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一件多數人都忍不了的事兒,大概就是「癢」了。
進入深冬,空氣中的水分含量下降,人體新陳代謝逐漸減慢,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相應減少,各種皮膚問題也隨之出現。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就冬季常見的9種皮膚瘙癢,給大家支支招。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 周冼苡 主治醫師 吳中
1 手足皸裂
冬季天冷風大,皮脂腺分泌減少,導致手足皮膚乾燥,容易皸裂,尤其是經常從事戶外體力勞動者。
防治方法
注意保暖,出門戴手套、穿棉鞋,洗手用溫水;
適當活動手足部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耐寒能力;
飲食合理,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豆類、魚類、肝臟等,可促進上皮生長,增加皮脂腺分泌,防止皸裂;
如已皸裂,應在醫生指導下對症治療,比如用尿素軟膏、水楊酸軟膏等外用藥物。
2 凍瘡
凍瘡發生與個人體質有關,如有些人的皮膚血管對寒冷十分敏感,也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冷球蛋白血症、遺傳因素有關。
一般來說,氣溫低於5℃,相對濕度在60%以上,更易發生凍瘡,多見於足、面、耳處,呈暗紫紅斑片,嚴重時可出現水皰、糜爛或潰瘍,伴隨瘙癢、灼熱及疼痛,症狀可持續1~2個月,直至天氣轉暖才痊癒。
一些患者在來年冬天會在原部位復發。
防治方法
加強鍛鍊以適應寒冷氣候;
提前做好防寒準備,注意保暖;
吃富含維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保證身體有足夠熱量;
外出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服;
對於每年易復發者,可在夏季用冷水洗臉、洗腳等,提高耐寒能力。
3 皮炎濕疹
皮炎濕疹的發病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內因包括過敏性體質、消化系統疾病、感染病灶、代謝和內分泌失調等;外因包括氣候、飲食、吸入或接觸過敏原等。皮炎濕疹並不會傳染。
防治方法
對於每到冬季就易發生皮炎濕疹的患者,要注意尋找原因,如過敏原等;
日常防治護理時,可選用護膚凝膠消炎止癢、改善微循環、修復上皮細胞,以長出健康皮膚;
濕疹治療最好在急性期就治癒,正確使用藥物十分重要,不可亂用藥,以免加重病情。
4 冬季瘙癢症
該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分為全身性和局限性(以肛周、外陰、陰囊、頭皮和小腿處為主),有瘙癢感,為陣發性,尤以夜間為重。
患處皮膚常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及皮膚增厚等,有時還會引發皮膚感染。
防治方法
忌過度搔抓,否則越抓越癢,甚至發展為濕疹樣;
忌隨意購買激素類止癢藥物,如膚輕鬆、皮康霜等,因長期使用可導致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加重病情;
穿純棉衣物;
儘量不要食用海鮮、酒、辣椒等,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
冬季應適當減少洗澡次數,沐浴品儘量少用,水溫不宜過高;
沐浴後最好塗抹有保濕作用的潤膚霜,如尿素霜或維生素E尿囊素等。
5 蕁麻疹
冬天到了,寒冷性蕁麻疹患者逐漸增多。這是由於受冷空氣刺激,機體產生激肽和緩激肽物質,使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患者早晩全身會出現風包,瘙癢難忍。
防治方法
這類人群一定要注意防風防寒,比如戴帽子、手套、口罩等;
避免冷水等直接刺激;
儘量避免高蛋白和刺激性食品,多吃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胡蘿蔔等。
6 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慢性非菌性炎性的皮膚病,分為尋常型、膿皰型、關節型、紅皮病型等,不具有傳染性。
其特徵為身體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且覆蓋銀白色鱗屑;病因尚不完全明確,近年來大多數學者認為與遺傳、感染、免疫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等有關。
該病發作一般有明顯季節性,患者往往夏天緩解,冬天由於氣壓低、天寒,容易出現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等呼吸道疾病,誘發或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及時補充水分,防止皮膚乾燥;
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不吃辛辣食物,不飲酒;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目前,國內治療銀屑病的方法有煎藥、燙洗、外抹藥膏、睡眠療法、注射療法、紫外線照射治療等,且很少有副作用。
7 魚鱗病
此病為遺傳性角化障礙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乾燥,伴有魚鱗狀脫屑,常因搔抓導致繼發感染,甚至引發視聽功能障礙,且冬季症狀明顯。
防治方法
用皮膚柔潤軟膏緩和症狀;
皮膚過度角化時,用軟質霜、維甲酸霜劑等;
嚴重時進行抗菌防感染,如外搽力康霜或用潔膚液濕敷。
8 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為急性炎症性疾病,常侵犯小腿內外側、大腿和上肢;肢體雙側呈對稱性鮮紅色、暗紅色或紫紅色結節性損害,壓痛明顯,一般不癢,且好發於青年女性和秋冬季節。
防治方法
查清病因,對因治療;
急性發作期應儘量臥床休息,抬高患肢,減少活動;
如果患者為感染所致,可選用抗生素;
若是結核菌引起,可行抗結核治療;
患者為自身免疫反應性時,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藥物要慎重選擇。
9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於嬰幼兒和春冬季節,傳染力極強。患者皰疹部位痛癢明顯,甚至出現高熱現象。
防治方法
水痘預防一是控制傳染源,二是切斷傳播途徑,三是保護易感人群。
患者發熱期應臥床休息,忌刺激性和滋補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如米湯、麵湯等,多飲溫開水;
必要時服用板藍根沖劑、抗病毒等藥物治療;
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衛生;
指甲長了記得及時剪短,避免抓破皰疹引起感染;
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抹;
皰疹已破者可塗1%紫藥水。該病可並發腦炎、肺炎等,一旦發現併發症要立即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得過水痘的人群,體內已產生抗體,可終身免疫,但帶狀皰疹病毒會潛伏體內,日後可能引髮帶狀皰疹。
總而言之,冬季我們需注意皮膚保濕,早晚可用滋潤保濕產品;
飲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喝1.5升左右的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還可以適量飲茶,因為茶葉里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錳,可保護皮膚;
建議用涼水洗臉,少用鹼性重的肥皂;
加強鍛鍊,按摩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
使用藥物方面,注意不要大面積塗抹,容易產生副作用;忌用含激素的藥物過久,易引起局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感染;同一部位連續用藥不超過兩個月。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朋友圈。
「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34A_W4BMH2_cNUgbx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