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又有寶媽被騙千萬巨款,2022詐騙套路再升級,一定要看!

2022-05-27     窈窕媽媽

原標題:警惕!又有寶媽被騙千萬巨款,2022詐騙套路再升級,一定要看!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前段時間,一位經常找我談心的小讀者突然發微信求助說,她「要沒媽了」。

看到信息,我趕緊回復,誰知又是電信詐騙。

這個小姑娘的媽媽被告知自己涉嫌從事違法活動,隨後,對方發來各種看上去很正式的文件、證件。

看到這些,這位媽媽一下就被唬住,乖乖按照對方指示等待通知。

幸運的是,期間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兒,否則不知道又要被騙多少錢。

隨著政府不斷加大反詐力度,大家都有了一些防騙意識。但請相信我,這還遠遠不夠。

政府反詐,詐騙團伙也在「進化」,他們的手段不斷「升級」,讓人防不勝防。

最近,一起涉案金額達到1300多萬的詐騙案上了央視新聞,受害者是幾十位寶媽。

更驚悚的是,這1300多萬中的大部分來自貸款平台,有的寶媽竟然借了幾十萬……

究竟是什麼樣的套路,能讓人「心甘情願」地借錢被騙?

看完之後,真的氣到爆炸!

這些騙子為了錢,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什麼喪盡天良的法子都能想出來!

01

警惕!電信詐騙手段正在升級

錢越是不好賺,騙子越是猖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關於電信詐騙的新聞非常多。

我關注的一位博主,因為快遞信息泄漏而誤點連結,直接被划走一筆錢。意識到被騙時,她人都傻掉了,從頭到尾對方也沒提錢的事,怎麼錢就沒了?

其實當詐騙團伙盯上我們,說明他們已經掌握足夠的信息,所以他們總能在第一時間讓我們卸下防備,甚至不帶有任何警惕心。

比如搜狐員工被工資補助詐騙這件事,一下子讓很多人繃緊了神經:

騙子確實越來越精明。

網際網路段子誤導了很多人,如今的電信詐騙,早已不是以前那種低幼的打打電話、騙騙錢。

我覺得有必要讓大家了解電信詐騙的發展史:

1990年初,那時詐騙團伙開始利用未實名認證的電話卡,通過發送簡訊的方式行騙。從中彩票,到家人被綁架、出車禍,聲稱帳戶、駕照被盜用,假冒警察、檢察官……這些手段現在還很常見。

2000年之後,詐騙團伙開始在大陸活躍。此後10年間,他們甚至將「業務」擴展至日韓以及東南亞多個國家。

在前兩個階段,他們更多的只是在擴展行騙範圍。因為通信技術有限,行騙效率低,套路也容易被識破,一旦被嚴查,就要打一槍換個地方。

直到2015年,網際網路技術高速發展,騙子很輕易就可通過大數據精準地找到「待宰羔羊」,並通過各種策略讓人深陷其中。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這起寶媽詐騙案,這些受騙寶媽是以「寄拍模特」的名義被招募到一起,表面看上去就是正兒八經的用勞動換取佣金,而且初期確實可以拿到收入。

你看,現在的騙子不光會偽裝自己,還學會了放長線,還懂心理戰。

反派角色常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句話用在電信詐騙上一點也不過分。

如今的詐騙團伙都不是烏合之眾,他們有組織、有策略,甚至還懂網際網路技術。

我整理了幾個近期發生的電信詐騙案例,大家不妨掂量掂量,這些騙子是不是都研究上兵法了:

江蘇省的李先生曾在某網站投資9萬元,但一直未能收回。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電話,對方聲稱按步驟操作,即可拿到這筆資金。

李先生沒有多想,因為對方清楚地知曉自己的投資細節。為了拿回自己的9萬塊,他先是被拉進QQ群,然後按指示下載APP,還被指派了一位回款專員。

接下來,李先生開始在匯款專員的指導下繳納手續費、備案金,一筆接一筆,數額也越來越大……

然而直至被踢出QQ群,李先生才察覺被騙,此時他已經損失34萬餘元。

去年10月,賀州的鐘先生將自己的手機交給女兒用,不料卻遭遇詐騙。詐騙團伙用三個不同的QQ號誘導鍾先生女兒提現轉帳,短短時間內就騙走上萬元。

賀州公安局在那段時間一共接到數十起報案,皆是針對未成年人。

(連孩子都騙,詐騙犯根本沒有人性……)

最近幾個月,很多人都有收到「社保局」發來的信息,話術日日更新,讓人來不及多想,目的就是誘導大家點擊連結。

騙子也在緊跟時事,偽裝成防疫部門,鑽空子的能力一流。

很多年輕人一不留神著了道,老年人更是容易著急,招致錢財損失。

不只是騙錢,還有騙財又騙色的「殺豬盤」。

離異單親媽媽詹女士,在某婚戀網站上結識一名男子。

交往一段時間後,該男子逐漸獲取詹女士信任,並多次哄騙她轉帳,最終損失近10萬元。

說真的,整理這些案例的時候,我恨得牙痒痒:

千萬不要高估人性!

對於很多家庭,幾萬塊錢可能是一年收入。那些一下損失幾十萬的,無異於家破人亡。

一旦被騙,想追回難上加難。

根據我國公安部公布的資料:

僅2017年,我國因電信詐騙造成的經濟損失為131.5億元,此後每年都在翻倍增長。2020年這一數字為353.7億元……

這些冰冷數字背後,是無數個家庭被毀。

觸目驚心!

02

咱們寶媽為什麼容易被騙子盯上?

眾多電信詐騙案件中,寶媽是受害主力。

是因為我們傻?貪圖蠅頭小利?活該被騙?

我們在前面講到,如今很多詐騙手段越來越「精準」,所以人人都可能被騙。

只是相比其他人群,寶媽們業餘時間比較多,很多人全職帶娃,常常想著賺點錢貼補家用。

所以看到某個特別的群體被騙時,除了汲取教訓,不要產生任何優越感,更不要懷揣任何僥倖心理。

我們沒有被騙,不是智商多麼高,可能只是還沒被詐騙團伙盯上。

至少看過那些細思極恐的案例後,我是不敢保證自己能一眼識破別人精心設的局。

針對寶媽群體,詐騙團伙喜歡從工作、婚戀、孩子入手,一步步獲取信任而後掏空錢包。

我搜集了幾起專門針對寶媽的案例,非常值得大家參考:

· 婚戀網站交友被「殺豬」74萬元

· 兼職刷單,全家積蓄十幾萬都搭進去

· 紙尿褲/寶寶水杯淘寶客服理賠,騙取驗證碼

· 二胎媽媽被告知領取補助金,被騙數萬元

· 在外讀書的孩子出意外,被騙數萬元

· 被告知曾在貸款軟體上貸款,假借保護徵信的名義騙取十幾萬元

在翻看這些案例時,我發現除了刷單兼職這一類,騙子大多都是通過與受害者保持不間斷通話,阻撓受害者與外部聯繫,從而在極短的時間內達成目的。

因為干擾因素越少,成功幾率就越高。很多寶媽呆在家中,身邊只有孩子,這也是容易被騙子盯上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假如大家遇到類似情況,先與家人朋友取得聯繫,或者直接報警。

另外,身邊人真的要多多關懷寶媽群體,多溝通交流、多分享新聞時事,不要讓全職媽媽終日處在只有家務和孩子的信息閉塞的環境中。

很多被騙寶媽經常提到騙子都很「懂我」,其中的原因真的值得很多家庭反思。

03

電信詐騙離我們真的不遠

你知道詐騙團伙是怎麼「工作」的嗎?

看完以下這段故事片,相信你會改變對騙子的認知:

騙子,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人都懂得拿捏人心。

當我們遭遇詐騙,電話另一邊大機率是一個團隊在有序不穩地運作。

很多反詐宣傳都在教育寶媽不要貪婪,其實當我們足夠了解這些騙子時,防騙意識才能真正提高。

除了寶媽,我們都要熟記國家反詐中心發布的5大最高發類型電信網絡詐騙,遇到以下這些情景,務必先在心裡打上一個問號。

· 冒充公檢法

· 冒充客服

· 刷單返利

· 虛假投資理財

· 虛假網絡貸款

還有還有,提高防騙意識的最佳方式就是多看真實案例。

國家反詐中心 APP里彙集了各種詐騙案,有時間建議多瀏覽,你會發現各種超出常人認知的詐騙套路。

另外,把「96110」跟「12381」這兩個號碼刻在腦子裡。如果接到電話或收到信息,不要拒接、不要忽略,這說明你可能正面臨詐騙。

最後,如果你有特別相關經歷和特別的建議,不妨在評論區分享出來。

也希望大家把文章分享給身邊人。

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6bf6e267e9d9962ee380337d0d16d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