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95後國風美少女,復原百年女性造型,傳遞女性力量:美醜都應該由自己定義!

2023-04-18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南京95後國風美少女,復原百年女性造型,傳遞女性力量:美醜都應該由自己定義!

百年意味著什麼?

作為國風區up主,朵朵花林復原了百年女性造型,

一直在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從百年來的女性妝造變遷史,去看向時代下 女性的力量

從名著中走出來的朵朵花林

象君早前也介紹過這個博主。

火了好幾年的朵朵花林今年也不過25歲,

南京妹子,性格甜美,樣貌姣好

從大學開始就經常兼職模特,畢業後就想自己搗鼓下美妝視頻。

也是因為拍攝的際遇,和現在的攝影師男友走在了一起,並決定成為一名全職博主。

男友負責製作拍攝,朵朵花林負責妝造。

起初他們多是以模仿經典電影里的人物妝造進行拍攝。

幸運的是,沒過多久他們的一條模仿《洛麗塔》的視頻,讓他們一炮而紅。

而後他們更是在每條視頻上都精心打磨,考古研究。

每一次籌備拍攝都要花上數月時間

希望可以呈現出歷史時代中最真實的樣貌。

如今b站粉絲已破百萬,榮獲百大up主稱號,受邀央視,被各界媒體、日報採訪報道。

如果看過之前的文章,你一定記得她曾演繹出了

數十位《西遊記》里的「女妖精」;

也是《紅樓夢》里的「十二金釵」。

在她的變裝視頻里,造型高度還原,服裝極致考究。

甚至連濾鏡都做了懷舊處理,儘量1:1還原影視原景。

神情、儀態都仿若從名著中走出來的一般。

「從頭看她」

而在她最近的新視頻《從頭看她1920-2020中國女性髮型的百年變遷》,

短短的4分鐘,演繹出了百年來女性髮型的變化。

保守傳統到個性時尚,女性越發的自信、自在、自我。

令無數網友動容,一個妝造就能看出一個時代。

1920年是覺醒的年代,新舊交替,女性雖還沒有改變傳統後髮髻,

但會在前額留一簇「前劉海」。蠢蠢欲動,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1920年,在海邊遊玩的民國女子

1930年「全盤西化」,髮型也深受西方影響,流行「火鉗」、「水燙」。

1933年,長城抗戰,女性代表手握大刀合影

1940年,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女性剪去長發,裹上頭巾,在生死存亡之際,積極投身救國。

抗戰期間,被日寇俘虜的八路軍女偵查員下落不明,只留下這張照片

1950年,抗戰結束,人民當家作主,女性又蓄起了長發。

年輕單身女性多會選擇雙麻花辮綁上蝴蝶結。

1958年瀋陽,上學途中的女學生

1960年、1970年是「勞動最光榮」的時代,女性紛進入工廠。

一頭幹練的短髮、短辮,是工人的主流髮型。

工業高速發展的兩年讓我們快速進入到蓬勃發展的年代,

1980年商業貿易往來頻繁,社會朝氣蓬勃、蒸蒸日上。

所有人都對未來充滿希望,個性化需求與日俱增。

年輕人開始愛上燙髮,使用各式各樣的發卡等。

1990年,電視走進了千家萬戶,大家通過螢幕,開始模仿著當紅的明星造型。

2000年,又快速進入到網際網路時代。誕生了很多網絡上的流行文化。

在嶄新的千禧之年,所有人都對新世紀充滿著緊張與期待。

標新立異的2000年,我們相信任何事情的發生。

2010年,智慧型手機普及,4G網絡的發展,

加快了信息傳播,以及流行文化疊代的速度。

慢慢開始以「年」為單位更新。

而直到今天,在一輪一輪的變化中,審美逐漸多元。

我們可以成為任何我們想成為樣子。

我們可以燙染各種造型,各異顏色,可以穿著各類風格的衣服。

我們覺得世界的包容性越來越高,別人永遠沒辦法定義我們自己。

可就是在這樣的時代下,仍然有一群隱匿在螢幕後的人,用手裡的「刀」一點點噬他人的血。

視頻的最後,朵朵換上學士服,開心地揮灑帽檐。

「她」的人生即將引來新的旅途,但隨之掉落下來的墨水不斷打在她的臉上。

被造謠、被欺騙、被潑髒水......所有惡毒的言語裹挾著「她」,喘不過來氣。

美好的未來戛然而止。

視頻是獻給那個女孩的,卻了數百萬網友的心

「請從頭看她,

不以窺探的目光從胸部看起,

不以掃視的目光從腳部看起,

不是帶著某某人的親屬的前綴,

不是截取某一刻增添斷章取義的評判,

請從頭看起。」——網友評論

「美是多樣的,美沒有定義」

沒有定義,更不是以絕大多數的審美來定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朵朵花林的視頻里從不是單一的美,

有巾幗不讓鬚眉的颯爽之美,也有楚楚可憐的破碎之美。

有六朝華服的美,也有平民樸素著裝的美。

有中國百年校服變遷的青春之美,也有十月懷胎孕期媽媽之美。

「身材、容貌是否美醜都應該由自己定義。」

「身體是自由的,選擇也是自由的,後面的路都可以自主選擇。」

這份篤定的自我選擇、自我定義都要有極強的信念感。

在如今的時代下,女性力量總是被提及。

但要問女性力量是什麼?估計不少人會陷入語塞。

好像每一個貼在女性身上的標籤最後都會變成負面,成了眾矢之的。

朵朵花林的視頻爆火,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站在了每一位女性的視角下,超強的共情能力。

去感受到她們的年,她們的經歷。

不去過多評語某個人,只讓你去感受。

也才有了扮演阮玲玉時,眼神中的苦澀。

聊到母親經歷了生育之痛,以及各種生育後遺症之後,

依舊願意全情付出,甚至抹掉了自己只為當一位母親。

潸然淚下,泣不成聲。

以及拍攝百年髮型時,帶入到了粉紅頭髮女孩身上,所感受到的窒息感。

而這一些也呈現在了鏡頭之下,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有時候情感的表現,比語言更有力量。

圖源:@朵朵花林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2e6f44640fbbecbc155c4f19deb2e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