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算力按「度」賣,九章雲極的AI基建生意

2024-09-24     北京商報

和水、電、燃氣等基礎資源一樣,算力也需要統一的計算標準,9月23日,九章雲極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算力包,即以「度」為算力計算單位,提供算力一體化資源包,1度算力包括312TFLOPS*1小時的GPU(圖形處理器)算力、網絡、存儲、安全服務、智算作業系統以及運營管理等一系列服務。從傳統的算時計費到算量計費,看似是銷售層面的變化,又不只與銷售相關,對算力用戶而言,可靈活購買、門檻更低,對九章雲極而言,涉及到智算作業系統的技術支持等。此舉會否拉動營收?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九章雲極相關人士暫未回應。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我們將能夠做一些在我們祖父母看起來像魔法的事情。我們的能力增強並不是因為基因變化,而是因為我們受益於社會的基礎設施比我們每個人都更加聰明和能幹」,OpenAI CEO Sam Altman在9月23日凌晨發布的博文中提到。不久前阿里雲再度宣布降價時,阿里雲CTO周靖人也重複強調AI基礎設施對AI應用百花齊放的作用。

九章雲極同樣圍繞AI基礎設施做文章,在9月23日推出了算力包產品,並正式上線Alaya NeW Cloud智算專用雲服務。Alaya NeW是九章雲極4月推出的智能作業系統,算力包就是通過這一系統,管理並切分GPU算力資源池,將算力細化為小塊算力單元。算力包以「度」為基本計量單位,按算量收費,採用預充值、實時扣費的模式。

「如果我們想像GPU、硬體以及相關的能力是飛機,一個家庭、個人和組織的出行需求是多樣的,飛機的作用也可能從客運變成貨運,這就需要中間層來滿足供給和需求,中間層就是航空公司。」九章雲極董事長方磊打了個比方,「航空公司通過高效的運行,提供經濟艙、商務艙等適應市場的服務,航空公司擁有相對固定的供給,但又對接了多變的需求,在中間起到了連接的作用。」顯然,九章雲極想做的就是算力「航空公司」。

九章雲極聯合創始人暨CTO尚明棟談到算力包的成本優勢時說,「如果遷移到算力包,保證價格不高於裸金屬。根據每個月的成本和任務量的對比,對標裸金屬,算力包單價更便宜」。

沙利文諮詢總監朱曉雯帶來的《中國智算中心作業系統市場研究白皮書2024》顯示,2025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的規模預計達7316億元,將帶動相關產業規模約5萬億元,在「十四五」期間,智算中心若達到80%的應用水平,其投資有望使人工智慧核心產業增長2.9—3.4倍,相關產業增長36—42倍。

在挑戰部分,朱曉雯提到了標準化,「算力標準化進程緩慢,導致市場上缺乏統一的算力供給標準。這種情況使得智能中心在提供服務時難以實現標準化的算力計價和供給模式。不同智算中心可能採用各自的計價方式和標準,這給下遊客戶在購買和使用算力時造成了困擾和不便」。不過,九章雲極相關人士對此次設定標準對商業化的影響未予透露。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2f074862877128004731089dfb94c58.html














「法巴」魅影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