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艘氫動力交通船——「蠡湖未來」號,主要設計圖紙正式通過中國船級社(CCS)武漢規範研究所審圖中心的審核和批准程序,擬取得CCS「燃料電池-動力1」、「沿海海船」、「高速船」等附加標誌。
該船舶由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海大清能船舶(大連)有限公司、船舶動力碳中和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研發設計,由未勢能源提供氫動力系統解決方案與產品定製化開發,建成交付後將成為我國首艘入級CCS的氫動力海船和鋁合金船舶。
「蠡湖未來」號交通船為全鋁合金結構,總長20.5米,型寬5.2米,額定乘員20人,並配備未勢能源2套110kW級船用氫燃料電池系統作為主要動力源。目前,未勢能源船用燃料電池系統已完成CCS技術資料審核,並通過CCS體系認可,系統最高效率為58.8%,輸出電壓為450 V ~750V,外殼防護等級為IP67,在內河水域及海洋環境運行,具有耐腐蝕、耐高濕、高可靠等性能優勢,且擁有全套系統自主智慧財產權,國產化率達到100%,較於同類主流產品,綜合性能指標達到領先水平。
嚴格依據船舶開發設計標準與相關試驗要求,選用耐高腐蝕、耐高濕滯燃材料,燃料電池系統核心模塊採用「疊加」式設計,具有高集成、能量轉化效率高、噪聲低、零排放、無污染等優勢,同時,滿足IEC 62283防爆安全要求,可實現船規級多角度俯仰側傾運行,並採用自適應控制算法,可實時環境需求響應與智能化控制,平台化、模塊化產品開發,可拓展至遊艇、渡船、高速船、船員交通船、引航船、系泊作業船、錨泊作業船等多款船型。
此前,未勢能源與大連海事大學、海大清能船舶(大連)有限公司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開展氫燃料電池動力船舶的技術研究、標準制定、檢驗檢測、產品定型、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合作,並積極探索清潔能源、燃料電池等方面的課程開發和人才培養,共同為國家雙碳戰略和低碳航運發展貢獻力量。
該項目的落地,是未勢能源氫燃料電池技術基於車端應用實踐成果,在船端應用的一次關鍵性突破,也是聯合產業鏈夥伴不斷推進合作戰略的重要成果體現,標誌著在氫燃料電池動力船舶領域的技術合作正在實現落地,對於探索氫能源技術在內河船舶的應用具有積極示範意義。
未來,未勢能源將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繼續聯動產業鏈上下游夥伴,通過打造行業領先的氫能合作項目,以自主技術不斷攻關氫能應用痛點,助力船舶行業減排降碳,推動航運交通綠色轉型,加速氫能船舶領域市場應用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