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上,美國國務院空間與先進技術辦公室副主任戴維·特納承認:「北斗系統的加入,壯大了世界衛星導航力量,為全球用戶提供了更高質量服務。」
而十年前,還是在同一個大會上,正是美國代表宣揚北斗無用:「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世界沒有任何貢獻,只會增加噪音。」兩相對照,這臉打得啪啪生疼。而我們,也再一次用無可爭辯的實力證明了自己,讓一些聒噪之聲偃旗息鼓。
事實上,揆諸歷史,「中國人不行」的聲音從未止歇。
猶記1980年,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劉華清,第一次登上航母。美方以保密為由,不讓碰儀器。這位64歲的老人,踮起了腳、前傾著上身,只為能看得更清楚一些。但如今,中國海軍從黃水到藍水再到走向深藍,航母、戰略核潛艇、驅逐艦、護衛艦以及船塢登陸艦等王牌戰艦,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威嚴列陣,氣勢磅礴。
猶記港珠澳大橋建設之初,面臨難度最高的海底隧道段沉管施工,我們提出3億元換取施工難度最大部分的技術支持。對方卻回應:3億元只能給你們唱首歌,唱首祈禱歌。面對如此羞辱,中國人歷經數年探索,完美攻關。最終,外國專家備受震撼,感慨「也就是在中國能做到」「沒有中國人造不了的橋」。
在鐵路大直徑盾構機製造上,在高鐵、核能等在內的高端製造業上,越來越多的「中國標準」成為「世界標準」,實現了「逆襲」。不屑一顧、冷眼嘲諷又如何,圍追堵截、技術封鎖又如何?自立自強的中華民族,始終直起腰杆、挺起胸膛、直面挑戰。正是靠著這股精神,我們自力更生、穩紮穩打,每一次都把強大的壓迫感轉化為創造奇蹟的動力源,一點一點地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映證著「昨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不怕鬼、不信邪,是中國人一以貫之的「處世哲學」。眼看中國重回世界舞台中央,明里暗裡把中國視為戰略對手的人不會少,猜忌聒噪、抹黑擾亂不會少,奮鬥之路道阻且長,不確定性挑戰無處不在。這更加要求我們,必須繼續奮鬥,敢於鬥爭,才能更好自信地走好自己的路。
1955年,錢學森在東北見到陳賡大將,陳賡問他,中國人搞飛彈行不行?在美國憋了一肚子氣回國的錢學森很乾脆地說:「中國人怎麼不行啊?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
這股志氣和自信,早已熔鑄進中華民族的血脈中,激勵了一代代國人奮勇向前,也必將繼續鼓舞著一代代國人。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qR8Em8BMH2_cNUgiE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