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拉響供應鏈警報,汽車股今日集體跳水,但新能源車3月銷量仍大漲,為啥?

2022-04-11     NBD汽車

原標題:疫情拉響供應鏈警報,汽車股今日集體跳水,但新能源車3月銷量仍大漲,為啥?

記者丨李碩

有沒有想過,有的新能源汽車漲價後,或許還更難買到了。

由於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上海相關產業鏈一時間按下了「暫停鍵」,由此受到影響的整車企業與供應商不在少數。作為國內汽車及新能源汽車製造重鎮,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上海及上海周邊的整車企業多受到此次疫情影響,出現減緩生產和部分停產的情況。其中,自3月29日宣布停產的特斯拉上海工廠至今仍未正式復工。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資料圖)

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3月約交付新車5.98萬輛,以此推算,目前其上海工廠日產能約為2850輛。這意味著,特斯拉上海工廠自3月29日停產至今,產量已損失約3.7萬輛。這也導致8天連續三次漲價的特斯拉如今仍是「一車難求」,其官網信息顯示,特斯拉Model 3當前顯示的交付時間為20~24周,而3月下旬時顯示的交付時間還是16~20周,這意味著,現在訂Model 3 至少得等5個月。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情況也不樂觀。據天風汽車統計,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幾乎都在上海及周邊地區設有工廠,其中規模較大的供應商有上千家,小微企業更是多達2萬餘家。它們肩負著上海、長三角地區、全國乃至全球部分主機廠的零部件供應重任,但由於生產和物流兩端均受到疫情影響,以往成熟且高效的供應體系也因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實際上,上述情況帶來的影響已體現在汽車產量上。4月11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國內廣義乘用車產量為186.0萬輛,同比上升0.5%,環比增長22.4%。儘管較二月有所提升,但因二月適逢春節假期,參考意義不大。與今年1月209.1萬輛的產量相比,3月國內汽車產量下降了11.04%,較去年12月251.5萬輛的產量更是下降了26.04%。

「受疫情影響,3月國內汽車產量並沒有達到廠家結構性預期,部分車企的生產受到了極其嚴重的影響,損失較大。」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由於4月初本土新增確診病例處於上升階段,中小企業從業人員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預計4月國內車市零售銷量將大幅低於3月。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在港股市場,除「蔚小理」股價集體跳水外,長城汽車(02333.HK)截至4月11日收盤跌幅超13%,比亞迪股份(01211.HK)、吉利汽車(00175.HK)、廣汽集團(02238.HK)等股價跟跌5%~8%。

1

3月車市遭遇挑戰

事實上,由於新一輪「戰疫」已涉及全國多個省份,其中吉林、遼寧、上海等地受影響較大。為配合防疫防控大局,多家車企都發布了工廠停產計劃,其中包括特斯拉、華晨寶馬、一汽集團、上汽大眾等。

3月13日,總部位於長春的一汽集團就已安排包括一汽豐田、一汽-大眾等在內的長春五大整車工廠有計劃全部停產,最初計劃停產至3月16日,但時至4月11日才正式宣布復工。其中,一汽豐田在長春工廠主要生產RAV4榮放等車型,而一汽-大眾長春工廠分別投產一汽-大眾車型及奧迪車型,涉及大眾品牌CC、邁騰、寶來、蔚領和奧迪品牌A4L、A6L、Q5L等車型。有分析認為,一汽集團五大整車工廠停工近一個月,或使其面臨15萬輛以上的產量損失。

而在上海地區,整車企業停工減產的情況仍在持續。其中,位於嘉定安亭的上汽大眾工廠於3月14日進入閉環生產,並於3月31日停止部分生產;位於浦東金橋的上汽通用工廠在3月下旬仍維持著兩班生產,但生產節奏已有所放緩,並於3月31日停止部分生產線。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在上海周邊地區,吉利汽車在其3月銷量交流會上表示,其3月發運整車約10萬輛,同比增長1%,未實現雙位數增長主要系因受到上海、大連、崑山等地供應商停產影響。

「整車企業受到影響最大,多已進入減緩生產和部分停產階段。我們預計上海地區每停產一周,產量損失約4.6萬輛。」天風汽車方面分析稱,目前多數零部件公司採用關鍵崗位留守工廠閉環生產的模式,考慮到主機廠的零部件備庫情況,若上海地區繼續全域靜態一周時間,將會陸續對其他主機廠的產量造成影響和波及。

摩根史坦利在相關研究報告中表示,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長三角周邊零部件供應,因不少零部件分布在杭州、蘇州、寧波、嘉興等城市,若封鎖持續時間加長,或可能導致一些深遠影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崔東樹認為,受疫情影響,3月國內汽車產量並沒有達到廠家結構性預期,部分車企的生產受到了極其嚴重的影響,損失較大。此外,多地疫情反覆背後,國內車市也遭遇一定挑戰。

「春節後多款新車上市,吸引一部分消費者購車,3月車市應呈現平穩向上走勢。但3月疫情在全國多地出現擴散,各地繼續堅決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吉林、上海、山東、廣東、河北等地經銷商進店和成交都受到影響、各地分管措施的變化對物流效率造成一定影響,汽車零售銷量因此損失較大。」崔東樹表示。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生產數據,上海市和吉林省各占全國汽車年生產量的11%左右,且上海部分企業此前產線為滿負荷運轉,這或意味著,今年4月份,我國核心地區的乘用車產銷量仍將受到影響。

「4月國內汽車產銷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4月初本土新增確診病例處於上升階段,中小企業從業人員面臨巨大壓力,預計4月國內車市零售銷量將大幅低於3月。」崔東樹說。

2

新能源汽車「漲中有憂」

值得注意的是,在車市大盤整體出現回調時,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則延續了增長態勢。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國內新能源車產量為43.7萬輛,同比增長124.2%,環比增長24.9%。

儘管受到近期價格上調影響,但乘聯會方面認為,漲價前新能源車訂單表現火爆,總體訂單充足。此外,雖然國內疫情仍然有本土散發病例,尤其是集中於深滬等新能源汽車主銷的特大城市,但當時大部分地區相對溫和的防疫舉措,對居民出行和購車消費沒有明顯影響,對新能源車銷售有促進作用。

「目前新能源車的兩輪價格上漲影響暫不明顯。主要原因首先是新能源車的銷售模式是訂單銷售,目前各車企手裡有較多未漲價前的訂單,導致3~4月基本是消化前期訂單,因此銷量影響不大。其次,插電混動式汽車對燃油車市場起到分流作用,高油價導致新能源車的優勢加大。現在油價高企的情況下,新能源車的性價比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第三個原因是新能源車消費者的剛性需求較強,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因此小幅的價格變化不會明顯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崔東樹分析認為。

分品牌看,3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點開花」,共有13家企業批發銷量破萬輛。其中,比亞迪以10.43萬輛的成績蟬聯榜首之位;特斯拉中國則憑藉6.58萬輛的批發銷量位列第二;第三名上汽通用五菱的銷量為5.12萬輛,較上月大幅提高近1倍;奇瑞汽車、廣汽埃安、長安汽車、小鵬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哪吒汽車、理想汽車、上汽乘用車、零跑汽車分列四至十三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資料圖)

然而,疫情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位於浦東臨港的特斯拉上海工廠於3月16、17日停產,此後閉環生產兩周,並於3月29日再次停產。據路透社消息,特斯拉已通知員工和供應商,其上海工廠的生產在本周一仍無法恢復生產,具體復產時間仍為待定。

4月9日,蔚來汽車方面也宣布整車生產已經暫停,近期用戶的車輛會推遲交付。至於何時恢復生產,暫未公布具體時間。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執行長李斌在評論區留言表示,「受長春和河北疫情的影響,蔚來自3月中旬開始,部分零部件就已斷供,再加上最近上海和江蘇等地疫情,供應商供不了貨的狀況越發嚴重,最終蔚來才作出停產的決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0ae320546c0d52f7ecc4c1a8b63b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