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由飛而康快速製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品質適航級鈦合金粉末製備和3D列印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無錫飛而康公司順利舉行。
會議邀請到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一級專職總師張國慶研究員,科技部原國家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孫寶德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院長顧冬冬教授、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研發總監范國華教授,蘇州億創特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晏培傑教授,無錫市科技局成果處王春耕副處長,無錫市科創中心產學研部林玉霞科員,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科技局金蘭科員,新吳區鴻山街道科技管理科葉芳科長和朱萍副科長等領導專家蒞臨指導。
啟動會開始,飛而康公司總經理沈於藍致歡迎辭並介紹了公司近年來的發展情況。飛而康是國內領先的金屬增材製造技術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早在2013年起就與中國商飛合作,探討將SLM 3D列印技術應用至國產大飛機之路。經過十餘年發展和努力,已批量提供滿足國際航空標準的3D列印用鈦合金粉末和製件。2019年飛而康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繼續加大對技術研發和生產規模上的投入。飛而康成立至今,已具備鈦合金、鋁合金、高溫合金、不鏽鋼等40多種金屬材料的3D列印能力,完成了金屬3D列印雷射參數的開發及優化、加工平台穩定性驗證、後處理工藝開發及優化、表面處理工藝開發及優化,突破了金屬3D列印工藝的穩定性、一致性、重複性和控形控性等難題。沈於藍表示,飛而康將依託先進的科研平台,匯聚一流的專家團隊,共同開展這一重大科研任務,推動行業技術發展,服務好國家重大需求。
張國慶研究員等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本次項目的意義,希望項目團隊嚴格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辦法和財務管理辦法等要求,進一步細化項目實施方案,高標準、嚴要求完成研發任務。
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上,項目負責人、飛而康公司研究院院長周德敬介紹了項目總體實施方案,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就各課題承擔任務的研究內容、任務分解、具體實施方案、預期成果和考核方式等進行了詳細彙報。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項目組彙報並就實施方案展開討論論證。項目專家組對項目方案給予了充分肯定,並針對任務分工、課題接口、成果形式和技術方案完善等方面給予建設性的指導建議。
研究背景與目標
大飛機產業是國家意志驅動、極具戰略意義的新興產業。3D列印技術因其輕量化潛力大、設計自由度高等優勢在大飛機產業中應用前景廣闊。針對民用大飛機對批量高穩定性的鈦合金粉末及3D列印構件的迫切需求,亟需開展鈦合金3D列印全流程控制與優化研究。本項目旨在融合大數據和在線監測技術,突破高品質鈦合金粉末和3D列印構件的高效穩定化製備及檢測評價技術,實現典型構件在C919飛機上多部位、多產品批量應用,推動民用航空事業跨越式發展。
預期成果和效益
建成符合適航要求的年產60噸鈦合金粉末和5000件3D列印構件示範線;
建立符合適航要求的鈦合金粉末和3D列印構件技術規範不少於3項;
完成不少於5種3D列印典型零件在C919大飛機上的批量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