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航線跌破1800美元/40HQ!船東繼續停航跳港

2022-10-17   匯利達國際

原標題:美西航線跌破1800美元/40HQ!船東繼續停航跳港

大家好,點擊關注(廣州到杜拜空運、泰國/越南到歐洲跨國境鐵路運輸、中國到土耳其陸運),有更多物流資訊及時推送給您。

國慶節後,歐地、北美、中東和南美等主要航線運費依舊低迷。

來自市場一線的信息顯示:號稱運費殺跌急先鋒的美西航線,海運費在節後三天內快速跌破了1800美元/40HQ這一重要關口,其中去往美西的40尺NOR櫃(「Non Operating Reefer」 :冷代干貨櫃)更是殺跌到1100美元。

各大航線運費齊頭向下

波羅的海上周五發布的最新全球綜合運價指數(FBX)為3699美元/FEU,周跌9%;

根據美西運價指數分析,本周40英尺大櫃的即期運價下跌18%至2435美元,而一年前的運價接近2萬美元,自5月份以來下跌了三分之二。

美東下跌9%至6290美元/FEU;北歐下跌10%至6361美元/FEU。地中海下跌7%至5820美元/FEU。

與此同時,中國至歐洲的即期運價也在繼續下跌。最新一期(10月6日)德路里的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已連續32周下降,最新WCI綜合指數大幅下跌8%至3689美元/FEU,較去年同期下跌64%。

北歐(上海-鹿特丹)的運費下跌13%即717美元至4724美元/FEU;

美西(上海-洛杉磯)的運費下跌9%即288美元至2995美元/FEU;

地中海(上海-熱那亞)的跌幅較為溫和,下跌6%至4912美元/FEU;

美東(上海-紐約)的運費下跌5%至6887美元/FEU。

儘管在過去一年中費率下降了約70%,但北歐的即期運價仍比2020年10月高出50%。然而,一位英國航運公司聯繫人表示,未來幾周亞洲到北歐的訂艙前景將會變得更糟。

德魯里預計運價在未來幾周內將繼續下降。

據悉,以目前運價的跌勢,美西航線會最先挑戰損益平衡點(簡稱損平點),有大型貨代公司負責人指出,在不塞港情況下,大型船公司美西航線的損平價是1500美元。

對於這家大型貨代公司的說法,有船公司總經理及高層表示,確實有船公司美西航線每大箱成本價在1300到1500美元之間,主要是要看船隻運力的大小,有沒有安裝脫硫器,另外塞不塞港、油價是否偏高、沿途選擇掛靠的港口、成本管控效率等都是影響因素。

船公司繼續停航跳港

根據德路里本期發布的最新數據,接下來的5周(第41-45周)里全球三大航運聯盟陸續合計取消了58個航次。

其中取消航次最多的是2M聯盟為22個航次;THE聯盟取消18.5個航次,最少的海洋聯盟取消17.5個航次。

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亞洲-北歐和亞洲-地中海等主要航線總共735個預定航次中,在第41周至45周之間取消了77個航次,取消率為10%。

根據德魯里本期數據,在此期間,60%的空航將發生在跨太平洋東向貿易航線中。25%發生在亞洲-北歐和地中海,15%發生在跨大西洋西行貿易航線。

德路里表示,集運業目前正經歷從運力不足過渡到需求下降的時期,這意味著運力管理必須成為首要任務,才能支撐運價。對全球經濟衰退、戰爭風險和政治不穩定的擔憂都導致了消費支出的下降,製造業需求和貿易額也隨之下降。

隨著進入需求持續疲軟期,即期運費將一直下降,世界主要的航運公司將被迫採取積極措施,通過取消更多的航次,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終止環線特別是跨太平洋貿易航線服務來管理運力。

從運營的角度來看,託運人和貨主仍然面臨中斷和延誤,特別是在跨大西洋貿易航線方面仍存在供應鏈瓶頸和這種相對較小的貿易的特點,即相對少數的承運人控制了大部分市場,即期運價仍然較高。

來源:外跨研究中心,外航運綜合整理自壹航運、海運網等

【免責聲明】刊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您認為我們的授權或者來源標註與事實不符,請告知我們,我們將與您積極協商解決。謝謝大家的關注。

【關於我們】匯利達國際,12家分公司,覆蓋國內主要沿海口岸,海外代理網絡更是覆蓋了200多個國家,為全球客戶提供包括國際海運、國際空運、中歐班列、展會物流、跨境物流、倉儲物流在內的,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專業國際物流服務,最新以及優勢業務包含廣州到杜拜空運、泰國/越南到歐洲跨國境鐵路運輸、中國到土耳其陸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