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很想你》,如何創造現偶新表達?

2023-12-24   娛樂硬糖

原標題:《很想很想你》,如何創造現偶新表達?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不是戀愛談不起,而是看別人談更有性價比。

這個冬天的追劇體驗,讓硬糖君意識到劇集也是有時令性質的。夏天就要看些懸疑透心涼一下,而雪花飄飄的季節縮在被子裡看甜劇才是賞心樂事。這不,12月24日剛在騰訊視頻收官的《很想很想你》就堪稱「過冬佳劇」。不僅有「一聽命中」的愛情故事,還有好聽的古風歌曲,看起來很好吃的美食。

很久沒有看到這種具有煙火氣的愛情故事了,《很想很想你》除了滿足戀愛代償體驗,還一併照顧到了年輕人的多元興趣領域。無論是跟著男女主壓馬路還是逛吃,螢幕前的觀眾都不會感到倦怠。這部不疾不徐娓娓道來的氛圍感「慢劇」,其實已經指明了現偶突圍的一個方向。

今天的觀眾看劇,不光是在追精彩的劇情,也可能是想沉浸於某種氛圍。反覆重看情節爛熟於心的老劇,就是一種典型的情緒價值。

而現偶同樣有機會提供這種體驗,或許比其他題材更適合。因為其類型風格本就是唯美浪漫的,讓人觀看無壓力;現偶離現實更近,也就便於將多種元素融入,讓舒緩治癒的劇情同樣具有極大的信息量和細節挖掘空間。

《很想很想你》就很典型。配音、美食、國風音樂等當下青年文化的融入,讓不算複雜的愛情故事同樣可以細節滿滿、看點多多。除了讓人嗑糖,現偶還可以是小眾文化的科普,是美食美景的巡禮,是國風音樂的享受。

黑馬收官,生活流戀愛怎麼談

《很想很想你》是由同名小說原著作者墨寶非寶擔綱編劇,沙維琪執導,檀健次、周也領銜主演,侯雯元、楊肸子、曹恩齊、陳昊藍主演的新國風聲戀劇。講述了喜愛美食的配音演員莫青成和熱愛作曲的古風圈小透明顧聲因聲音相識相知的故事。

多種數據都證明,《很想很想你》是Q4現偶的最大贏家。截至會員收官日,該劇在騰訊視頻歷史最高熱度26161,位列站內熱播總榜TOP2,都市劇榜TOP1。斬獲貓眼都市網絡劇熱度周冠、都市劇集熱度總榜周冠各三次。並在VLinkage、骨朵、燈塔、酷雲等權威榜單穩居前三。微博話題閱讀量135.98億,討論量6447.2萬+。抖音話題播放量36.86億,官抖獲贊2969.6萬。(根據貓眼統計)

不止收視一路攀升,《很想很想你》的口碑也是今年現偶的翹楚,不少劇粉將其視為自己的年度現偶TOP。「好有氛圍感,太懂我們想看什麼了」、「神仙配音,神仙OST,各種絕」、「從沒想過電視劇里的歌會這麼吸引我」……

具體看《很想很想你》的內容,反差感是其突圍的關鍵。男女主的人設都新意十足。男主莫青成既有別於傳統現偶霸總,也不是男二扶正的情痴暖男。他對配音和本職工作有著高度的熱愛與專注,劇中不止一次出現他盯後期的場景,反覆拉音軌去選擇符合標準的聲音。從來不露面,但總在親力親為。

顧聲也不是刻板的傻白甜,她雖然有些懵懂,但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對於認定的音樂事業堅定不移。她在良好的家庭氛圍里長大,受到多位哥哥的保護,卻沒有溫室花朵的驕縱,能夠獨立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面對顧聲與莫青成的合作,網上曾有不少質疑聲。雖然也有莫青成的強勢護妻,但真正打消這些負面評價的是顧聲的能力。她始終堅持自我,保持獨特的風格,最終在國風音樂圈獲得了廣泛的認可。靠著自己的努力,從一個入門愛好者成長為有影響力的從業者。

《很想很想你》拋棄了拯救與被拯救的舊模式,轉而塑造了一對在價值觀上高度契合的情侶。在對待愛好上(配音與音樂),莫青成和顧聲有著驚人的相似,都是不畏困難全情投入。人生觀的契合,讓愛情也格外動人、可信。

與傳統現偶的強情節和多反轉不同,《很想很想你》還創造了別具一格的生活流美學,在情景交融中刻畫愛情敘事。以至於觀眾回憶兩人相識相知的劇情時,就像回憶自己的約會能夠有具體的「食物」或「景色」加以瞄定。兩人第一次「碰面」,莫青成給顧聲講了豬肚雞菜譜,聲音迷人菜色更誘人。

莫青成和顧聲相識於「音」,初見在「錄音棚」,定情於灕江山水,處處充滿了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細膩真實又水到渠成。沒有刻意的狗血或懸浮的愛情拉扯,讓人觀看時有如清風拂面,雋永而溫暖。

元素融合,現偶劇還能看什麼

現偶可以「補課」的地方,恰恰就是過去做得不夠好的元素融合。將以前浮光掠影的調味元素進行踏實、具體地呈現,就能帶給觀眾新鮮感。而讓專業回歸專業,也就為愛情敘事找到了現實抓手。

《很想很想你》正是紮實融合了配音、美食、國風音樂、文旅、國風服飾等多種元素,由此實現了「一劇多享」。享愛情的甜蜜,享配音的代入,享音樂的柔美,享景色的壯闊,可以說滿足了多圈層用戶的需求。

劇中美食出現時,總是伴隨著莫青成磁性聲線的口播菜譜,配合食材在鏡頭前的滾動翻飛,讓煎炸烹煮都成了視聽享受,帶來類美食紀錄片的觀看體驗。前期只說不做的時候,硬糖君還以為莫青成是理論派。後面親自下廚,堪稱理論與實操的經典結合。

莫青成對美食的認知,不只是老饕的見多識廣,更融入了他對生活的理解。比如他和顧聲夜遊灕江時,清晨準備了當地人的早飯油茶,這就讓這趟甜蜜旅行打上了人文風俗的烙印,貼心又難忘。

這些人文元素的融入,讓《很想很想你》有大量隱藏彩蛋可供發掘。而「吃吃玩玩」的劇情構成了放緩與留白,使觀眾能夠沉浸在台詞和互動的餘韻里,體味微妙的情感流動。

不少網友被劇中的美食美景吸引,甚至產生了同款打卡的計劃。看看莫青成和顧聲冒雨去看的人民幣上的青山,也想在千島湖畔看落日唱《朝夕》。自然風光與風土人情也帶來療愈的力量,讓人記住了油茶、灕江蝦、斑魚火鍋,更讓人對浪漫有了具象化的體味。

穿插在《很想很想你》中的有聲劇,則將觀眾代入一個個故事。完美配音社團十周年慶典的配音劇《江南老》,就讓人看到了用聲音塑造角色的感染力。沈策作為將軍的勇毅,對昭昭複雜的情感,天下大勢的風雲變幻,都在短短的表演里做了淋漓盡致的呈現。

《與君歸》的MV中,莫青成與顧聲出現的一段古裝戲中戲,更是讓劇粉念念不忘。一方面不敢相信現偶里居然出現了這麼好看的古裝造型,另一方面劇情與歌曲的宿命感呼應讓人迅速沉浸。跪求《很想很想你》原班團隊拍個完整的《與君歸》,莫青成與顧聲燈下握手的場景,不知是多少古偶求而不得的氛圍感。

《很想很想你》的多元素融合,既吸引了各文化圈層的受眾,也讓劇粉對配音、國風音樂、美食美景萌生興趣。莫青成與顧聲的互動話題基本圍繞配音、音樂和菜譜展開,打破了現偶「一戀愛人就無聊」的痼疾——談戀愛也有大把實事可做嘛。

匠心製作,慢劇更要慢火熬

雖然有以上種種好處,我們卻很難說打造氛圍感「慢劇」就是現偶的終南捷徑了。因為相對於快速推劇情、以養眼主角和刺激戲碼讓觀眾暫時忽略邏輯的不合理之處,讓生活化浪漫充分落地、打造唯美氛圍感,更考驗創作團隊的功力和耐力。

在《很想很想你》中,氛圍感既體現在前述美食美景的詩化呈現,連通常容易被忽略的BGM都格外用心。其音樂創作不僅彙集了黃詩扶、李常超、蕭憶情Alex、HITA等古風圈大神擔任創作和演唱,檀健次也參與了多首歌曲的演唱,可謂戲中有歌,歌中有戲。

同劇集一樣,該劇音樂也涵蓋多種風格。每一首歌都蘊含不同的人物故事,但相同的宿命感將它們統一起來。音樂總監朱金泰表示:「每一首歌雖然有獨立企劃,但和劇情的關聯性又很強。」

《與君歸》融入了破鏡重圓典故,戲中戲的兩人有分別又重聚的情節,很戳傳統戲劇愛好者的審美;《百年夢去》專門為莫青成退圈定製,詞曲中蘊含的惜別之意讓不少觀眾想起了自家已經退圈卻從未見過真人的大神;《盛世之疆》融合了嘻哈與國風,營造了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感。

可以說,《很想很想你》真正做到了根據劇情需要選歌,並為敘事和人物塑造服務。歌曲與角色和人物高度貼合,達成了對劇集感染力的極大強化。正是因為有這麼多首好聽耐聽的歌,才讓觀眾心中堅信完美如莫青成是在某個維度真實存在的。

很多創新,其實大家都能想到、都有涉及,但肯做到、能做到極致的卻是少數。正是這種匠心製作換來了觀眾的普遍認可。在社交網站和劇集彈幕里可以發現,不少觀眾是因為某個興趣領域來追劇,有的是因為配音,有的是因為國風。眾所周知,這樣的觀眾其實對圈層元素會更有審美也更加挑剔,但最終,他們都成了《很想很想你》的劇粉。

劇粉都說《很想很想你》「太卷」,我們衷心希望這樣在製作上的「卷」可以更多一些。觀眾對現偶的要求是提高了,而需求的精細化最終會推動供給的精細化,能夠製造沉浸體驗、喚起情緒感受的才是合格的「電子甜點」。這一次,《很想很想你》就以「慢哲學」讓我們發現,原來生活里有很多未被注意的感動,親密關係里的攜手共進蘊藏著治癒的力量。

過去的現偶是向外探索世界,注重情節的即時刺激。現在則是向內探索內心,注重深度,更注重表達方式的豐富。《很想很想你》成為2023年的最後一匹現偶黑馬,或許已經發出了市場信號:創作方向不應該故步自封,愛情劇除了執著於打造「修羅場」,架構「桃花源」也是另一種創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