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首詩李白《送友人》,自古傷離別,黯然銷魂者,唯此而已

2019-12-13     聆思贅言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唐代: 李白《送友人》

古人重別離,一旦別離,則不知何時才能重見。古人送別,一何緩緩。送一程,又送一程,送行的途中,可以作許多首深情的送別詩。這個緩慢的過程,都沉浸在離別的悲傷之中。今人送別,則已完全不同。趕著時間,一路匆匆忙忙,作別的話音剛落,人已淹沒於茫茫人流之中。張目再尋,則人都已去遠不見。匆匆之中,悲傷之氛,都結不成。未暇生思,更不能去寫成一首送別的詩。古人送別的深情,今人則再不能體會得到。

現代的交通便捷,通訊發達,生活的節奏也以非常快的速度進行,導致人的情感追趕不上。滿腦子都是功利的想法,無厭的物質追求,去獲取,去占有,匆匆忙忙,唯恐落於人後。與古代相比,物質是極大豐富了,生活條件也不可同日而語,人們也有了更多的智慧和知識,但是人的精神卻變得空虛,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在如今的環境下,古人的那些珍貴情感,今人再也體驗不到。

李白這首《送友人》詩,與古代的眾多送別之作,表達的情感類似。感情深厚的兩個人,一旦要分離。一個人離開,一個人送行。無限的惜別之意,濃濃的傷感之情。離愁萬里,內心沉重。整個情感都聚焦於此,仿佛整個世界都貫注在這段離別的悲傷之中。於是見青山而不喜,睹白水而生愁。瞻白雲之飄忽,則念遠去之遊人;望落日將西沉,則焦迫而煎心。別了!此一去,則如萬里飄蓬,馬猶悲鳴似不欲行。無奈何,終有一別,送君到此處,再目送你最後一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YVKAW8BMH2_cNUgJLWb.html