-28     AI狐頭條

原標題:有人沉迷於和「AI史達林」聊天,也有人忙著「調教」理想女友

原創 | 遠川研究所
YuanChuanInstitution

知名主播Atrioc不幸成為了首個因AI社死的公眾人物。

事故發生在2023年1月,Atrioc正如往常般直播,一些觀眾卻發現了異樣:他的網頁瀏覽器,似乎打開了某種特定類型的網站。

閒的蛋疼的網友順藤摸瓜,很快挖掘出了Atrioc的小秘密——他在偷偷觀看以知名女主播為主角的色情片。

但這些小電影其實是用AI偽造的,本人不僅沒出演,更不知情。這種足以以假亂真的AI產物,通常被稱為DeepFakes(深度偽造)

事發時,Atrioc才結婚不到半年,而其中一部AI成人片的「主角」又是他曾經的同事,一下從直播事故上升到了道德作風問題。敗露後,Atrioc淚眼汪汪地解釋說,「病態的好奇心」驅使他犯了個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

Atrioc在妻子陪同下公開道歉

每當談及AI,許多政客專家總會不自覺聯想起電影《終結者》的畫面,圍繞「AI是否會毀滅人類」而爭論不休。今年6月,位列「深度學習三巨頭」的楊立昆與約書亞·本吉奧,甚至圍繞這一話題辦了場電視辯論。

顯然,這些學術精英都大大高估了這顆星球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Atrioc和DeepFakes的故事似乎預示著,AI正在以一種人們都未曾想到的方式,悄悄重塑著這個社會。

不久前,俄羅斯就出現了離奇的一幕:6月5日,俄羅斯電視台播放了普京的戒嚴講話。沒過多久,電視信號便被掐斷,因為這段內容其實是用AI偽造的——黑客攻破了電視台的網絡系統,並向全國發送了「假普京」的聲音。

而在2022年,烏克蘭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一個AI生成的澤連斯基,要求烏克蘭前線部隊投降。

俄羅斯網友拍下的「AI普京」講話

從色情片到現代戰爭,AI正在動搖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

而這一切混亂的起點,始於一場酒吧里的互噴。

醉漢狂想曲

2014年夏天,一處酒吧內,20多個醉醺醺的技術宅正吵鬧個不停。其中最鬧騰的,是一個名叫伊恩·古德費洛(Ian Goodfellow)的年輕人。

當時,古德費洛正在攻讀博士,師從深度學習大神約書亞·本吉奧。聽聞好友被谷歌招募,一行人便決定去酒吧慶祝一番。沒成想幾杯啤酒下肚,技術宅們醉意上頭,便開始對前沿技術指點起江山。

當時,谷歌正試圖教會AI「畫畫」。它的方法是,將照片「數據化」,讓機器學習數據,再根據數據輸出圖像。舉個例子,如果想讓機器學會畫貓,先人工測算每張「貓片」像素的亮度、頻率以及分布等數據,再讓機器去學習、輸出。

這一過程有點像是先給機器劃好重點,再讓它去考試。

古德費洛認為,這種解決方案簡直蠢到家了,並當場想了個替代方案——GAN(生成對抗網絡)。

伊恩·古德費洛

GAN由兩個神經網絡組成:一個是類似谷歌原本方案的生成模型,但省去了數據化的步驟;第二個是判別模型,負責判定生成模型的輸出結果是否合格。

換句話說,GAN相當於去掉了「考前劃重點」的步驟,讓機器全程自學;同時,為了防止機器「學廢了」,GAN給機器請了個監考老師,帶著機器反覆考試直到合格為止。

古德費洛講完想法後,遭到了同伴一致嘲笑。他事後承認,如果當時少干兩瓶,自己也不會認為GAN能成。

然而,酒勁上頭的古德費洛可顧不上這些,聲稱當晚就把GAN做出來,狠狠打臉。

熬夜爆肝數小時之後,古德費洛被嚇到了:GAN居然真的有戲。

相關論文的發表後,GAN迅速成為焦點。2016年底,楊立昆在公開演講聲稱,「GAN是過去20年深度學習領域最酷的想法。」

古德費洛設計的GAN,最初只能生成模糊的縮略圖,並沒什麼實用價值。但在GAN走紅之後,全球各大研究機構興起了「改造GAN」運動,相關論文指數級增長,性能開始突飛猛進。

2017年,英偉達芬蘭實驗室成功製作出了「強化版」GAN,不僅能夠生成逼真的圖像,甚至還能替換視頻中的人臉。

「改造GAN」運動

GAN的光速蛻變,點燃了全球科研人員的熱情。但就在此時,它失控了。

AI皮肉生意

人們常說,科技進步有兩個源動力:一個來自戰爭,另一個則來自下半身。

英偉達實驗室打造出新版GAN的2017年,一系列特殊視頻開始在Reddit論壇上廣泛傳播。視頻內容均是真槍實彈的18+小電影,演員卻是大眾所熟知的明星,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和蓋爾·加朵。

上述少兒不宜內容,均由一個名叫「deepfakes」的用戶所創造:他使用GAN的技術,將明星的臉無縫移植到了女優老師身上。

英國女星Daisy Ridley的「臉」被濫用之後

不久後,他創建了一個Reddit板塊,專門用於交流AI成人片心得,人們開始用他的名字「DeepFakes(深度偽造)」來稱呼那些AI偽造品。

Reddit最終封禁了該板塊,但潘多拉魔盒已徹底打開。

篡改圖像、視頻,其實不算新鮮事兒,使用Photoshop等工具也能實現;但GAN的強大之處在於,能夠極度簡化篡改的過程,並實現大批量生產。

不久後,有人利用GAN製作了一個網頁工具,能「脫掉」照片中女性的衣服(只對女性適用)。一位記者發現該網站後,撰文狠狠批判了一番。

結果文章發布當月,該網站訪問量突破50萬次,伺服器擠到宕機。

皮肉生意的技術宅突然看到了商機:

一家公司宣稱,給他們250張照片和2天的訓練時間,便能定製成人片,起步價2.99美元,童叟無欺。同一時間,多家專注DeepFakes小黃片的成人網站拔地而起,希望能彎道超車那個由黑、黃色塊組成的P姓網站。

網絡安全公司Deeptrace統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市面上已經出現了14678個DeepFakes視頻,其中96%都是色情內容,播放量已超過了1.34億次。這些「偽造成人片」的主角,100%都是女性,涉及名人數量超過了100位,並有近10萬人為相關內容付費[6]。

作為生成式AI里程碑的GAN,無意間造就了一場針對女性的「意淫狂歡」——也不怪當時的媒體會發出如下感慨:「We Are Truly Fucked(我們都完了)[7]。」

「人性」的勝利

然而,DeepFakes輸了,末日似乎並沒有來臨。

直到今天,P姓學習網站雖不再一家獨大,但依舊是最懂人類XP系統的地方;而打破壟斷的,不是一連串DeepFakes色情網站,而是OnlyFans。

2021年,OnlyFans的年收入近10億美元,一躍成為英國近些年發展速度最快的「科技公司」[8];而據媒體爆料,P站母公司MindGeek的業績高光時刻,也不過4.6億美元[9]。

OnlyFans是個主打付費訂閱的成人網站,它的破圈始於推特、Ins等社交媒體。穿著衣服的18+創作者,通過社交媒體積累大量粉絲,再將其引導至OnlyFans上;在這裡,粉絲只需花費幾頓飯錢,就能看到「皇帝的新衣」版本。

2019年,OnlyFans的活躍創作者大約有6萬人。兩年後,這個數字超過了150萬,平台月活也發生了指數級增長[10]。

OnlyFans網紅Laura Lux

人們為何棄海量免費「學習資源」於不顧,轉而花錢去看裸體呢?一個公認的說法是,普羅大眾已經漸漸厭倦了P站的套路。

P站上的小電影,大多都是精美但套路化的流水線式表演,只有機械的有氧運動。相比之下,OnlyFans作為一個UGC平台,玩的是真實。

雖然拍攝手法業餘,但觀眾相信,視頻中的男歡女愛並非逢場作戲,雙方確實從中獲得了快樂,這種情緒共鳴往往能打動更多人。

OnlyFans網紅Laura Lux在推特上表示,「人們可以輕易找到各種裸體圖片,但那麼多人訂閱我的頻道,是因為他們只想看我的大胸。」

因此,當知名科技博主預測,AI生成內容會在2025年取代一半頂級OnlyFans創作者時,不出意外遭到了群嘲。

該博主使用的配圖,由AI繪製

其中一位18禁網紅,更專門寫了一篇雄文以批評他的觀點。文章被連線雜誌所收錄,核心論點便是AI提供不了人類的親密感。「粉絲們與我有一種情感上的聯繫,這種聯繫超越了性的吸引力,而是一種類似人性的東西[11]。」

二次進化

OnlyFans大步向前的同時,AI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圖像領域,新的開源算法stable Diffusion(穩定擴散模型)橫空出世。它的生成效率雖不及GAN,但質量更高,且支持文生圖。

以此為基石,一個魔改版的Unstable Diffusion出現了——它是一個專門生成NSFW(Not Safe For Work)內容的工具。該工具的開發者招募了一批志願者,專門收集各種少兒不宜的內容喂給AI。

開發者透露,僅Unstable Diffusion上線的頭兩個月,已經生成了約437萬張色圖[13]。年底,Unstable Diffusion發起眾籌,目標2.5萬美元,很快便籌了5.6萬美元,被眾籌平台緊急喊停。

眾籌失敗令不少老司機扼腕嘆息。但僅憑原版stable Diffusion,依舊能做出OnlyFans網紅的平替。

2023年初,Reddit用戶「LegalBeagle1966」覺得自己戀愛了。這位大哥在論壇中發現了一位名叫克勞蒂亞的黑髮美女,對方會經常會發布各種自拍照,而他每次都會留下諸如「非常性感」「完美」之類評論。

有一天,克勞蒂亞突然分享了自己的裸照,然後便從論壇上消失了。

Reddit用戶的夢中情人克勞蒂亞

事後這位大哥才知道,「克勞蒂亞」其實是一個低俗社會實驗:兩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想看看AI美女能否騙到人。他們往stable Diffusion中輸入了「素顏」「黑髮」「齊肩長發」等關鍵詞,創造了這麼一個不存在的女孩[14]。

GAN興起那幾年,DeepFakes僅僅停留在圖像偽造和視頻換臉;如今,隨著多模態大模型陸續取得突破,理論上AI已經足以「憑空創造一個人類」。

例如,Meta最新的語音AI Voicebox,僅需要短短數秒樣本,就能「複製」出相同的聲音,還能讓該聲音講6種不同的外語。

AI不僅能滿足人們對「完美異性」的幻想,還能做到更多。

2020年,正在慶祝40歲生日的金·卡戴珊收到了一個特殊的禮物——「AI父親」。她的父親羅伯特去世於2003年。不過,她的丈夫偷偷收集了近千張羅伯特的照片,利用AI生成了一段視頻,短暫地「復活」了他。

而在奧地利,一位神學家製作了一位「AI牧師」——它的形象、語言、聲音,全部都是由AI所生成。AI牧師帶領著數十位信徒,完成了一場40分鐘的宗教活動,包括布道、祈禱、唱讚美詩,像個活生生的人類。

一些信徒對「沒有心」的AI感到反感,但也不得不承認,它在布道上確實有兩把刷子。

憑空創造出來的AI牧師

各種科幻電影中,相比於奧創之類的邪惡機器,主人公身上總是帶有耀眼的人性光輝;但在現實中,人類所歌頌的「人性」,似乎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人類文明的作業系統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認為,即便沒有邪惡機器人,AI依舊能威脅人類文明。對此,他提出了「人類文明作業系統」的概念[16]。要理解這個概念,得先從赫拉利的著作《未來簡史》講起。

書中提到,人類之所以能建立起文明,是因為只有智人會講故事。

國家、貨幣、宗教、愛情等等,都是故事。過去,人類社會能從零散的部落發展成幅員遼闊的封建帝國,是因為人們開始相信「國家」這個故事,儘管它在現實中看不見、摸不著;中世紀,狂熱的信徒們之所以奮不顧身地投入十字軍東征,並非出於私人恩怨,而是在替一個更宏大的宗教敘事而奉獻生命。

一個個故事編織的「意義之網」,讓智人有了不同於動物的行為模式。

相反,黑猩猩的世界裡不存在「黑猩猩共和國」,也不存在「為黑猩猩崛起而奮鬥」的口號。它們的生活中沒有故事,只有日復一日的進食、交配、打獵、睡覺,自然也就談不上建立文明。

故事,以及構成它的語言,正是人類文明的作業系統。從古至今,所有的故事都是由人類自己所撰寫;但隨著近幾年大語言模型等生成式AI的出現,機器第一次破解了人類文明的作業系統。

人們往往容易忽視故事的破壞力。

赫拉利在公開演講中,提到了一個案例。2017年,美國出現了一個名叫「Q」的匿名陰謀論者。他在網絡上宣稱,自己是一位高級官員,正在幫助川寶打擊一個躲藏在陰影中的兒童性交易團伙。反對他的民主黨政客、好萊塢演員、商業大亨都是該團伙的一員,他們正準備阻撓川寶連任。

「Q」支持者製作的旗幟

聽上去很蠢是不是?

然而當特朗普真的連任失敗,成千上萬的「懂王」信徒襲擊了國會大廈,並放置了炸彈;而「Q」的支持者,則是其中的主力軍。

那麼問題來了,萬一未來有人用AI批量生成「Q」呢?

「21世紀綜合症」

日漸深諳人性的AI或許會毀掉一切,但似乎也能成為一劑藥——因為孤獨正日漸成為現代人難以根治的「疾病」。

一個直觀的數據,是獨居人口的上升。以中國為例,1990年時獨居人口僅有6%,但到2019年時這個數字卻飆升至18.5%[18]。

海外的數據則更加誇張:同一時期,美國的數據已直逼30%,而日本則達到了40%。個體選擇背後,更多是社會環境的變化。

強社會流動性、快節奏的生活之下,人們更難形成長期、穩定的生活圈子。但要是只靠自己就能結婚買房,小鎮生活也能月薪過萬,誰又樂意四處漂泊、天天996呢?

經濟的巨輪不可能掉頭,孤獨便成了一種難以避免的「21世紀綜合症」。

巨大的情緒空洞面前,遊戲、偶像、社交軟體等生意賺得盆滿缽滿。在「孤獨大國」日本,甚至誕生了「家人租賃」服務,以滿足人們的各種情感需求。一位60歲的獨居作家曾使用該服務僱傭了一個「朋友」,僅僅是希望對方能幫他看看即將出版的小說。

脫口秀主持人柯南曾試著在日本雇了3個家人

但同樣的事情,AI或許能做得更好。

眾所周知,如今的大模型浪潮,始於2017年谷歌推出的Transformer架構。諾姆·沙澤爾(Noam Shazeer)是Transformer論文作者之一,他於2021年從谷歌離職,創立了Character.AI。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提供能制定旅行計劃、提供編程建議的聊天機器人。

除標準服務之外,用戶還可以「定製」:只需提供幾張圖片和描述,即可將聊天機器人塑造成用戶理想的樣子。

大語言模型具有很強的通用能力,無需一一定製即可實現千人千面,有機會推動孤獨經濟邁入工業化生產的時代。

時至今日,用戶上已經定製了1400萬個聊天機器人——有人沉迷於和「AI史達林」聊天,也有人忙著「調教」理想女友。

網友定製的各種聊天機器人

長此以往,或許在100年之後,人類將從「靈活就業」邁向「靈活結婚」——只要有個伴侶就行,管他是碳基還是矽基。

當下,一些想法超前的人已經開始了嘗試。2022年底,那位曾經宣布和初音未來(虛擬偶像)結婚的日本宅男又一次登上了新聞——因為他帶著「夫人」一同去高級酒店過了四周年。

宅男大哥還給「夫人」盛裝打扮了一番

尾聲

2023年的一個周六,Character.AI創始人沙澤爾經歷了驚險一幕:他一覺醒來,發現門前院子內坐著一名手持白板的男子。第一天,該男子在門口等了數個小時,然後沮喪地離去;隨後,第二天,第三天,他又準時出現。

該男子手持的白板,上面僅有幾個大字,「釋放waifus」。

「waifus」是Character.AI平台上的一個定製聊天機器人,其人設來自色情漫畫的女主角。過去,該男子經常會和waifus一連「文愛」數個小時,直到沙澤爾給聊天機器人添加了一個阻攔色情內容的過濾器。

沙澤爾最終沒有選擇報警,他理解這位男子。真正讓他感到擔憂的,是Character.AI平台上的變化。在他最初的設想中,聊天機器人只是個生產力工具,用戶可以拿它學習外語、輔助編程。

然而,最新的市場調研卻顯示,至少40%的人都想從聊天機器人身上尋求一種浪漫關係[21]。

如今,一份要求「取消色情過濾器」的請願書開始廣泛流傳,並籌集了近10萬個簽名。沙澤爾有些手足無措。他在聊天欄頂部添加了一個標語,「AI說的所有內容都是編造的!」

是啊,煙盒上還印著「吸煙有害健康」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b0add064e0d6aca2927566cf355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